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往薄来的意思 厚往薄来的读音和出处
- 厚
- 往
- 薄
- 来
- 成语名称
- 厚往薄来
- 成语拼音
- [hòu wǎng báo lái]
- 成语解释
- 在交往中施予丰厚而纳受微薄。
- 成语出处
- 《礼记·中庸》:“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孔颖达疏:“厚往,谓诸侯还国,王者以其材贿厚重往报之。薄来,谓诸侯贡献使轻薄而来。如此,则诸侯归服。”
- 成语例句
- 不利其土地,不劳其人民,厚往薄来,羁縻而已。★明·陈子龙《用夷目兵》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语
- 感情褒贬
- 中性成语
- 成语词性
-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结构类型
- 联合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繁体字形
- 厚往薄來
- 英文翻译
- giving more and getting less
- 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厚往薄来”成语接龙
- 成语分类
-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H开头的成语
- 成语关注
- 施予 丰厚 纳受 微薄
“厚往薄来”的单字解释
【厚】:1.扁平物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大(跟“薄”相对):厚木板。厚棉衣。嘴唇很厚。2.厚度:下了两寸厚的雪。3.(感情)深:深情厚谊。交情很厚。4.厚道:宽厚。忠厚。5.(利润)大;(礼物价值)大:厚利。厚礼。6.(味道)浓:酒味很厚。7.(家产)富有;殷实:家底儿厚。8.优待;推崇;重视:厚此薄彼。厚今薄古。9.姓。
【往】:1.去:徒步前往。2.向;朝:往东。往何处去?3.过去的:往日。
【薄】:[báo]1.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与“厚”相对:薄片。2.淡:酒味薄。3.(感情)冷淡:待他不薄。4.不肥沃:薄田。[bó]1.微;少;弱:薄技。薄产。单薄。2.不厚道;不庄重:刻薄。轻薄。3.看不起;慢待:鄙薄。厚此薄彼。4.迫近;靠近:日薄西山。[bò]〔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方形,叶对生,茎、叶有清香味,为清凉解表药,也可提炼出芳香化合物(用于食品、日用品等)。
【来】:1.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对):来往。来宾。来信。从县里来了几个干部。2.(问题、事情等)发生;来到:问题来了。开春以后,农忙来了。3.做某个动作(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胡来。来一盘棋。来一场篮球比赛。你歇歇,让我来。何必来这一套?4.趋向动词。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他们俩很谈得来。这个歌我唱不来。5.用在另一动词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你来念一遍。大家来想办法。6.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来做某件事:我们贺喜来了。他回家探亲来了。7.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来当雨伞。你又能用什么理由来说服他呢?8.来着:这话我多会儿说来?9.未来的:来年。来日方长。10.姓。11.诗歌、熟语、叫卖声里用作衬字:正月里来是新春。不愁吃来不愁穿。黑白桑葚来大樱桃。1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把锄头拿来。各条战线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13.用在动词后,表示结果:信笔写来。一觉醒来。说来话长。看来今年超产没有问题。想来你是早有准备的了。
“厚往薄来”的反义词
“厚往薄来”的近义词
“厚往薄来”的相关成语
“厚往薄来”的关联成语
厚字的成语
往字的成语
薄字的成语
来字的成语
厚开头的成语
往开头的成语
薄开头的成语
来开头的成语
hou的成语
wang的成语
bao的成语
lai的成语
hwbl的成语
厚往什么什么的成语
厚什么薄什么的成语
厚什么什么来的成语
什么往薄什么的成语
什么往什么来的成语
什么什么薄来的成语
“厚往薄来”造句
有的朝贡方物,明成祖厚往薄来,“其以土物来市者,官给钞酬其值”。
由于朝贡贸易奉行“厚往薄来”的原则,对于维持了28年的郑和下西洋,它只能是亏本的买卖。
郑和下西洋执行“厚往薄来”的既定方针,并贯彻于下西洋的始终,这反映我中华泱泱大国的胸怀。
其一,“厚往薄来”的政策最后导致国库空虚。
“厚往薄来”的政策,在郑和下西洋中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
郑和下西洋,明朝实行‘厚往薄来’,没有侵占他国一亩土地,得到东南亚各国人民的欢迎。
因为明朝政府奉行“厚往薄来”的原则,坚持送出的总是要比得到的多,受到海外诸国的广泛欢迎,无不踊跃朝贡。
朝贡贸易是郑和下西洋贸易活动的基本形式,带有封建宗主国“厚往薄来”的性质。
古代中国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她不但有光辉灿烂的物质文化成就,而且坚守和平交往、厚往薄来、利他主义等“王道”理念。
像郑和下西洋这段,我们建立了体制,实际上一种叫朝贡贸易体制,就是鼓励四夷来中国进贡,我们厚往薄来,而不在乎其中的经济利益。
* 厚往薄来的意思 厚往薄来的成语解释 阿鼻地狱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