鼎开头的成语 (58个)

1

鼎分三足

成语拼音:
[dǐng fēn sān zú]
成语解释:
见“鼎足三分”。
成语出处:
《水浒传》第二十回:“今番克敌制胜,谁人及得先生良法。正是鼎分三足,缺一不可。先生不必推却。”
2

鼎力相助

成语拼音:
[dǐng lì xiàng zhù]
成语解释:
鼎力:大力。大力相助。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词,多用于求人相助时的客气话。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成语出处: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15章:“对于石云彪一类人物,理应鼎力相助。”
3

鼎成龙升

成语拼音:
[dǐng chéng lóng shēng]
成语解释:
见“鼎成龙去”。
成语出处:
明·郎瑛《七修类稿·国事一·象简龙衣联》:“高庙鼎成龙升之日,建文即位,成祖以燕王来,奔而不朝,盖以叔不拜侄也。”
4

鼎成龙去

成语拼音:
[dǐng chéng lóng qù]
成语解释:
《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曈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以“鼎成龙去”指帝王去世。
成语出处:
《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曈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
5

鼎折覆餗

成语拼音:
[dǐng shé fù yǎn]
成语解释:
《易·鼎》:“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孔颖达疏:“施之于人,知小而谋大,力薄而任重,如此必受其至辱,灾及其身也,故曰其形渥,凶。”后以“鼎折覆餗”比喻力薄任重,必致灾祸。
成语出处:
《周易·鼎》:“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6

鼎折餗覆

成语拼音:
[dǐng shé lán fù]
成语解释:
见“鼎折覆餗”。
成语出处:
参见“鼎折覆餗”。
7

鼎新革故

成语拼音:
[dǐng xīn gé gù]
成语解释:
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掉旧的,建立拳的。
成语出处:
《周易 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8

鼎玉龟符

成语拼音:
[dǐng yù guī fú]
成语解释:
旧指传国之宝及受命之符箓。
成语出处:
清·叶廷琯《海录碎事·帝王上》:“干戈揖让取之也殊途,鼎玉龟符成之也一致。”
9

鼎足三分

成语拼音:
[dǐng zú sān fēn]
成语解释: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成语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10

鼎足之势

成语拼音:
[dǐng zú zhī shì]
成语解释:
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成语出处:
晋 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以与泰山共相始终。”
11

鼎足而三

成语拼音:
[dǐng zú ér sān]
成语解释:
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也泛指三个方面。
成语出处:
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 崔秀才》:“内则一妻一女一子,鼎足而三焉。”
12

鼎足而居

成语拼音:
[dǐng zú ér jū]
成语解释:
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13

鼎足而立

成语拼音:
[dǐng zú ér lì]
成语解释:
鼎;古代烹煮用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像鼎那样三只脚并立。比喻事物三方面并立;常指政治局势或力量三方面相持。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
14

鼎铛有耳

成语拼音:
[dǐng chēng yǒu ěr]
成语解释:
鼎、铛:均为两耳三足的金属炊具。电鼎和铛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响大,凡是长耳朵的都应该听说、知道。
成语出处: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太祖宠待赵韩王(普)如左右手。御史中丞雷德骧劾奏赵普擅市人第宅,聚敛财贿。上怒叱曰:‘鼎铛尚有耳,汝不闻赵普吾之社稷臣乎?’”
15

鼎铛玉石

成语拼音:
[dǐng chēng yù shí]
成语解释:
视鼎如铛,视玉如石。形容生活极端奢侈。
成语出处:
唐 杜牧《阿房宫赋》:“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16

鼎镬刀锯

成语拼音:
[dǐng huò dāo jù]
成语解释:
鼎:古代烹用的青铜器物。镬:大锅。鼎镬:是古代的酷刑刑具,用以把人煮死。指古代四种酷刑的刑具,引用指称最残酷的刑罚。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若见此奸贼,必手刃其头……虽赴鼎镬刀锯,亦无恨矣。”
17

鼎镬如饴

成语拼音:
[dǐng huò rú yí]
成语解释:
饴:麦芽糖,糖浆。受酷刑像吃糖一样。形容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成语出处:
宋·文天祥《正气歌》:“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18

鼎食鸣钟

成语拼音:
[dǐng shí míng zhōng]
成语解释:
亦作“鼎食鸣锺”。击钟列鼎而食。形容富贵人家生活豪侈。
成语出处:
宋·王禹偁《贤人不家食赋》:“将期乎鼎食鸣钟,宁虞往吝。”
19

鼎鱼幕燕

成语拼音:
[dǐng yú mù yàn]
成语解释:
宛如鼎中游动的鱼,帷幕上筑巢的燕子。比喻处于极危险境地的人或事物。
成语出处:
南朝 梁 萧统《文选 丘迟〈与陈伯之书〉》:“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20

鼎鼎大名

成语拼音:
[dǐng dǐng dà míng]
成语解释:
鼎鼎:名声盛大的样子。很大的名气。
成语出处: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八:“为我们讲经学的一位鼎鼎大名的成都名士,只拿着一本《左传事纬》照本宣科。”
* 第一个字是鼎的成语,鼎字开头的成语,鼎字开头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