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以尽的意思 扫地以尽的读音和出处

  • sǎo
  • jìn
成语名称
扫地以尽
成语拼音
[sǎo dì yǐ jìn]
成语解释
比喻破坏得彻底。也比喻面子、威风丢失干净。
成语出处
清 梁启超《新民议 禁早婚议》:“一群之道德法律,且将扫地以尽。”
成语例句
把几千年封建地主的特权,打得个落花流水。地主的体面威风,扫地以尽。(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是否常用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补充式;作谓语;含贬义
结构类型
补充式成语
形成年代
近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掃地以儘
英文翻译
be thrown away and swept clean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扫地以尽”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补充式成语 风的成语 S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比喻 破坏 彻底 面子 威风 丢失 干净

成语扫地以尽

“扫地以尽”的单字解释

】:[sǎo]1.用笤帚或扫帚除去尘土、垃圾等:扫地。扫房。2.除去;消灭:扫雷。扫盲。3.很快地横掠过去:扫射。扫视。4.全部;所有的:扫数归还。[sào]义同“扫(sǎo)”。用于“扫帚”等。
】:[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1.用;拿:以少胜多。晓之以理。赠以鲜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废言。4.表示目的:以广视听。以待时机。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广以深。7.姓。8.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县级以上。长江以南。五千以内。二十岁以下。
】:[jìn]所有的:尽数。尽人皆知。[jǐn]1.力求达到最大限度:尽早。尽着平生的力气往外一推。尽可能地减少错误。2.(有时跟“着”连用)表示以某个范围为极限,不得超过:尽着三天把事情办好。3.(有时跟“着”连用)让某些人或事物尽先:先尽旧衣服穿。单间房间不多,尽着女同志住。4.用在表示方位的词前面,跟“最”相同:尽前头。尽北边。5.尽自:这些日子尽下雨。事情已经过去了,尽责备他也无益。

“扫地以尽”的反义词

“扫地以尽”的近义词

“扫地以尽”的相关成语

“扫地以尽”的关联成语

“扫地以尽”造句

解放初,**吸*等丑恶现象被扫地以尽

因此清王朝的声威一遇到列强的枪炮就扫地以尽

唉,再不读诗!斯文既已扫地以尽,就连诗歌一并扫了去吧……

作弊的心理压力基本丧失,则既意味着惩罚机制的失灵,也意味着羞耻感、自尊心的扫地以尽

这样,曾国藩这位“中兴名将”、“旷代功臣”,转瞬之间变成“谤讥纷纷,举国欲杀”的汉奸、卖国贼,“积年清望几于扫地以尽矣”。

每次战乱都使经济积累和文化积累遭到严重破坏,有时甚至是扫地以尽,如东汉末和唐末。

甄别会议前,官僚们几天几夜没有合眼地准备资料,临到头还是一败涂地,国家公务员的威风扫地以尽

跟赵教授比,广招正局级以上官员读所谓“论文博士”,免费发放“博士文凭”的大学,可谓卑躬屈膝,斯文扫地以尽

主义所束缚,痛苦无比,既反乎人理而又不敢违,乃相与作伪,而道德反扫地以尽

* 扫地以尽的意思 扫地以尽的成语解释 阿鼻地狱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