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畏的诗词(120首)

1 《登飞来峰》 宋代·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初中

2 《答谢谘议》 南北朝·谢灵运

古人善身。
实畏斯名。
缘督何贵。
卷耀藏馨。
九言之赠。
实由未冥。
片音或重。
玙璠可轻。

3 《次韵子瞻闻不赴商幕三首》 宋代·苏辙

怪我辞官免入商,才疏深畏忝周行。
学从社稷非源本,近读诗书识短长。
东舍久居如旧宅,春蔬新种似吾乡。
闭门已学龟头缩,避谤仍兼雉尾藏。

4 《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 宋代·苏洵

台省留身凡几岁,江湖得郡喜今行。
卧听晓鼓朝眠稳,行入淮流乡味生。
细雨满村莼菜长,高风吹旆彩船狞。
到家应有壶觞劳,倚赖比邻不畏卿

5 《独漉篇》 明代·何景明

独漉独漉,驱车折轴。
不畏折轴,但畏车覆。
芃芃者莸,生彼中衢。
虽有兰蕙,当门则锄。
同行窃金,相顾道左。
我实不知,彼则畏我。
食荼知苦,食梅知酸。
狐裘之敝,可以御寒。
有虎斑斑,伏于林下。
我欲射虎,愧无劲弩。
肃彼北风,渡彼中流。
岂不怀忧,与子同舟。

6 《自警诗》 唐代·张齐贤

慎言浑不畏,忍事又何妨。
国法须遵守,人非莫举扬。
无私仍克己,直道更和光。
此个如端的,天应降吉祥。

7 《题苕溪渔隐图》 宋代·胡仔

溪边短短长长柳,波上来来去去船。
鸥鸟近人浑不畏,一双飞下镜中天。

8 《陈仲仁止止堂》 宋代·朱松

以我有限景,逐彼无涯知。
失足践畏途,投身试危机。
舟车日奔覆,定无丘与夷。
万古践此辙,嗟我与谁归。
仲仁古静者,怀璧照褐衣。
名途尝一戏,回首羞前非。
心如得坎水,不受狂风吹。
功名忧不免,当复定所之。
请观本无作,今复止者谁。
筑堂市门侧,著书园不窥。
蓬藋深一丈,图书周四围。
时有好事人,载酒问所疑。
攫金奋敏手,倚市夸妍姿。
回光时自照,何者非吾师。

9 《送刘改这二首》 宋代·王居安

刘子堂堂七尺躯,高谈世事奋髯须。
观渠论到前贤处,据我看来近世无。
出语令人惊辟易,处穷无鬼敢揶揄。
徜徉闹市浑无畏,要是人间烈丈夫。

10 《次韵丁簿杂兴》 宋代·汪晫

祥凤鸣高梧,{左斤右鸟}鷃伏短篱。
人行谨所趋,畏途或平逵。
如饮钵中水,冷暖能自知。
我愿歌考槃,侯遇亦未迟。

11 《呈李书史四首》 宋代·王梦应

林塘万绿压沈沈,云满吟窝足靓深。
几朵青山成畏友,一窗白日照初心。

12 《睢阳五老会诗》 唐代·王涣

分曹归政养耆年,李下何由更正冠。
贤相赋诗同啸傲,圣君优诏去盘桓。
庞眉老叟俱称寿,凌雪乔松岂畏寒。
屈指五人齐五福,乡人须作二疏看。

13 《婆罗门引 保德西楼作》 元代·李晏

汗融畏日,岂知高处有风清。
倚阑襟袖凉生。
坐看崩云脱壤,不碍乱峰青。
待目穷千里,却怕伤情。
河分古城。
听裂岸、怒涛惊。
好是烽沈幽障,鼓卧边亭。
西楼老子,更无用,胸中十万兵。
酒到处、莫放杯停。

14 《酒泉子 龙潭暮云(在县西通越门外三里?》 元代·吴镇

旱则祈於此,风涛可畏)。
三塔龙潭,古龙祠下千年迹,几番残*喜犹存。
静胜独归僧。
阴森一径松阴直。
楼阁层层耀金碧。
祈丰祷旱最通灵。
祠下暮云生。

15 《江行俳体十二首》 明代·钟惺

五载前曾说此游,问程结伴几春秋。
艰难水陆千余里,大小关梁六易舟。
畏路刺船频裸体,乘流开柁缓梳头。
顺风一日行三日,莫待依滩怨石尤。

16 《再哭樊氏》 清代·阎尔梅

君妇持家政,于归尔在前。
蕙兰题姓氏,荆布择姻缘。
正色常忠谏,平心每善全。
嗟乎真畏友,一夕径飘然。

17 《南归诗十八首》 明代·李流芳

我年未四十,已怀退隐图。
俯仰又十年,何为尚踌躇。
经过怯往迹,魂魄识畏途。
去来廿年间,道里三万余。
车装敝屡更,何况此微躯。
所以不自决,岂徒为饥驱。
富贵亦复佳,岁月待我乎。
婚嫁幸已毕,余口亦易糊。
故山皋亭下,桃李满村墟。
深坞秀泉石,近筑静者庐。
新梢想出篱,疏泉行绕渠。
双髽指天目,一勺见西湖。
言之病已苏,况当长久居。
息黥补吾劓,造物岂区区。

18 《建阳道中夜行口号》 明代·王世懋

悔将名姓挂词场,老去传经意转忙。
岁事惯从行色尽,宵征偏觉畏途长。
春前响急知溪畔,雨外灯微识建阳。
潦倒若为持自解,武夷山好荔枝香。

19 《自叙》 宋代·蔡槃

江湖间步几经年,穷似襄阳孟浩然。
折简为求僧舍茗,典衣因欠酒家钱。
真情尽向诗中见,归梦常于枕上圆。
世路风波深可畏,结茅何日遂归田。

20 《隆兴书堂自警三十五首》 宋代·陈淳

人心甚可畏,动炽如奔霆。
虽以刀锯降,不能为之宁。

* 关于畏的诗词 描写畏的诗词 带有畏的诗词 包含畏的古诗词(12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