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宵的诗词(102首)

1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钓竿篇》 唐代·沈佺期 撰

朝日敛红烟,垂竿向绿川。
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
避楫时惊透,猜钩每误牵。
湍危不理辖,潭静欲留船。
钓玉君徒尚,征金我未贤。
为看芳饵下,贪得会无全。

节日元宵节

2 《十五夜观灯》 唐代·卢照邻 撰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节日元宵节

3 《咏日》 唐代·董思恭 撰

沧海十枝晖,悬圃重轮庆。
蕣华发晨楹,菱彩翻朝镜。
忽遇惊风飘,自有浮云映。
更也人皆仰,无待挥戈正。

节日元宵节

4 《正月十五夜》 唐代·苏味道 撰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节日元宵节

5 《东封山下宴群臣》 唐代·张谔 撰

万里扈封峦,群公遇此欢。
幔城连夜静,霜仗满空寒。
辇路宵烟合,旌门晓月残。
明朝陪圣主,山下礼圆坛。

节日元宵节

6 《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制》 唐代·王维 撰

四海方无事,三秋大有年。
百生无此日,万寿愿齐天。
芍药和金鼎,茱萸插玳筵。
玉堂开右个,天乐动宫悬。
御柳疏秋景,城鸦拂曙烟。
无穷菊花节,长奉柏梁篇。

节日元宵节

7 《湘中纪行十首·浮石濑》 唐代·刘长卿 撰

秋月照潇湘,月明闻荡桨。
石横晚濑急,水落寒沙广。
众岭猿啸重,空江人语响。
清晖朝复暮,如待扁舟赏。

节日元宵节

8 《吴声子夜歌(一作崔国辅诗,题云古意)》 唐代·薛奇童 撰

净扫黄金阶,飞霜皓如雪。
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节日元宵节

9 《登华岩寺楼望终南山赠林校书兄弟》 唐代·孟郊 撰

地脊亚为崖,耸出冥冥中。
楼根插迥云,殿翼翔危空。
前山胎元气,灵异生不穷。
势吞万象高,秀夺五岳雄。
一望俗虑醒,再登仙愿崇。
青莲三居士,昼景真赏同。

节日元宵节

10 《自悲》 唐代·白居易 撰

火宅煎熬地,霜松摧折身。
因知群动内,易死不过人。

节日元宵节

11 《咏新菊》 唐代·姚合 撰

黄金色未足,摘取且尝新。
若待重阳日,何曾异众人。

节日元宵节

12 《正月十五夜灯》 唐代·张祜 撰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节日元宵节

13 《长安道》 唐代·薛能 撰

汲汲复营营,东西连两京。
关繻古若在,山岳累应成。
各自有身事,不相知姓名。
交驰兼众类,分散入重城。
此去应无尽,万方人旋生。
空馀片言苦,来往觅刘桢。

节日元宵节

14 《秋暮》 唐代·贾岛 撰

北门杨柳叶,不觉已缤纷。
值鹤因临水,迎僧忽背云。
白须相并出,清泪两行分。
默默空朝夕,苦吟谁喜闻。

节日元宵节

15 《送三传赴长城尉(一作送前辈读三传任长城尉)》 唐代·张乔 撰

登科精鲁史,为尉及良时。
高论穷诸国,长才并几司。
地倾流水疾,山叠过云迟。
暇日琴书畔,何人对手棋。

节日元宵节

16 《投宣谕张侍郎乱后遇毗陵》 唐代·杜荀鹤 撰

此生今日似前生,重著麻衣特地行。
经乱后囊新卷轴,出山来见旧公卿。
雨笼蛩壁吟灯影,风触蝉枝噪浪声。
闻道中兴重人物,不妨西去马蹄轻。

节日元宵节

17 《送辨聪上人还广陵》 唐代·皎然 撰

莫学休公学远公,了心须与我心同。
隋家古柳数株在,看取人间万事空。

节日元宵节

18 《感时》 唐代·齐己 撰

忽忽枕前蝴蝶梦,悠悠觉后利名尘。
无穷今日明朝事,有限生来死去人。
终与狐狸为窟穴,谩师龟鹤养精神。
可怜颜子能消息,虚室坐忘心最真。

节日元宵节

19 《鹅儿》 唐代·李郢 撰

腊后闲行村舍边,黄鹅清水真可怜。
何穷散乱随新草,永日淹留在野田。
无事群鸣遮水际,争来引颈逼人前。
风吹楚泽蒹葭暮,看下寒溪逐去船。

节日元宵节

20 《迎新春·嶰管变青律》 宋代·柳永 撰

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
晴景回轻煦。
庆嘉节、当三五。
列华灯、千门万户。
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
十里然绛树。
鳌山耸,喧天萧鼓。
渐天如水,素月当午。
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
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
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随分良聚。
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

元宵节日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