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词滥调的意思 陈词滥调的读音和出处

  • chén
  • làn
  • diào
成语名称
陈词滥调
成语拼音
[chén cí làn diào]
成语解释
陈词:陈旧的不合实用的言词;滥:空泛;失真。陈旧、空泛、不切实际的论调。
成语出处
萧乾《老报人馀笔 随想录》:“里面开列了记者经常使用的一些陈词滥调,诸如‘众所周知’。”
成语例句
所以常常是那套褪色的陈词滥调,诗的本身并不能比题目给人以更深的印象。(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
是否常用
常用成语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联合式;作宾语;含贬义,指没有新意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当代成语
标准拼音
调,不能读作“tiáo”。
繁体字形
陳詞濫調
英文翻译
hackneyed and stereotyped expressions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陈词滥调”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C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陈词 不合 实用 言词 空泛 失真 不切实际 论调

成语陈词滥调

“陈词滥调”的单字解释

】:1.安放;摆设;排列:陈设。2.叙述;说明:条陈。详陈。3.时间久的;旧的:推陈出新。4.周朝国名(?—前478)。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亳州一带。为楚所灭。5.朝代名。南朝之一(557—589)。陈霸先灭萧梁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为隋所灭。6.古又同“阵(zhèn)”。
】:1.(词儿)说话或诗歌、文章、戏剧中的语句:戏词。义正词严。词不达意。他问得我没词儿回答。2.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着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做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3.语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
】:1.泛滥。2.不加选择,不加节制:滥用。宁缺勿滥。
】:[diào]1.乐曲;乐谱:曲调。采菱调。2.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C大调。五声调式。3.语音上的声调:调号。调类。4.说话的腔调:南腔北调。5.口气;论调:一副教训人的调。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调。6.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情调。格调。7.选调;提拨:从基层调选干部。8.调动:岗位调整。9.征集;征调:调有余补不足。10.调查:调研。内查外调。11.提取、调取(文件、档案等):调档。12.调换:调座位。[tiáo]1.搭配均匀,配合适当:调和。调谐。风调雨顺。饮食失调。2.使搭配均匀,使协调:调配。调味。3.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调停。调处。4.调剂:以临万货,以调盈虚。5.调理使康复:调养。调摄。6.调教;训练:有膂力,善调鹰隼。7.挑逗;戏弄:调笑。调情。调戏。酒后相调。[zhōu]朝,早晨:《广韵·平尤》:“调,朝也。”

“陈词滥调”的反义词

“陈词滥调”的近义词

“陈词滥调”的相关成语

“陈词滥调”的关联成语

“陈词滥调”造句

这只是我个人拙见,只作参考,我与您虽比不上管鲍之交,但颇有缘份,无论是金言银语亦或陈词滥调,只要能帮您排忧解难,也不枉相识一场。

陈词滥调何足挂齿?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却只好鹦鹉学舌罢了。

这类文章的共同特点有三个:一是无病呻吟,故作悲伤二是堆砌词语,滥用华丽词藻三是特别偏爱一些陈词滥调。此外,这些文章有个显着特点,也是它们的败笔之处:就是每篇文章的结尾都有一段根深蒂固的说教词,好像断尾巴的狗一样,令人难受。

写结尾时常犯的毛病就是,要么草草收兵,要么画蛇添足,要么就是套用陈词滥调

王代表的发言尽是些陈词滥调

他这篇作文里陈词滥调太多,根本不值得一看。

他的话,纯属陈词滥调,怎能引起听众的兴趣呢。

话剧中的人物语言没有一句陈词滥调

一行凝炼隽永的短句,胜过一千行陈词滥调

他的报告尽是些陈词滥调,谁愿意听?

* 陈词滥调的意思 陈词滥调的成语解释 阿鼻地狱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