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堂大笑的意思 烘堂大笑的读音和出处

  • hōng
  • táng
  • xiào
成语名称
烘堂大笑
成语拼音
[hōng táng dà xiào]
成语解释
唐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之分,由台院一名年资最高者主杂事,谓之“杂端”;凡公堂会食,都不谈笑,如杂端先笑,则三院之人随之大笑,谓之“烘堂”。见唐赵璘《因话录·征》。后因以“烘堂大笑”形容满屋的人同时大笑。
成语出处
唐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之分,由台院一名年资最高者主杂事,谓之“杂端”;凡公堂会食,都不谈笑,如杂端先笑,则三院之人随之大笑,谓之“烘堂”。见唐赵璘《因话录·征》。
成语例句
是否常用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补语;指大家都笑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烘堂大笑
英文翻译
Baking hall laughs
成语故事
烘堂大笑的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烘堂大笑”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比喻的成语 人物心情的成语 笑的成语
成语关注
御史 台院 殿院 察院 年资 最高者 杂事 杂端 公堂 会食 谈笑 三院 大笑 烘堂 后因 形容 满屋

成语烘堂大笑

“烘堂大笑”的单字解释

】:1.用火烤或烤火取暖:烘干衣服。烘手。2.衬托:烘托。
】:1.正房:堂屋。2.专为某种活动用的房屋:礼堂。课堂。食堂。3.旧时官府中举行仪式、审讯案件的地方:大堂。过堂。4.用于厅堂名称,旧时也指某一家、某一房或某一家族:三槐堂。5.用于商店牌号:同仁堂(北京的一家药店)。6.堂房:堂兄。堂弟。堂姊妹。7.a)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堂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一节叫一堂:两堂课。c)旧时审案一次叫一堂:过了两堂。d)用于场景、壁画等:三堂内景。一堂壁画。8.姓。
】:[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1.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笑容。微笑。眉开眼笑。哈哈大笑。2.讥笑:耻笑。见笑。笑他不懂事。3.姓。

“烘堂大笑”的反义词

“烘堂大笑”的近义词

“烘堂大笑”的相关成语

“烘堂大笑”的关联成语

“烘堂大笑”造句

* 烘堂大笑的意思 烘堂大笑的成语解释 阿鼻地狱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