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见耳闻的意思 目见耳闻的读音和出处
- 目
- 见
- 耳
- 闻
- 成语名称
- 目见耳闻
- 成语拼音
- [mù jiàn ěr wén]
- 成语解释
- 亲眼看见,亲耳听到。
- 成语出处
- 宋·苏轼《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 成语例句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0回:“事事都是大尹自己目见耳闻,何须又问证见?”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语
- 感情褒贬
- 中性成语
- 成语词性
- 作谓语、定语;指亲自见闻
- 结构类型
- 联合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繁体字形
- 目見耳聞
- 英文翻译
- from this green earth
- 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目见耳闻”成语接龙
- 成语分类
-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高中生成语 M开头的成语
- 成语关注
- 看见 听到
“目见耳闻”的单字解释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见】:[jiàn]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5.会晤:会见。接见。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现”,出现,显露。2.古同“现”,现存。
【耳】:1.耳朵:耳聋眼花。耳闻目睹。2.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3.位置在两旁的:耳房。耳门。4.姓。5.而已;罢了:想当然耳。技止此耳。
【闻】:1.听见:听而不闻。耳闻不如目见。2.听见的事情;消息:见闻。新闻。奇闻。3.有名望的:闻人。4.名声:令闻。秽闻。5.用鼻子嗅:你闻闻这是什么味儿?6.姓。
“目见耳闻”的反义词
“目见耳闻”的近义词
“目见耳闻”的相关成语
“目见耳闻”的关联成语
目字的成语
见字的成语
耳字的成语
闻字的成语
目开头的成语
见开头的成语
耳开头的成语
闻开头的成语
mu的成语
jian的成语
er的成语
wen的成语
mjew的成语
目见什么什么的成语
目什么耳什么的成语
目什么什么闻的成语
什么见耳什么的成语
什么见什么闻的成语
什么什么耳闻的成语
“目见耳闻”造句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
不曾,今日若不是目见耳闻,某根本不知关君侯还有一子。
官虽目见耳闻,不啻司空见惯,置诸不理,盖修路之政久废矣。
因他父兄都是个大才子,朝谈夕讲,无非子史经书,目见耳闻,不少诗词歌赋……
认识来源于认识主体的目见耳闻。
心中横亘着一些人和事,那是我从记事起就断断续续地从目见耳闻中拼凑出来的。
失望之余,海晨也盯着廖东风的脸,而廖东风却没有察觉,海晨从他的面部表情可以知道他没有扯谎,只是没有目见耳闻,一面之词好像站不住脚。
* 目见耳闻的意思 目见耳闻的成语解释 阿鼻地狱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