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的诗词(258首)

1 《杀驼破瓮》 南北朝·伽腽肭 撰

昔有一人,于瓮中盛谷。
骆驼入瓮食谷,首不得出。
主人以为忧,无计可施。
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忧,吾有以教汝出。
”主人亟问:“法何?”老人曰:“汝当斩驼头,自当出之。
”主人以为妙,即依其语,以刀斩驼头。
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
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
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
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女当斩头,自能出之。
”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世人所笑。
曩有一人,先瓮中盛谷。
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
既不得出,其人患之。
有一老父来语之曰:“女莫愁,吾教女出,女当斩头,自能出之。
”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既杀驼,复破瓮,如此痴人,世人所笑。

小学文言文寓理故事

2 《人有负盐负薪者》 唐代·李延寿 撰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
少时,且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
久未果,遂讼于官。
惠遣争者出,顾州纪纲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
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
”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小学文言文寓理故事

3 《嫦娥奔月/嫦娥飞天》 两汉·刘安 撰 撰

昔者,羿狩猎山中,遇姮娥于月桂树下。
遂以月桂为证,成天作之合。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
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豖希、修蛇皆为民害。
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
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托与姮娥。
逢蒙往而窃之,窃之不成,欲加害姮娥。
娥无以为计,吞不死药以升天。
然不忍离羿而去,滞留月宫。
广寒寂寥,怅然有丧,无以继之,遂催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欲配飞升之药,重回人间焉。
羿闻娥奔月而去,痛不欲生。
月母感念其诚,允娥于月圆之日与羿会于月桂之下。
民间有闻其窃窃私语者众焉。

小学文言文神话故事

4 《精卫填海》 先秦·佚名 撰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小学文言文神话故事

5 《吴起守信》 明代·宋濂 撰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
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小学文言文诚信故事

6 《郑人买履》 先秦·韩非 撰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小学文言文寓理故事讽刺

7 《伯牙绝弦》 未知·佚名 撰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小学文言文音乐知音故事

8 《矛与盾》 先秦·韩非 撰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也 。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 于物无不陷也 。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 。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小学文言文哲理故事

9 《鹬蚌相争》 两汉·刘向 撰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
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
”乃止。

小学文言文哲理故事

10 《得雷太简自制蒙顶茶》 宋代·梅尧臣 撰

陆羽旧茶经,一意重蒙顶。
比来唯建溪,团片敌金饼。
顾渚及阳羡,又复下越茗。
近来江国人,鹰爪夸双井。
凡今天下品,非此不览省。
蜀荈久无味,声名谩驰骋。
因雷与改造,带露摘牙颖。
自煮至揉焙,入碾只俄顷。
汤嫩乳花浮,香新舌甘永。
初分翰林公,岂数博士冷。
醉来不知惜,悔许已向醒。
重思朋友义,果决在勇猛。
倏然乃以赠,蜡囊收细梗。
吁嗟茗与鞭,二物诚不幸。
我贫事事无,得之似赘瘿。

小学古诗初中古诗写景山水乡村生活哲理

11 《雨坠应落花赓徐瑛韵》 明代·朱元璋 撰

人道春归实不归,但知结实蕊枝稀。
昨朝一夜如膏雨,正是花成子就时。

小学文言文寓言故事学习哲理

12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代·苏轼 撰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哲理小学人生

13 《忆江南·江南好》 唐代·白居易 撰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1]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2]
能不忆江南。

春天小学婉约

14 《山行》 唐代·杜牧 撰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天小学

15 《元日》 宋代·王安石 撰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小学

16 《回乡偶书二首》 唐代·贺知章 撰

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思乡思念唐诗三百首小学

17 《咏石灰》 明代·于谦 撰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励志爱国小学

18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代·王观 撰

水是眼波横,[1]
山是眉峰聚。
[2]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3]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送别山水宋词三百首小学初中婉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