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应气求的意思 声应气求的读音和出处

  • shēng
  • yìng
  • qiú
成语名称
声应气求
成语拼音
[shēng yìng qì qiú]
成语解释
应:应和,共鸣;求:寻找。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比喻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成语出处
《周易 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成语例句
孙中山《驳“保皇报”》:“不知革命与洪门,志同道合,声应气求,合力举义,贵有应尽,非同利用。”
是否常用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聲應氣裘
英文翻译
be congenial with each other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声应气求”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S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应和 寻找 同类 事物 感应 比喻 志趣 相投 自然 结合

成语声应气求

“声应气求”的单字解释

】:1.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锣声。大声。2.说话;语言:不声不响。呼声。3.宣布;陈述:声明。声讨。4.名誉:声望。名声。5.声母:声韵。双声。6.声调:第一声。去声。7.量词。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连喊三声。
】:[yìng]1.回答或随声相和:应答。呼应。应对(答对)。应和(hè)。答应。喊他不应。应承。反应(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2.接受,允许,答应要求:应邀。应聘。应考。3.顺合,适合:顺应。适应。应机。应景。应时。应用文。4.对待:应付。应变。应酬。[yīng]1.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应当。应该。应分(fèn)。应有尽有。2.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应皆平定”。3.姓。
】: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2.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忍气吞声。7.欺压:受气。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10.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1.请求:求救。求教。求您帮我做一件事。2.要求:力求改进。精益求精。生物都有求生存的本能。3.追求;探求;寻求:求学问。实事求是。刻舟求剑。不求名利。4.需求;需要:供求关系。供过于求。5.姓。

“声应气求”的反义词

“声应气求”的近义词

“声应气求”的相关成语

“声应气求”的关联成语

“声应气求”造句

这三者环环相扣,声应气求,从而形成了一道坚固的屏障,以至整个司法体制都要为其背书。

希望党内同志彼此要互相砥砺、互助合作,真正做到声应气求,一团和气,为民谋利。

应该要互助合作、互谅互信,以和为贵,做到声应气求,一团和气为全民谋福利。

她刚读了他信中的头几句话,就完全明白了他的苦恼和他的向往,因为他们毕竟是声应气求的一对知心朋友。

如此一来,要办事业,这个组织是力量的源泉;要交朋友,这个组织是沪上精英荟萃之所,声应气求,谊切金兰。

至于不泥端方、有形无态的表现,仅拘于构图、彩色方面而已,其质却与古人有着同辙入垄、倾盖如故之契合,有着意气相投、声应气求之符称。

又譬如,1945年2月发表的《论中日甲午之战》,通篇文字如行云流水,纯净通畅,读来亲切自然,声应气求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心向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神投意合,声应气求,怂恿撺掇,交相勾连,居然纷纷鸠合起来,约莫二三十人,共推师兄高石子为首,欲晋谒墨钜子。

* 声应气求的意思 声应气求的成语解释 阿鼻地狱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