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活的诗词(936首)

1 《新嫁娘词》 唐代·王建 撰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唐诗三百首女子新婚生活

2 《感遇十二首·其四》 唐代·张九龄 撰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唐诗三百首写鸟寓人抒怀生活哲理

3 《感遇十二首·其一》 唐代·张九龄 撰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唐诗三百首植物抒志生活哲理

4 《长干行·其一》 唐代·李白 撰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猿声 一作:鸣)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唐诗三百首妇女生活怀远

5 《归园田居·其一》 魏晋·陶渊明 撰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误落 一作:误入)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颠 通 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古诗三百首田园生活

6 《归园田居·其三》 魏晋·陶渊明 撰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古诗三百首初中古诗田园生活

7 《饮酒·其五》 魏晋·陶渊明 撰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古诗三百首初中古诗高中古诗闲适生活理想哲理

8 《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 宋代·王禹偁 撰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古诗三百首咏物生活

9 《陶者》 宋代·梅尧臣 撰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古诗三百首农民生活

10 《纳凉》 宋代·秦观 撰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古诗三百首夏天生活写景

11 《樵夫》 宋代·萧德藻 撰

一担乾柴古渡头,盘缠一日颇优游。
归来涧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谋。

古诗三百首写人生活

12 《题临安邸》 宋代·林升 撰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古诗三百首写景地名讽刺生活

13 《乡村四月》 宋代·翁卷 撰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古诗三百首小学古诗乡村劳动生活

14 《月儿弯弯照九州》 宋代·佚名 撰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几个飘零在外头?

古诗三百首感叹生活

15 《船板床》 明代·李梦阳 撰

船板胡在兹,而我寝其上。
情知非江湖,梦寐亦风浪。

古诗三百首生活抒怀

16 《渔家·卖得鲜鱼二百钱》 清代·郑燮 撰

卖得鲜鱼二百钱,籴粮炊饭放归船。
拔来湿苇烧难着,晒在垂杨古岸边。

古诗三百首渔人生活

17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宋代·苏轼 撰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
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缲 通:缫)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宋词三百首初中古诗乡村生活风俗

18 《蓦山溪·自述》 宋代·宋自逊 撰

壶山居士,未老心先懒。
爱学道人家,办竹几、蒲团茗碗。
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
客来便请,随分家常饭。
若肯小留连,更薄酒,三杯两盏,吟诗度曲,风月任招呼。
身外事,不关心,自有天公管。

宋词三百首隐逸生活自述

19 《桃花源记》 魏晋·陶渊明 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间隔 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初中文言文古文观止生活理想

20 《大道之行也》 先秦·佚名 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矜 同:鳏)

初中文言文理想生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