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的意思 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的读音和出处
- 千
- 镒
- 之
- 裘
- 非
- 一
- 狐
- 之
- 白
- 成语名称
- 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
- 成语拼音
- [qiān yì zhī qiú,fēi yī hú zhī bái]
- 成语解释
- 镒:古代重量单位,1镒=20两;裘:皮衣。价值千金的皮衣不是一只狐狸腋下白毛制成。比喻治理国家需要众多贤才的力量
- 成语出处
- 战国·宋·墨翟《墨子·亲士》:“是故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 成语例句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贬
- 中性成语
- 成语词性
-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 结构类型
- 复句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繁体字形
- 千鎰之裘,非一狐之白
- 英文翻译
- A thousand fur is not a fox's white
- 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成语接龙
- 成语分类
- 千的成语 一的成语 复句式成语 上下句成语 多字成语
- 成语关注
- 重量 单位 皮衣 价值 千金 不是 狐狸 白毛 制成 比喻 治理 国家 需要 贤才 力量
“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的单字解释
【千】:1.数目。十个一百。2.比喻很多:千锤百炼。3.“秋千”的“千”。
【镒】:古代重量单位,一镒合二十两(一说二十四两):黄金百~。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裘】:1.毛皮的衣服:狐裘。轻裘。集腋成裘。2.姓。
【非】:1.错误(跟“是”相对):是非。习非成是。痛改前非。2.不合于:非法。非礼。非分(fèn)。3.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非难。非议。无可厚非。4.不是:答非所问。此情此景非笔墨所能形容。5.前缀。用在一些名词性成分的前面,表示不属于某种范围:非金属。非晶体。非司机。6.不:非同小可。非同寻常。7.跟“不”呼应,表示必须:要想做出成绩,非下苦功不可。8.一定要;偏偏:不行,我非去!9.不好;糟:景况日非。10.指非洲。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狐】:1.哺乳动物,外形略像狼,面部较长,耳朵三角形,尾巴长,毛通常赤黄色。性狡猾多疑,昼伏夜出,吃野鼠、鸟类、家禽等。常见的有赤狐和沙狐。通称狐狸。2.(Hú)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白】:1.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2.光亮;明亮:东方发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空白:白卷。白饭。白开水。一穷二白。5.没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费力气。6.无代价;无报偿:白吃。白给。白看戏。7.象征反动:白军。白区。8.指丧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错误:写白字。把字念白了。12.说明;告诉;陈述:表白。辩白。告白。13.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白。独白。对白。14.指地方话:苏白。15.白话:文白杂糅。半文半白。
“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的反义词
“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的近义词
“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的相关成语
“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的关联成语
千字的成语
镒字的成语
之字的成语
裘字的成语
非字的成语
一字的成语
狐字的成语
之字的成语
白字的成语
千开头的成语
镒开头的成语
之开头的成语
裘开头的成语
非开头的成语
一开头的成语
狐开头的成语
之开头的成语
白开头的成语
qian的成语
yi的成语
zhi的成语
qiu的成语
fei的成语
yi的成语
hu的成语
zhi的成语
bai的成语
qyzqfyhzb的成语
“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造句
* 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的意思 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的成语解释 阿鼻地狱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