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弊绝的意思 风清弊绝的读音和出处

  • fēng
  • qīng
  • jué
成语名称
风清弊绝
成语拼音
[fēng qīng bì jué]
成语解释
贪污、舞弊的事情没有了。形容坏事绝迹,社会风气良好。
成语出处
宋 周敦颐《拙赋》:“天下拙,刑政彻,上安下顺,风清弊绝。”
成语例句
清·俞万春《荡寇志》第80回:“便就兴利除害,风清弊绝,吏民无不欢喜。”
是否常用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社会风气良好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風清弊絶
英文翻译
all the malpractices have been abolished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风清弊绝”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风的成语 F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舞弊 事情 没有了 形容 坏事 绝迹 社会风气 良好

成语风清弊绝

“风清弊绝”的单字解释

】:[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1.欺诈蒙骗、图占便宜的行为:作弊。营私舞弊。2.害处;毛病(跟“利”相对):兴利除弊。切中时弊。
】:1.断:隔绝。络绎不绝。2.穷尽;净尽;没有出路的:绝望。弹尽粮绝。绝境。3.副词。1.极:绝大多数。绝妙。2.全然;绝对:绝无其事。4.独一无二的:绝技。5.气息中止;死亡:气绝。悲痛欲绝。6.绝句:七绝。

“风清弊绝”的反义词

“风清弊绝”的近义词

“风清弊绝”的相关成语

“风清弊绝”的关联成语

“风清弊绝”造句

国家公务人员要秉公办事,杜绝贪污腐化,才可以做到风清弊绝

黄建国代表省委号召“为实现选人用人风清弊绝而战斗”,要以最坚决的态度同用人不正之风进行战斗,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而奋斗。

以史为鉴,古今中外,一团体、一政党、一国家,要想风清弊绝,气正人和,那就得纪律硬、制度硬、法规硬、作风硬。

还是需要,毕竟这世界还不是处处风清弊绝,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劫车劫色的、偷鸡摸狗的还不是像苍蝇一样嗡嗡叫嘛。

为实现选人用人风清弊绝而战斗。

规范用语、捍卫汉语纯洁,铁拳反腐、期待风清弊绝———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被招惹众怒的“腐败游”事件巧妙地锲合在一起。

得井井有条、风清弊绝,更留下了千古名篇《爱莲说》,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廉政精神,是后人学习的楷模。

上安下顺,风清弊绝,草长莺飞,杨柳堆烟,无所附丽。

政府为民真做主,风清弊绝有希望!”针对这次大规模的清理整治,群众编出了顺口溜。

风清弊绝是虚招击破对手招架让对手倒地,清音幽韵给对手施加伤害,只要对手使用轻功就会受到额外伤害,伤害最多可叠加五层。

* 风清弊绝的意思 风清弊绝的成语解释 阿鼻地狱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