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声名的诗词(120首)

1 《和李蓝溪梅花韵》 宋代·黄庚

觅句逋仙琢肺肝,声名千古冠吟坛。
一诗香尽西湖水,白雪阳春和者难。

2 《和郑梅深》 宋代·黄庚

江湖新识面,恰似旧相知。
腹贮三余学,才工十咏诗。
声名艺太史,家世郑当时。
客路携琴去,终须遇子期。

3 《上李承旨学士》 宋代·黄庚

表表声名动缙绅,金銮奏事旧词臣。
胸中千古渊源学,天下十分端正人。
犹记演纶依日月,行看听履上星辰。
枝南枝北云山异,何日抠衣拜后尘。

4 《史药房寿兴东坡同日》 宋代·陆文圭

日月同生岂偶然,声名不减雪堂仙。
岷岷西去八千里,苏史相望二百年。
赤壁旧春如昨否,李生新曲至今傅。
祝生寿比南飞鹤,共结梅花岁岁缘。

5 《送刘中斋孙归三衢》 宋代·陆文圭

百花头上和闰手,乃祖声名似孝先。
太息北朝开府老,真成故里烂柯仙。
庆流家嗣承先泽,学到孙枝又一傅。
野叟临岐无别语,勒修世业复青氈。

6 《王大卿挽词三首》 宋代·释宝昙

白璧连城重,黄金百炼刚。
固应须润色,肯为世低昂。
议论倾馀子,声名彻上方。
冯唐元未老,归计已苞桑。

7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宋代·释崇岳

大人具大见,大智得大用。
一举定千差,百发而百中。
密赞中兴业,了无毫末共。
福如沧海寿如山,赫赫声名继前踵。

8 《偈颂八十七首》 宋代·释慧开

灵山大法王,末运希所遇。
声名遍天下,乾坤恣独步。
草鞋挂龙休,三宣浑不顾。
凌灭曹源生,训徒参活句。
宗门个样师,熟不生恋慕。
天庭重降勅黄来,凌霄峰顶施甘露。

9 《静处》 宋代·释文珦

常於静处著閒身,别是清虚冷淡人。
禅里断除千种法,吟中消受一生贫。
声名岂必存编简,林壑从来有隐沦。
云月溪山无限景,对余一一意皆真。

10 《静处》 宋代·释文珦

常於静处着閒身,别是清虚冷澹人。
禅里断除千种法,吟中消受一生贫。
声名岂必存编简,林壑从来有隐沦。
云中溪山无限景,对余一一意皆真。

11 《寄帅初》 宋代·舒岳祥

西家女儿长日愁,白头鼻息撼林丘。
老去声名惜鸡肋,世间富贵烂羊头。
青山白鹭水天远,绿叶黄鹂风日柔。
欲往榆林忘南北,几回吹笛上高楼。

12 《次正仲别后见寄韵》 宋代·舒岳祥

同听精舍对床雨,忆著西湖一舸天。
何必钱神能使鬼,只须酒圣与逃禅。
作文自昔少称意,种学何时大有年。
冻饿一生只百岁,声名须在后来传。

13 《次韵和丹阳裴如晦学士寄示与蔡子直陈述古唱》 宋代·苏颂

登瀛忝继唐词客,补郡仍陪汉望郎。
政事将何攀邵杜,声名空贵蹑王杨。

14 《次韵刁景纯学士将至郡见寄》 宋代·苏颂

偃伏声名三十年,当时伦辈有谁前。
曾随贡籍逢标鉴,更向词林接俊躔。
上馆久违牵梦寐,归舟将至想神仙。
襟怀旷达应如旧,迟对清尊一问焉。

15 《次韵李希荀寄念七侄庄并用前韵和十七侄彀送》 宋代·苏颂

里閈相从秋复春,矜怜几类党频频。
摛词已识言浮物,学艺兼知义入神。
纵使声名高世俗,直须慈惠及生人。
吾家自有青毡在,岂羡林宗垫角巾。

16 《和胡完夫侍郎再次前韵见寄》 宋代·苏颂

荷橐相从两掖西,清尘自不间污泥。
恩颁玉醴同沾醉,坐簇宫花任折携。
幸接剧曹联四选,曾观大笔赋三题。
因吟将相门生咏,牛白声名便欲齐。

17 《侍读给事王公挽辞三首》 宋代·苏颂

经幄咨嗟旧学臣,诔章追册两优恩。
平时宠禄由稽古,不朽声名在立言。
驷马嘶鸣还故国,素车奔走送高原。
诸儒师表今亡矣,惟有清风愯后昆。

18 《送明守黄子由尚书赴召》 宋代·孙应时

灯火笙歌别海壖,诏书归觐九重天。
已将清净安齐国,不使声名减颍川。
题品人才看赞赞,夫持皇极在平平。
文星旧与文昌亚,今贯三台更炳然。

19 《挽南康冷知军》 宋代·孙应时

礼乐三千字,声名五十秋。
士元才展骥,李广不封侯。
香火犹强健,笙歌足燕休。
如何早仙去,寒日惨山丘。

20 《挽吴给事芾》 宋代·孙应时

人物中兴后,猗公一世雄。
虹蜺辉霁景,山岳镇颓风。
用舍关轻重,声名擅始终。
堂堂今日尽,海宇尽哀恫。

* 关于声名的诗词 描写声名的诗词 带有声名的诗词 包含声名的古诗词(12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