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养生息的意思 休养生息的读音和出处

  • xiū
  • yǎng
  • shēng
成语名称
休养生息
成语拼音
[xiū yǎng shēng xī]
成语解释
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生息:人口繁殖。
成语出处
唐 韩愈《平淮西碑》:“高宗、中、睿,休养生息,至于玄宗,受报收功。”
成语例句
许其修睦,因以罢兵,庶几休养生息,各正性命,仰合于天心。(清 毕沅《续资治通鉴 宋纪高宗绍兴十年》)
是否常用
常用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生,不能读作“sēnɡ”。
繁体字形
休養生息
英文翻译
recuperate and build up strength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休养生息”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韩愈的成语 战争的成语 X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战争 社会 动荡 减轻 人民 负担 安定 生活 恢复 元气 人口 繁殖

成语休养生息

“休养生息”的单字解释

】:[xiū]1.歇息:休整。休假。休闲。离休。2.停止:休业。3.完结(多指失败或死亡)。4.旧指丈夫把妻子赶回母家,断绝夫妻关系:休妻。5.不要:休想。休提。6.吉庆,美善,福禄:休咎(吉凶)。7.助词,用于语末,与“罢”、“了”等用法相当:归休。8.辞去官职:休官。[xǔ]同“煦”,温和,温暖。
】:1.抚育,供给生活品:养育。赡养。抚养。养家。2.饲养动物,培植花草:养花。养殖。3.生育,生小孩儿。4.抚养的(非亲生的):养子。养父。养母。5.教育,训练:培养。教养。6.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养病。养心。养性。休养。营养。养精蓄锐。7.保护修补:养路。
】: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1.呼吸时进出的气:喘息。鼻息。一息尚存,此志不懈。2.消息:信息。3.停止:息怒。息兵。自强不息。偃旗息鼓。生命不息,战斗不止。4.休息:歇息。作息时间表。5.滋生;繁殖:蕃息。生息。6.利钱;利息:年息。月息。还本付息。7.指子女:子息。8.姓。

“休养生息”的反义词

“休养生息”的近义词

“休养生息”的相关成语

“休养生息”的关联成语

“休养生息”造句

一张一弛的近义词是以逸待劳、休养生息

可曾精兵简政,让百姓得意休养生息?可曾兴办学校,让读书声郎朗于耳?既然这些他都没做过,你又怎能认定咱们家都督,一定就比他差?

战后最重要的事就是偃武修文,让百姓休养生息,以充实国力。

西汉前期崇尚黄老,文景二帝以及景帝的母亲窦太后都以黄老之说治国,主张清静无为,一动不如一静,与民休养生息

统治者应该实施休养生息的政策。

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采取了休养生息的策略,使国家经济得以迅速恢复振兴。

勤劳善良的成都人世代在这里休养生息

欲望得不到灵魂的滋养,来不及休养生息,陈列在那里,渐渐风干了,成了化石。

休养生息:休养:何处保养;生息:人口繁殖。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

在公共财政政策上,我以行政长官所提出的致力让市民休养生息为基础,在以民为本审慎理财藏富于民的大原则下,力求在削减财赤与维护民生之间取访平衡,让社会可以养精蓄锐。

* 休养生息的意思 休养生息的成语解释 阿鼻地狱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