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忧国忧民的诗词(340首)

1 《登高》 唐代·杜甫 撰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唐诗三百首秋天登高写景抒情忧国忧民

2 《南征》 唐代·杜甫 撰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春天写景抒怀忧国忧民感慨

3 《别房太尉墓》 唐代·杜甫 撰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唐诗三百首悼亡感伤忧国忧民

4 《登楼》 唐代·杜甫 撰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梁甫 一作:梁父)

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高中古诗写景怀古感时忧国忧民

5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王契,字佐卿,京兆人)》 唐代·杜甫 撰

往往虽相见,飘飘愧此身。
不关轻绂冕,俱是避风尘。
一别星桥夜,三移斗柄春。
败亡非赤壁,奔走为黄巾。
子去何潇洒,余藏异隐沦。
书成无过雁,衣故有悬鹑。
恐惧行装数,伶俜卧疾频。
晓莺工迸泪,秋月解伤神。
会面嗟黧黑,含凄话苦辛。
接舆还入楚,王粲不归秦。
锦里残丹灶,花溪得钓纶。
消中只自惜,晚起索谁亲。
伏柱闻周史,乘槎有汉臣。
鸳鸿不易狎,龙虎未宜驯。
客则挂冠至,交非倾盖新。
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
浪迹同生死,无心耻贱贫。
偶然存蔗芋,幸各对松筠。
粗饭依他日,穷愁怪此辰。
女长裁褐稳,男大卷书匀。
漰口江如练,蚕崖雪似银。
名园当翠巘,野棹没青蘋.
屡喜王侯宅,时邀江海人。
追随不觉晚,款曲动弥旬。
但使芝兰秀,何烦栋宇邻。
山阳无俗物,郑驿正留宾。
出入并鞍马,光辉参席珍。
重游先主庙,更历少城闉。
石镜通幽魄,琴台隐绛唇。
送终惟粪土,结爱独荆榛。
置酒高林下,观棋积水滨。
区区甘累趼,稍稍息劳筋。
网聚粘圆鲫,丝繁煮细莼。
长歌敲柳瘿,小睡凭藤轮。
农月须知课,田家敢忘勤。
浮生难去食,良会惜清晨。
列国兵戈暗,今王德教淳。
要闻除猰貐,休作画麒麟。
洗眼看轻薄,虚怀任屈伸。
莫令胶漆地,万古重雷陈。

忧国忧民

6 《宿江边阁/后西阁》 唐代·杜甫 撰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写景忧国忧民

7 《秋兴八首》 唐代·杜甫 撰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秋天写景抒情忧国忧民组诗

8 《云》 唐代·杜甫 撰

龙似瞿唐会,江依白帝深。
终年常起峡,每夜必通林。
收获辞霜渚,分明在夕岑。
高斋非一处,秀气豁烦襟。

唐诗三百首悼亡感伤忧国忧民

9 《又呈吴郎》 唐代·杜甫 撰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忧国忧民

10 《泊岳阳城下/泊岳阳楼下》 唐代·杜甫 撰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忧国忧民

11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唐代·杜甫 撰

轩辕休制律,虞舜罢弹琴。
尚错雄鸣管,犹伤半死心。
圣贤名古邈,羁旅病年侵。
舟泊常依震,湖平早见参。
如闻马融笛,若倚仲宣襟。
故国悲寒望,群云惨岁阴。
水乡霾白屋,枫岸叠青岑。
郁郁冬炎瘴,濛濛雨滞淫。
鼓迎非祭鬼,弹落似鸮禽。
兴尽才无闷,愁来遽不禁。
生涯相汩没,时物自萧森。
疑惑尊中弩,淹留冠上簪。
牵裾惊魏帝,投阁为刘歆。
狂走终奚适,微才谢所钦。
吾安藜不糁,汝贵玉为琛。
乌几重重缚,鹑衣寸寸针。
哀伤同庾信,述作异陈琳。
十暑岷山葛,三霜楚户砧。
叨陪锦帐座,久放白头吟。
反朴时难遇,忘机陆易沈。
应过数粒食,得近四知金。
春草封归恨,源花费独寻。
转蓬忧悄悄,行药病涔涔。
瘗夭追潘岳,持危觅邓林。
蹉跎翻学步,感激在知音。
却假苏张舌,高夸周宋镡。
纳流迷浩汗,峻址得嶔崟。
城府开清旭,松筠起碧浔。
披颜争倩倩,逸足竞駸駸。
朗鉴存愚直,皇天实照临。
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
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
畏人千里井,问俗九州箴。
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葛洪尸定解,许靖力还任。
家事丹砂诀,无成涕作霖。

忧国忧民

12 《小寒食舟中作》 唐代·杜甫 撰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寒食节忧国忧民写景

13 《题玉山村叟屋壁》 唐代·钱起 撰

谷口好泉石,居人能陆沈。
牛羊下山小,烟火隔云深。
一径入溪色,数家连竹阴。
藏虹辞晚雨,惊隼落残禽。
涉趣皆流目,将归羡在林。
却思黄绶事,辜负紫芝心。

寒食节忧国忧民写景

14 《又题张逸人园林》 唐代·韩翃 撰

藏头不复见时人,爱此云山奉养真。
露色点衣孤屿晓,花枝妨帽小园春。
时携幼稚诸峰上,闲濯眉须一水滨。
兴罢归来还对酌,茅檐挂著紫荷巾。

冬天忧国忧民

15 《凉州词》 唐代·耿湋 撰

国使翻翻随旆旌,陇西岐路足荒城。
毡裘牧马胡雏小,日暮蕃歌三两声。

秋天望远抒怀忧国忧民壮志未酬

16 《送严十五郎之长安》 唐代·戎昱 撰

送客身为客,思家怆别家。
暂收双眼泪,遥想五陵花。
路远征车迥,山回剑阁斜。
长安君到日,春色未应赊。

忧国忧民

17 《与友人过山寺》 唐代·戴叔伦 撰

共有春山兴,幽寻此日同。
谈诗访灵彻,入社愧陶公。
竹暗闲房雨,茶香别院风。
谁知尘境外,路与白云通。

忧国忧民

18 《柳杨送客(一作扬州万里送客)》 唐代·李益 撰

青枫江畔白蘋洲,楚客伤离不待秋。
君见隋朝更何事,柳杨南渡水悠悠。

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高中古诗写景怀古感时忧国忧民

19 《长安感事呈卢纶》 唐代·李端 撰

十五事文翰,大儿轻孔融。
长裾游邸第,笑傲五侯中。
谏猎一朝寝,论边素未工。
蹉跎潘鬓至,蹭蹬阮途穷。
贷布怜宁与,无金命未通。
王陵固似戆,郭最遂非雄。
敛板辞群彦,回车访老农。
咏诗怀洛下,送客忆山东。
沈病魂神浊,清斋思虑空。
羸将卫玠比,冷共邺侯同。
草舍才遮雨,荆窗不碍风。
梨教通子守,酒是远师供。
扪虱欣时泰,迎猫达岁丰。
原门唯有席,井饮但加葱。
少壮矜齐德,高年觉宋聋。
寓书先论懒,读易反求蒙。
昔慕能鸣雁,今怜半死桐。
秉心犹似矢,搔首忽如蓬。
赤叶翻藤架,黄花盖菊丛。
聊将呈匠伯,今已学愚公。

忧国忧民农民劳作

20 《送皋法师》 唐代·司空曙 撰

江草知寒柳半衰,行吟怨别独迟迟。
何人讲席投如意,唯有东林远法师。

忧国忧民讽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