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昏的成语 (6个)

1

昏昏浩浩

成语拼音:
[hūn hūn hào hào]
成语解释:
苍茫浩渺。
成语出处:
唐·罗隐《谗书·槎客喻》:“彼河之流,彼天之高,宛宛转转,昏昏浩浩,有怪有灵,时颠时倒,而子浮浮其间。”
2

昏昏沉沉

成语拼音:
[hūn hūn chén chén]
成语解释:
形容头脑迷糊,神志不清
成语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
3

昏昏噩噩

成语拼音:
[hūn hūn è è]
成语解释:
形容糊涂、无知的样子。
成语出处:
叶君健《曙光》:“这两句话像两根铁扫把,把他的脑子搅得昏昏噩噩,好大一阵子不能进行思维活动。”
4

昏昏暗暗

成语拼音:
[hūn hūn àn àn]
成语解释:
指光线十分微弱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昏昏暗暗,灵前灯火失光明;惨惨幽幽,壁上纸钱飞散乱。”
5

发昏章第十一

成语拼音:
[fā hūn zhāng dì shí yī]
成语解释:
昏头昏脑的风趣话。仿《孝经》“某某章第几”的说法。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六回:“只见头在下,脚在上,倒撞落在当街心里去了,跌得个‘发昏章第十一’!”
6

黜昏启圣

成语拼音:
[chù hūn qǐ shèng]
成语解释:
贬退昏庸,开启圣明。
成语出处:
《南史·谢灵运传论》:“谢晦以佐命之功,当顾托之重,殷忧在日,黜昏启圣,于社稷之计,盖为大矣。”
7

冲昏头脑

成语拼音:
[chōng hūn tóu nǎo]
成语解释:
因胜利而头脑发热,不能总冷静思考和谨慎行事。
成语出处:
柯岗《逐鹿中原》第八章:“这可不能冲昏头脑,任着性子,借题发挥呵!”
8

晨昏定省

成语拼音:
[chén hūn dìng xǐng]
成语解释:
晚间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旧时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
成语出处:
宋 陆游《上殿札子》:“所谓悦亲之道,非荐旨甘,奉轻暖也;非晨昏定省,冬夏温凊也。”
* 第二个字是昏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