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忧国忧民的诗词(340首)

1 《水夫谣》 唐代·王建 撰

苦哉生长当驿边,官家使我牵驿船。
辛苦日多乐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鸟。
逆风上水万斛重,前驿迢迢后淼淼。
半夜缘堤雪和雨,受他驱遣还复去。
夜寒衣湿披短蓑,臆穿足裂忍痛何!
到明辛苦无处说,齐声腾踏牵船歌。
一间茅屋何所值,父母之乡去不得。
我愿此水作平田,长使水夫不怨天。

忧国忧民

2 《海人谣》 唐代·王建 撰

海人无家海里住,采珠役象为岁赋。
恶波横天山塞路,未央宫中常满库。

乐府忧国忧民农民生活

3 《高邮送弟遇北游》 唐代·刘商 撰

门临楚国舟船路,易见行人易别离。
今日送君心最恨,孤帆水下又风吹。

乐府忧国忧民

4 《夜闻邻管》 唐代·刘商 撰

何事霜天月满空,鹂雏百啭向春风。
邻家思妇更长短,杨柳如丝在管中。

夏天忧国忧民

5 《忆长安·三月》 唐代·杜奕 撰

忆长安,三月时,上苑遍是花枝。
青门几场送客,曲水竟日题诗。
骏马金鞭无数,良辰美景追随。

初中文言文忧国忧民故事

6 《忆长安·八月》 唐代·吕渭 撰

忆长安,八月时,阙下天高旧仪。
衣冠共颁金镜,犀象对舞丹墀。
更爱终南灞上,可怜秋草碧滋。

忧国忧民讽喻

7 《贞元十一年知贡举挠阁不能定去留寄诗前主司》 唐代·吕渭 撰

独坐贡闱里,愁多芳草生。
仙翁昨日事,应见此时情。

贬谪抒情思乡忧国忧民

8 《至栎阳崇道寺闻严十少府趋侍》 唐代·武元衡 撰

云连万木夕沈沈,草色泉声古院深。
闻说羊车趋盛府,何言琼树在东林。
松筠自古多年契,风月怀贤此夜心。
惆怅送君身未达,不堪摇落听秋砧。

怀古忧国忧民

9 《早夏青龙寺致斋凭眺感物因书十四韵》 唐代·权德舆 撰

晓出文昌宫,憩兹青莲宇。
洁斋奉明祀,凭览伤夐古。
秦为三月火,汉乃一抔土。
诈力自湮沦,霸仪终莽卤。
中南横峻极,积翠泄云雨。
首夏谅清和,芳阴接场圃。
仁祠閟严净,稽首洗灵府。
虚室僧正禅,危梁燕初乳。
通庄走声利,结驷乃旁午。
观化复何如,刳心信为愈。
盛时忽过量,弱质本无取。
静永环中枢,益愧腰下组。
尘劳期抖擞,陟降聊俯偻。
遗韵留壁间,凄然感东武。

爱国忧国忧民

10 《自桐庐如兰溪有寄》 唐代·权德舆 撰

东南江路旧知名,惆怅春深又独行。
新妇山头云半敛,女儿滩上月初明。
风前荡飏双飞蝶,花里间关百啭莺。
满目归心何处说,欹眠搔首不胜情。

忧国忧民同情农民

11 《奉酬礼部阁老转韵离合见赠(时为秘书监)》 唐代·张荐 撰

移居既同里,多幸陪君子。
弘雅重当朝,弓旌早见招。
植根琼林圃,直夜金闺步。
劝深子玉铭,力竞相如赋。
间阔向春闱,日复想光仪。
格言信难继,木石强为词。

忧国忧民妇女生活

12 《秋夜闲居即事寄庐山郑员外、蜀郡符处士》 唐代·杨巨源 撰

忧思繁未整,良辰会无由。
引领迟佳音,星纪屡以周。
蓬阆绝华耀,况乃处穷愁。
坠叶寒拥砌,灯火夜悠悠。
开琴弄清弦,窥月俯澄流。
冉冉鸿雁度,萧萧帷箔秋。
怅怀石门咏,缅慕碧鸡游。
仿佛蒙颜色,崇兰隐芳洲。

女子讽刺忧国忧民

13 《汨罗遇风》 唐代·柳宗元 撰

南来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
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

羁旅抒情忧国忧民抱负

14 《夏夜苦热登西楼》 唐代·柳宗元 撰

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褰衣。
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
火晶燥露滋,野静停风威。
探汤汲阴井,炀灶开重扉。
凭阑久彷徨,流汗不可挥。
莫辩亭毒意,仰诉璿与玑。
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

夏天夜晚抒情忧国忧民

15 《刑部白侍郎谢病长告,改宾客分司,以诗赠别》 唐代·刘禹锡 撰

鼎食华轩到眼前,拂衣高谢岂徒然。
九霄路上辞朝客,四皓丛中作少年。
他日卧龙终得雨,今朝放鹤且冲天。
洛阳旧有衡茆在,亦拟抽身伴地仙。

唐诗三百首秋天登高写景抒情忧国忧民

16 《酬杨八庶子喜韩吴兴与余同迁见赠(依本韵次用)》 唐代·刘禹锡 撰

早遇圣明朝,雁行登九霄。
文轻傅武仲,酒逼盖宽饶。
舍矢同瞻鹄,当筵共赛枭。
琢磨三益重,唱和五音调。
台柏烟常起,池荷香暗飘。
星文辞北极,旗影度东辽。
直道由来黜,浮名岂敢要。
三湘与百越,雨散又云摇。
远守惭侯籍,征还荷诏条。
悴容唯舌在,别恨几魂销。
满眼悲陈事,逢人少旧僚。
烟霞为老伴,蒲柳任先凋。
虎绶悬新印,龙舼理去桡。
断肠天北郡,携手洛阳桥。
幢盖今虽贵,弓旌会见招。
其如草玄客,空宇久寥寥。

忧国忧民

17 《省试观庆云图》 唐代·李行敏 撰

缣素传休祉,丹青状庆云。
非烟凝漠漠,似盖乍纷纷。
尚驻从龙意,全舒捧日文。
光因五色起,影向九霄分。
裂素观嘉瑞,披图贺圣君。
宁同窥汗漫,方此睹氛氲。

唐诗三百首叙事战争忧国忧民

18 《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 唐代·吕温 撰

绿原青垄渐成尘,汲井开园日日新。
四月带花移芍药,不知忧国是何人。

忧国忧民

19 《赠梅处士》 唐代·张籍 撰

早闻声价满京城,头白江湖放旷情。
讲易自传新注义,题诗不著旧官名。
近移马迹山前住,多向牛头寺里行。
天子如今议封禅,应将束帛请先生。

忧国忧民

20 《赠姚合》 唐代·张籍 撰

丹凤城门向晓开,千官相次入朝来。
唯君独走冲尘土,下马桥边报直回。

唐诗三百首秋天登高写景抒情忧国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