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乡的诗词(862首)

1 《江上阻风》 清代·宋琬 撰

睡起无聊倚舵楼,瞿塘西望路悠悠。
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

长江仕途思乡

2 《咏湖中雁》 南北朝·沈约 撰

白水满春塘,旅雁每迥翔。
唼流牵弱藻,敛翮带馀霜。
群浮动轻浪,单泛逐孤光。
悬飞竟不下,乱起未成行。
刷羽同摇漾,一举还故乡。

咏物写鸟思乡

3 《玉台新咏序》 南北朝·徐陵 撰

夫凌云概日,由余之所未窥;千门万户,张衡之所曾赋。
周王璧台之上,汉帝金屋之中,玉树以珊瑚为枝,珠帘以玳瑁为匣。
其中有丽人焉。
其人也:五陵豪族,充选掖庭;四姓良家,驰名永巷。
亦有颖川新市、河间观津,本号娇娥,曾名巧笑。
楚王宫里,无不推其细腰;卫国佳人,俱言讶其纤手。
阅诗敦礼,岂东邻之自媒;婉约风流,异西施之被教。
弟兄协律,生小学歌;少长河阳,由来能舞。
琵琶新曲,无待石崇;箜篌杂引,非关曹植。
传鼓瑟于杨家,得吹箫于秦女。
至若宠闻长乐,陈后知而不平;画出天仙,阏氏览而遥妒。
至若东邻巧笑,来侍寝于更衣;西子微颦,得横陈于甲帐。
陪游馺娑,骋纤腰于结风;长乐鸳鸯,奏新声于度曲。
妆鸣蝉之薄鬓,照堕马之垂鬟。
反插金钿,横抽宝树。
南都石黛,最发双蛾;北地燕脂,偏开两靥。
亦有岭上仙童,分丸魏帝;腰中宝风,授历轩辕。
金星将婺女争华,麝月与嫦娥竞爽。
惊鸾冶袖,时飘韩掾之香;飞燕长裾,宜结陈王之佩。
虽非图画,入甘泉而不分;言异神仙,戏阳台而无别。
真可谓倾国倾城,无对无双者也。
加以天时开朗,逸思雕华,妙解文章,尤工诗赋。
琉璃砚匣,终日随身;翡翠笔床,无时离手。
清文满箧,非惟芍药之花;新制连篇,宁止蒲萄之树。
九日登高,时有缘情之作;万年公主,非无累德之辞。
其佳丽也如彼,其才情也如此。
既而椒宫宛转,柘馆阴岑,绛鹤晨严,铜蠡昼静。
三星未夕,不事怀衾;五日尤赊,谁能理曲。
优游少托,寂寞多闲。
厌长乐之疏钟,劳中宫之缓箭。
纤腰无力,怯南阳之捣衣;生长深宫,笑扶风之织锦。
虽复投壶玉女,为观尽于百骁;争博齐姬,心赏穷于六箸。
无怡神于暇景,惟属意于新诗。
庶得代彼皋苏,微蠲愁疾。
但往世名篇,当今巧制,分诸麟阁,散在鸿都。
不藉篇章,无由披览。
于是燃指瞑写,弄笔晨书,撰录艳歌,凡为十卷。
曾无忝于雅颂,亦靡滥于风人,泾渭之间,如斯而已。
于是丽以金箱,装之宝轴。
三台妙迹,龙伸蠼屈之书;五色花笺,河北胶东之纸。
高楼红粉,仍定鱼鲁之文;辟恶生香,聊防羽陵之蠹。
灵飞太甲,高擅玉函;鸿烈仙方,长推丹枕。
至如青牛帐里,馀曲既终;朱鸟窗前,新妆已竟。
放当开兹缥帙,散此绦绳,永对玩于书帷,长循环于纤手。
岂如邓学春秋,儒者之功难习;窦专黄老,金丹之术不成。
因胜西蜀豪家,托情穷于鲁殿;东储甲观,流咏止于洞箫。
娈彼诸嫉,聊同弃日,猗欤彤管,无或讥焉。

咏物写鸟思乡

4 《昭君辞》 南北朝·沈约 撰

汉宫美女多如云,中有一人字昭君。
天生倾国倾城色,玉质孤高卓不群。
来至掖庭已有年,愁听宫漏独成眠。
可怜绝色等闲弃,汉帝不分媸与妍。
非是君王不好色,佳人如织绕其侧。
颠鸾倒凤夕连朝,遍识群芳犹未得。
思幸佳人无孑遗,九重选美事颇奇。
不劳龙目亲遴选,分辩媸妍赖画师。
高低美丑瘦和肥,全仗画师笔一挥。
古有按图寻骏马,今皇凭画幸嫔妃。
粉黛欲蒙君眷顾,千金竟把画工赂。
钱有几多艳几多,无钱休得君恩遇。
群娥每每沐皇风,独有昭君际遇穷。
自恃无双才与色,讵肯摧眉赂画工!
朔方正月雪澌澌,单于策马至京西。
因闻汉阙多佳丽,欲索一人娶作妻。
汉帝闻言忙颔首,和亲政策由来久。
只求边塞暂安宁,愿向单于献佳偶。
诏传呈上美人图,御笔按图点丽姝。
宫中美色真难舍,乃选庸姿嫁北胡。
钦点宫娥上殿堂,昭君为字名王嫱。
红袖翩跹迤逦至,至时四壁顿生光。
纤步凌波行若止,清香袅袅风吹蕊。
骨似琼瑶肌似冰,明眸转盼如秋水。
芳华盖世满堂惊,汉帝茫然叹失声。
画上庸姿乃绝色,其间究竟是何情?
君言既出难更改,忍送红颜归翰海。
暗将昭君比众妃,三千佳丽无光彩。
含颦忍泪别君王,贱妾从今辞故乡。
不用满朝贤将相,蛾眉为国靖边疆。
妾今远嫁万千里,胜在深宫寂寞死。
宫中尚有如花人,不赂画工命似纸。
愿君莫惜妾微身,应惜忠心体国臣。
但得贤才良将在,守边何必用佳人!
更怜豪杰没尘埃,辜负平生万丈才。
岂能屈节事权贵?慷慨高歌归去来!
绝色常遭妖女妒,贤才每被奸人误。
栖身异域本寻常,多少英雄悲失路!
铁马戎装出塞去,莫愁身似风中絮。
既然此地不留人,他乡自有留人处!
朔漠茫茫走石沙,随身唯有一琵琶。
此去诚知难复返,天涯何处不为家!
黄雾涨天雪晦冥,黑云拂地风膻腥。
高原万里草皆白,大漠千年冢独青。
无端叙写昭君辞,红粉飘零实可悲。
千古英雄同一叹,伤怀岂止为蛾眉!

咏史怀古纪行写人思乡

5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 南北朝·庾信 撰

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
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
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边塞羁旅思乡

6 《金陵后观棋绝句六首·选一》 清代·钱谦益 撰

寂寞枯枰响泬寥,秦淮秋老咽寒潮。
白头灯影凉宵里,一局残棋见六朝。

爱国思乡

7 《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宋代·王庭筠 撰

衰柳疏疏苔满地。
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
南去北来人老矣。
短亭依旧残阳里。
紫蟹黄柑真解事。
似倩西风、劝我归欤未。
王粲登临寥落际。
雁飞不断天连水。

写景抒情羁旅思乡

8 《鹧鸪天·元宵后独酌》 明代·杨慎 撰

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
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翦翦风。
鱼雁杳,水云重,异乡节序恨匆匆。
当歌幸有金陵子,翠斝清尊莫放空。

婉约元宵节饮酒思乡

9 《清明呈馆中诸公》 元代·高启 撰

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卞侯墓下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清明节思乡

10 《寒食寄郑起侍郎》 宋代·杨徽之 撰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寒食节写景思乡

11 《壬辰寒食》 宋代·王安石 撰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寒食节感伤思乡

12 《九日感赋》 清代·秋瑾 撰

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
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
良时佳节成辜负,旧日欢场半是苔。

重阳节怀念思乡

13 《折桂令·九日》 元代·张可久 撰

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重阳节登高写景游子思乡

14 《九日登清水营城》 明代·齐之鸾 撰

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
鬓发已甘尘路白,菊花犹送塞垣黄。
中丞疏有回天力,太宰功兼蹜地方。
云外好呼南去雁,系书先为报江乡。

重阳节思乡

15 《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明代·石茂华 撰

朔风万里入衣多,嘹呖寒空一雁过。
鱼泽滩头嘶猎马,省嵬城畔看黄河。
香醪欲醉茱萸节,壮志还为出塞歌。
骋望因高云外尽,乡关回首愧烟萝。

重阳节登高抒怀壮志思乡

16 《立春日感怀》 明代·于谦 撰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

爱国思乡

17 《送僧南归》 宋代·简长 撰

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
吴山全接汉,江树半藏云。
振锡林烟断,添瓶涧月分。
重栖上方定,孤狖雪中闻。

离别思乡

18 《送贾讷倅眉》 宋代·苏轼 撰

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
父老得书知我在,小轩临水为君开。
试看一一龙蛇活,更听萧萧风雨哀。
便与甘棠同不剪,苍髯白甲待归来。

送别思乡

19 《水调歌头·送王修甫东还》 元代·王恽 撰

樊川吾所爱,老我莫能俦。
二年鞍马淇上,来往更风流。
梦里池塘春草,却被鸣禽呼觉,柳暗水边楼。
浩荡故园思,汶水日悠悠。
洛阳花,梁苑月,苦迟留。
半生许与词伯,不负壮年游。
我亦布衣游子,久欲观光齐鲁,羁绁在鹰韛、早晚西湖上,同醉木兰舟。

送别羁旅思乡

20 《绝句二首·其二》 唐代·杜甫 撰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写景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