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忧国忧民的诗词(340首)

1 《感遇词》 唐代·施肩吾 撰

一种貌如仙,人情要自偏。
罗敷有底好,最得使君怜。

乐府忧国忧民农民生活

2 《山中得刘秀才京书》 唐代·施肩吾 撰

自笑家贫客到疏,满庭烟草不能锄。
今朝谁料三千里,忽得刘京一纸书。

写景忧国忧民

3 《清夜忆仙宫子》 唐代·施肩吾 撰

夜静门深紫洞烟,孤行独坐忆神仙。
三清宫里月如昼,十二宫楼何处眠。

忧国忧民

4 《庄居野行》 唐代·姚合 撰

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
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官家不税商,税农服作苦。
居人尽东西,道路侵垄亩。
采玉上山颠,探珠入水府。
边兵索衣食,此物同泥土。
古来一人耕,三人食犹饥。
如今千万家,无一把锄犁。
我仓常空虚,我田生蒺藜。
上天不雨粟,何由活烝黎。

忧国忧民同情农民

5 《夜宴太仆田卿宅》 唐代·姚合 撰

故人九寺长,邀我此同欢。
永夜开筵静,中年饮酒难。
微风侵烛影,叠漏过林端。
腊后分朝日,天明几刻残。

乐府农民生活忧国忧民

6 《游阳河岸》 唐代·姚合 撰

终日游山困,今朝始傍河。
寻芳愁路尽,逢景畏人多。
鸟语催沽酒,鱼来似听歌。
醉时眠石上,肢体自婆娑。

秋天写景抒情忧国忧民组诗

7 《冬至日祥风应候(一作穆寂诗)》 唐代·蒋防 撰

节逢清景空,气占二仪中。
独喜登高日,先知应候风。
瑞呈光舜化,庆表盛尧聪。
况与承时叶,还将入律同。
微微万井逼,习习九门通。
绕殿炉烟起,殷勤报岁功。

忧国忧民讽刺

8 《读始兴公传》 唐代·张祜 撰

殁世议方存,升平道几论。
诗情光日月,笔力动乾坤。
乱首光雄算,朝纲在典坟。
明时封禅绩,山下见丘门。

长江写景抒情忧国忧民

9 《寄朗州徐员外》 唐代·张祜 撰

江岭昔飘蓬,人间值俊雄。
关西今孔子,城北旧徐公。
清夜游何处,良辰此不同。
伤心几年事,一半在湖中。

羁旅抒情忧国忧民抱负

10 《杭州送萧宝校书》 唐代·朱庆馀 撰

马识青山路,人随白浪船。
别君犹有泪,学道谩经年。

咏怀忧国忧民

11 《河湟》 唐代·杜牧 撰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爱国忧国忧民

12 《凌歊台送韦(一作韩)秀才》 唐代·许浑 撰

云起高台日未沉,数村残照半岩阴,野蚕成茧桑柘尽,溪鸟引雏蒲稗深。
帆势依依投极浦,钟声杳杳隔前林。
故山迢递故人去,一夜月明千里心。

乐府写人离别感伤故事忧国忧民

13 《陈后宫》 唐代·李商隐 撰

茂苑城如画,阊门瓦欲流。
还依水光殿,更起月华楼。
侵夜鸾开镜,迎冬雉献裘。
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

忧国忧民宫廷

14 《杜工部蜀中离席》 唐代·李商隐 撰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宴会离别忧国忧民

15 《和友人戏赠二首(一作和令狐八戏题)》 唐代·李商隐 撰

东望花楼曾不同,西来双燕信休通。
仙人掌冷三霄露,玉女窗虚五夜风。
翠袖自随回雪转,烛房寻类外庭空。
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鱼锁桂丛。
迢递青门有几关,柳梢楼角见南山。
明珠可贯须为佩,白璧堪裁且作环。
子夜休歌团扇掩,新正未破剪刀闲。
猿啼鹤怨终年事,未抵熏炉一夕间。

乐府忧国忧民农民生活

16 《夜出西溪》 唐代·李商隐 撰

东府忧春尽,西溪许日曛。
月澄新涨水,星见欲销云。
柳好休伤别,松高莫出群。
军书虽倚马,犹未当能文。

唐诗三百首思念友人忧国忧民

17 《得子侄书》 唐代·喻凫 撰

远书来阮巷,阙下见江东。
不得经史力,枉抛耕稼功。
雁天霞脚雨,渔夜苇条风。
无复琴杯兴,开怀向尔同。

忧国忧民

18 《长门怨》 唐代·刘得仁 撰

争得一人闻此怨,长门深夜有妍姝。
早知雨露翻相误,只插荆钗嫁匹夫。

寒食节忧国忧民写景

19 《送裴延翰下第归觐滁州》 唐代·赵嘏 撰

失意何曾恨解携,问安归去秣陵西。
郡斜杨柳春风岸,山映楼台明月溪。
江上诗书悬素业,日边门户倚丹梯。
一枝攀折回头是,莫向清秋惜马蹄。

忧国忧民同情农民

20 《留题兴唐寺》 唐代·赵嘏 撰

满水楼台满寺山,七年今日共跻攀。
月高对菊问行客,去折芳枝早晚还。

忧国忧民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