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

唐教坊曲名。《碧鸡漫志》:“《北齐史》及《隋唐嘉话》称,齐文襄之长子长恭封兰陵王,与周师战,尝著假面对敌。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武士共歌谣之,曰《兰陵王入阵曲》。今越调《兰陵王》,凡三段二十四拍,或曰遗声也。此曲声犯正宫,管色用大凡字,大一字、勾字,故一名《大犯》。”
《碧鸡漫志》卷四引《北齐史》及《隋唐嘉话》称:“齐文襄之子长恭,封兰陵王。与周师战,尝著假面对敌,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武士共歌谣之,曰《兰陵王入阵曲》。今《越调·兰陵王》,凡三段,二十四拍,或曰遗声也。此曲声犯正宫,管色用大凡字、大一字、勾字,亦名‘大犯’。”《清真集》正入“越调”。毛幵《樵隐笔录》:“绍兴初,都下盛行周清真咏柳《兰陵王慢》,西楼南瓦皆歌之,谓之《渭城三叠》。以周词凡三换头,至末段,声尤激越,惟教坊老笛师能倚之以节歌者。”此曲音节,犹可于周词反复吟咏得之。一百三十字,分三段。第一段七仄韵,第二段五仄韵,第三段六仄韵,宜用入声部韵。

兰陵王(钦谱)简介

唐教坊曲名。《碧鸡漫志》:“《北齐史》及《隋唐嘉话》称,齐文襄之长子长恭封兰陵王,与周师战,尝著假面对敌。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武士共歌谣之,曰《兰陵王入阵曲》。今越调《兰陵王》,凡三段二十四拍,或曰遗声也。此曲声犯正宫,管色用大凡字,大一字、勾字,故一名《大犯》。”

兰陵王(钦谱) 格律一 三段一百三十一字,前段十句六仄韵,中段八句五仄韵,后段九句六仄韵 秦观

  雨初歇 帘卷一钩淡月 望河汉 几点疏星 冉冉纤云度林樾 此景清更绝 谁念温柔蕴结 
  仄平仄韵平仄仄平仄仄韵仄平仄句仄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平仄韵仄仄平仄仄韵平仄平平仄仄韵

此调始于此词,应以此词为定格。但后段结句作七字句,宋人无如此填者,故以周词作谱,仍采此词以溯其源。

兰陵王(钦谱) 格律二 三段一百三十字,前段十一句七仄韵,中段八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六仄韵 周邦彦

  柳阴直 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 曾见几番 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 谁惜 京华倦客 
  中平仄韵中仄平平仄仄韵平平仄句平仄中平句中仄平中仄平仄韵中平仄中仄韵平仄韵平平仄仄韵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宋元人俱如此填。若辛词、刘词之添韵,陈词之句读小异,皆变格也。 按此词有葛郯、张元干、曹冠词及谱中陈词可校。赵必瑑词平仄不同者多至二十四字,谱内刘词中段起句添用一韵,辛词后结用叠韵,另为一体,俱不参校。 前段起句,彭履道词“章台路”,“章”字平声。第四句,彭词“花气分明”,“分”字平声。第五句,杨泽民词“芳草侵阶映红药”,“芳”字平声,袁去华词“一目千里总佳色”,“里”字仄声。第六句,李昴英词“别来情绪恶”,“别”字仄声。第十句,高观国词“欲去又留”,“欲”字仄声。中段起句,高词“十年迥凄绝”,“十”字仄声。第二句,张元干词“想蛾绿轻晕”,“晕”字仄声。第三句,曹冠词“綵笔题石”,“綵”字仄声。第四句,史达祖词“涉江几度和愁摘”,“涉”字、“几”字俱仄声。第五句,彭词“唤鸣筝掩面”,“唤”字仄声,“鸣筝”二字俱平声,“掩”字仄声。第六句,葛郯词“乌啼云起”,“乌”字平声,袁词“古墙竹影”,“竹”字仄声。第七句,史词“分开绿盖素袂湿”,“绿”字仄声。第八句,曹词“感往事陈迹”,“往”字仄声,袁词“甚良宵閒却”,“宵”字平声。后段第三句,曹词“帅旗鼓文场”,“旗”字平声。第四句,李词“宝轸慵学”,“宝”字仄声;高词“沈沈春酌”,下“沈”字平声。第五句,高词“只愁入夜东风恶”,“只”字仄声;方千里词“天涯何处相思极”,“何”字平声。第六句,高词“整新欢罗带”,“欢”字平声;曹词“有陶令秫酒”,“秫”字仄声;葛词“要百柁倾珠”,“珠”字平声。第七句,彭词“瓜洲难渡”,“瓜”字平声;方词“恨随塞笛”,“塞”字仄声。第八句,李词“猛拍阑干”,“猛”字、“拍”字俱仄声,“干”字平声。第九句,葛词“又空腹”,“空”字平声。第十句,高词“更何说”,“何”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馀参下陈词。

兰陵王(钦谱) 格律三 三段一百三十字,前段十句六仄韵,中段八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四仄韵、一叠韵 辛弃疾

  一丘壑 老子风流占却 茅檐上 松月挂云 脉脉石泉透山脚 寻思前事错 恼杀晨猿夜鹤 
  仄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仄韵平平仄句平仄仄平句仄仄仄平仄平仄韵平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仄韵

此词与周词校,后段第四句不押韵,第九句押韵,第十句叠韵异。 中段第五句“云合”,“合”字非韵。

兰陵王(钦谱) 格律四 三段一百三十字,前段十句六仄韵,中段八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六仄韵 陈允平

  古堤直 隔水轻盈飏碧 东风路 还是舞烟眠露 年年自春色 红尘遍京国 留滞高阳醉客 
  仄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仄韵平平仄句平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平仄韵平平仄平仄韵平仄平平仄仄韵

此和周词也。前段第四、五句作六字一句、五字一句。杨泽民和词“几度啸日迎风,怡怡钓秋色”与此同。又中段第五、六句作三字一句、六字一句,亦与周词小异。

兰陵王(钦谱) 格律五 三段一百三十字,前段十句六仄韵,中段九句七仄韵,后段十句六仄韵 刘辰翁

  送春去 春去人间无路 秋千外 芳草连天 谁遣风沙暗南浦 依依甚意绪 漫忆海门飞絮 
  仄平仄韵平仄平平平仄韵平平仄句平仄平平句平仄平平仄平仄韵平平仄仄仄韵仄仄仄平平仄韵

此校周词添押二韵,故另列一体。

兰陵王(龙谱)简介

《碧鸡漫志》卷四引《北齐史》及《隋唐嘉话》称:“齐文襄之子长恭,封兰陵王。与周师战,尝著假面对敌,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武士共歌谣之,曰《兰陵王入阵曲》。今《越调·兰陵王》,凡三段,二十四拍,或曰遗声也。此曲声犯正宫,管色用大凡字、大一字、勾字,亦名‘大犯’。”《清真集》正入“越调”。毛幵《樵隐笔录》:“绍兴初,都下盛行周清真咏柳《兰陵王慢》,西楼南瓦皆歌之,谓之《渭城三叠》。以周词凡三换头,至末段,声尤激越,惟教坊老笛师能倚之以节歌者。”此曲音节,犹可于周词反复吟咏得之。一百三十字,分三段。第一段七仄韵,第二段五仄韵,第三段六仄韵,宜用入声部韵。

兰陵王(龙谱) 格律一 定格 周邦彦

  柳阴直 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 曾见几番 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 谁识 京华倦客 
  仄平仄韵平仄平平仄仄韵平平仄句平仄仄平句仄仄平平仄平仄韵平平仄仄仄韵平仄韵平平仄仄韵

四仄声领格字皆用去声。

兰陵王(龙谱) 格律二 变格(上、去声韵) 刘辰翁

  送春去 春去人间无路 秋千外 芳草连天 谁遣风沙暗南浦 依依甚意绪 漫忆海门飞絮 
  仄平仄韵平仄平平平仄韵平平仄句平仄平平句平仄平平仄平仄韵平平仄仄仄韵仄仄仄平平仄韵

兰陵王词牌名古诗词(47首)

1 《兰陵王》 宋代·秦观

雨初歇。
帘卷一钩淡月。
望河汉、几点疏星,冉冉纤云度林樾。
此景清更绝。
谁念温柔蕴结。
孤灯暗,独步华堂,蟋蟀莎阶弄时节。
沈思恨难说。
忆花底相逢,亲赠罗缬。
春鸿秋雁轻离别。
拟寻个锦鳞,寄将尺素,又恐烟波路隔越。
歌残唾壶缺。
凄咽。
意空切。
但醉损琼卮,望断蔗瑶阙。
御沟曾解流红叶。
待何日重见,霓裳听彻。
彩楼天远,夜夜襟袖染啼血。

地名写景颂扬

1 《兰陵王·柳》 宋代·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婉约柳树送别

1 《兰陵王》 宋代·张元干

卷珠箔。
朝雨轻阴乍阁。
阑干外,烟柳弄晴,芳草侵阶映红药。
东风妒花恶。
吹落。
梢头嫩萼。
屏山掩,沈水倦熏,中酒心情怕杯勺。
寻思旧京洛。
正年少疏狂,歌笑迷著。
障泥油壁催梳掠。
曾驰道同载,上林携手,灯夜初过早共约。
又争信漂泊。
寂寞。
念行乐。
甚粉淡衣襟,音断弦索。
琼枝璧月春如昨。
怅别后华表,那回双鹤。
相思除是,向醉里、暂忘却。

1 《兰陵王》 宋代·张元干

绮霞散。
空碧留晴向晚。
东风里,天气困人,时节秋千闭深院。
帘旌翠波飐。
窗影残红一线。
春光巧,花脸柳腰,勾引芳菲闹莺燕。
闲愁费消遣。
想娥绿轻晕,鸾鉴新怨。
单衣欲试寒犹浅。
羞衾凤空展,塞鸿难托,谁问潜宽旧带眼。
念人似天远。
迷恋。
画堂宴。
看最乐王孙,浓艳争劝。
兰膏宝篆春宵短。
拥檀板低唱,玉杯重暖。
众中先醉,谩倚槛、早梦见。

1 《兰陵王(郴州作)》 宋代·袁去华

晓阴薄。
隔屋呼晴噪鹊。
长烟袅、轻素望中,林表初阳照城郭。
秋容自寂寞。
清浅溪痕旋落。
桥虹外,明嶂万重,云木千章映楼阁。
天涯信飘泊。
漫水绕郴山,尺素难托。
文园多病宽衣索。
最长笛声断,画阑凭暖,黄昏前后况味恶。
甚良宵闲却。
辽邈。
误行乐。
料恨寄徽弦,心倦梳掠。
西风满院垂帘幕。
对千里明月,五更悲角。
归期秋尽,尚未定,怎睡著。

1 《兰陵王(次周美成韵)》 宋代·袁去华

小桥直。
林表遥岑寸碧。
斜阳外、霞绚晚空,一目千里总佳色。
初寒遍泽国。
投老依然是客。
功名事,云散鸟飞,匣里青萍漫三尺。
重来怆陈迹。
又水褪沙痕,风满帆席。
鲈肥莼美曾同食。
听虚阁松韵,古墙竹影,参差犹记过此驿。
傍溪南山北。
悲恻。
暗愁积。
拥绣被焚香,谁伴孤寂。
追寻恩怨无穷极。
正难续幽梦,厌闻邻笛。
那堪檐外,更夜雨,断又滴。

叙事地名赞美

1 《兰陵王(涵碧)》 宋代·曹冠

晚云碧。
松巘飞泉翠滴。
双鱼畔、疑是永和,曲水流觞旧风物。
波光映山色。
时见轻鸥出没。
壶天邃,修竹翠阴,虚籁吟风更幽寂。
登临兴何极。
上烟际危亭,彩笔题石。
山中猿鹤应相识。
对远景舒啸,壮怀豪逸。
刘郎何在玩石刻。
感往事陈迹。
还忆。
少年日。
帅旗鼓文场,轩冕京国。
如今老大机心息。
有陶令秫酒,谢公山屐。
闲来潭洞,醉皓月,弄横笛。

1 《兰陵王·赋一丘一壑》 宋代·辛弃疾

一丘壑。
老子风流占却。
茅檐上、松月桂云,脉脉石泉逗山脚。
寻思前事错。
恼杀晨猿夜鹤。
终须是、邓禹辈人,锦绣麻霞坐黄阁。
长歌自深酌。
看天阔鸢飞,渊静鱼跃。
西风黄菊芗喷薄。
怅日暮云合,佳人何处,纫兰结佩带杜若。
入江海曾约。
遇合。
事难托。
莫系磬门前,荷蒉人过,仰天大笑冠簪落。
待说与穷达,不须疑著。
古来贤者,进亦乐,退亦乐。

写景归隐旷达淡泊

1 《兰陵王》 宋代·辛弃疾

己未八月二十日夜,梦有人以石研屏见饷者。
其色如玉,光润可爱。
中有一牛,磨角作斗状。
云:“湘潭里中有张其姓者,多力善斗,号张难敌。
一日,与人搏,偶败,忿赴河而死。
居三日,其家人来视之,浮水上,则牛耳。
自后并水之山往往有此石,或得之,里中辄不利。
”梦中异之,为作诗数百言,大抵皆取古之怨愤变化异物等事,觉而忘其言。
后三日,赋词以识其异。
恨之极。
恨极销磨不得。
苌弘事,人道後来,其血三年化为碧。
郑人缓也泣。
吾父攻儒助墨。
十年梦,沈痛化余,秋柏之间既为实。
相思重相忆。
被怨结中肠,潜动精魄。
望夫江上岩岩立。
嗟一念中变,後期长绝。
君看启母愤所激。
又俄倾为石。
难敌。
最多力。
甚一忿沈渊,精气为物。
依然困斗牛磨角。
便影入山骨,至今雕琢。
寻思人间,只合化,梦中蝶。

1 《兰陵王》 宋代·张鎡

蓼汀侧。
朝霭依依弄色。
知何许、湘女淡妆,羽节飞来带秋碧。
轻裙素绡织。
谁与明珰竞饰。
无言处、相与逆洄,应有柔情正堆积。
当年驻香鹢。
记草媚罗裙,波映文席。
□□□□□□摘。
□□□□□,□□□□,斜阳返照暮雨湿。
爱天际凉入。
愁寂。
念畴昔。
谩太华峰头,幽梦寻觅。
而今两鬓如花白。
但一线才思,半星心力。
新词奇句,便做有,怎道得。

送别抒怀壮志难酬

1 《兰陵王(南湖同碧莲见寄,走笔次韵)》 宋代·史达祖

汉江侧。
月弄仙人佩色。
含情久,摇曳楚衣,天水空_染娇碧。
文漪簟影织。
凉骨时将粉饰。
谁曾见,罗袜去时,点点波间冷云积。
相思旧飞_。
谩想像风裳,追恨瑶席。
涉江几度和愁摘。
记雪映双腕,刺萦丝缕,分开绿盖素袂湿。
放新句吹入。
寂寂。
意犹昔。
念净社因缘,天许相觅。
飘萧羽扇摇团白。
屡侧卧寻梦,倚阑无力。
风标公子,欲下处、似认得。

1 《兰陵王(为十年故人作)》 宋代·高观国

凤箫咽。
花底寒轻夜月。
兰堂静,香雾翠深,曾与瑶姬恨轻别。
罗巾泪暗叠。
情入歌声怨切。
殷勤意,欲去又留,柳色和愁为重折。
十年迥凄绝。
念髻怯瑶簪,衣褪香雪。
双鳞不渡烟江阔。
自春来人见,水边花外,羞倚东风翠袖怯。
正愁恨时节。
南陌。
阻金勒。
甚望断青禽,难倩红叶。
春愁欲解丁香结。
整新欢罗带,旧香宫箧。
凄凉风景,待见了,尽向说。

1 《兰陵王(春雨)》 宋代·高观国

洒虚阁。
幂幂天垂似幕。
春寒峭,吹断万丝,湿影和烟暗帘箔。
清愁晚来觉。
佳景愔愔过却。
芳郊外,莺恨燕愁,不管秋千冷红索。
行云楚台约。
念今古凝情,朝暮如昨。
啼红湿翠春情薄。
谩一犁江上,半篙堤外,勾引轻阴趁暮角。
正孤绪寂寞。
斑驳。
止还作。
听点点檐声,沈沈春酌。
只愁入夜东风恶。
怕催教花放,趁将花落。
冥冥烟草,梦正远,恨怎托。

1 《兰陵王》 宋代·方千里

晚烟直。
池沼波痕皱碧。
年芳为、花态柳情。
挼粉揉情酿春色。
繁华记上国。
曾识。
倾城幼客,风流是、联句送钩,笺绿绡红递书尺。
行云去无迹。
念暖响歌台,香雾瑶席。
当时谁信盟言食。
知一岁离聚,几多间阻,人生如梦寄堠驿。
况分散南北。
悲恻。
万愁积。
奈鸾凤欢疏,鱼雁音寂。
天涯何处相思极。
但目断芳草,恨随塞笛。
那堪庭院,更听得,夜雨滴。

写景写花抒情

1 《兰陵王》 宋代·葛长庚

一溪碧。
何处桃花流出。
春光好,寻个□□,小小篮舆漫行适。
苍苔满白石。
涧底阴风凛栗。
疑无路,幽壑琮琤,峡转山回入林僻。
千峰呈翠色。
时亦有声声,樵唱渔笛。
忽然一树樱桃白。
又回头一顾,掀髯一笑,诗情酒思正豪逸。
虎蹄过新迹。
幂幂。
雾如织。
见异草珍禽,问名不识。
山灵勒驾雨来急。
欲游观未已,仆言日夕。
看来看去,似那里,似少室。

月亮友人怀念

1 《兰陵王(题笔架山)》 宋代·葛长庚

三峰碧。
缥渺烟光树色。
高寒处,上有猿啼,鹤唳天风夜萧瑟。
山形似笔格。
人道江南第一。
游紫观,月殿星坛,积翠楼前吹铁笛。
客来访灵迹。
闻王郭当年,曾此驻锡。
二仙为谒浮丘伯。
从骖鸾去后,云深难觅。
丹炉灰冷杵声寂。
依然旧泉石。
泉石。
最幽_。
更禽静花闲,松茂竹密。
清都绛阙无消息。
共羽衣挥尘,感今怀昔。
堪嗟人世,似梦里,驹过隙。

1 《兰陵王(紫元席上作)》 宋代·葛长庚

桃花瘦。
寒食清明前后。
新燕子,禁得余寒,风雨把人苦__。
梅粒今如豆。
减却春光多少。
空自有,满树山茶,似语如愁卧晴昼。
幽人展襟袖。
惜莺花未老,江山如旧。
杜鹃声里同携手。
叹陌上芳草,堤边垂柳。
一春十病九因酒。
愁来独搔首。
豆蔻。
枝头小。
应可惜年华,孤负时候。
九十韶光那得久。
问芍药觅醉,牡丹索笑。
三万六千,能几度,君知否。

1 《兰陵王》 宋代·李曾伯

甚天色。
苦问桃红李白。
伊祈氏,沙际才归,依约春回晓烟湿。
老寒犹煞忒。
景物。
中年惯识。
天应遣,雨洗风梳,柳睡花眠尚无力。
名园谩他适。
任黄四栽培,殷七奇特。
一年好处须寒食。
待花畔携酒,酒边索句,春余太半未须急。
记旧隐幽寂。
我亦。
几时得。
归检点苔封,评品梅格。
教看林下休官一。
与莺花分界,渔樵争席。
抚松长啸,芳菲事,尽渠惜。

1 《兰陵王(甲寅初度和次贾韵)》 宋代·李曾伯

问梁益。
天设金城铁壁。
西风外,依约雁来,还报关山旧秋色。
三秦听汉檄。
远恨绵绵脉脉。
频年事,虚掷桑阴,袆允诸人竟何策。
彤弓误殊锡。
怅活国难医,救世须佛。
平生本藉毛锥力。
对弧矢初度,满头白发,何堪兵卫叠画戟。
咄青史陈迹。
酒石。
羡王绩。
任击缶呼天,此乐何极。
奚须太息惊前席。
望天阍休待,梦如陶翼。
柳边春后,放定远,出西域。

1 《兰陵王》 宋代·李公昴

燕穿幕。
春在深深院落。
单衣试,龙沫旋薰,又怕东风晓寒薄。
别来情绪恶。
瘦得腰围柳弱。
清明近。
正似海棠,怯雨芳踪任飘泊。
钗留去年约。
恨易老娇莺,多误灵鹊。
碧云杳渺天涯各。
望不断芳草,更迷香絮,回文强写字屡错。
泪欲注还阁。
孤酌。
住春脚。
便彩局谁堪,宝轸慵学。
阶除拾取飞花嚼。
是多少春恨,等闲吞却。
阑干猛拍,叹命薄,悔旧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