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万世的诗词(120首)

1 《郊庙歌辞·周宗庙乐舞辞·观成舞》 唐代·佚名

穆穆王国,奕奕神功。
毖祀载展,明德有融。
彝樽斯满,簠簋斯丰。
纷絺旄羽,锵洋磬钟。
或升或降,克和克同。
孔惠之礼,必肃之容。
锡以纯嘏,祚其允恭。
神保是飨,万世无穷。

秋天写景抒情忧国忧民组诗

2 《临路歌》 唐代·李白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壮志未酬眷恋惋惜

3 《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 宋代·辛弃疾

悠悠万世功,矻矻当年苦。
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
红日又西沈,白浪长东去。
不是望金山,我自思量禹。

吊古伤今爱国抱负

4 《江间作四首·其三》 宋代·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咏史怀古写景抒怀

5 《饮马长城窟行》 隋代·杨广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岩驿马上,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豪放

6 《治安疏》 明代·海瑞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臣工尽言,而君道斯称矣。
昔之务为容悦,阿谀曲从,致使灾祸隔绝、主上不闻者,无足言矣。
过为计者则又曰:“君子危明主,忧治世。
”夫世则治矣,以不治忧之;主则明矣,以不明危之:无乃使之反求眩瞀,莫知趋舍矣乎!非通论也。
臣受国厚恩矣,请执有犯无隐之义,美曰美,不一毫虚美;过曰过,不一毫讳过。
不为悦谀,不暇过计,谨披沥肝胆为陛下言之。
汉贾谊陈政事于文帝曰:“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
”夫文帝,汉贤君也,贾谊非苛责备也。
文帝性颇仁柔,慈恕恭俭,虽有爱民之美,优游退逊、尚多怠废之政。
不究其弊所不免,概以安且治当之,愚也。
不究其才所不能,概以政之安且治颂之,谀也。
陛下自视,于汉文帝何如?陛下天资英断,睿识绝人,可为尧、舜,可为禹、汤、文、武,下之如汉宣之厉精,光武之大度,唐太宗之英武无敌,宪宗之志平僭乱,宋仁宗之仁恕,举一节可取者,陛下优为之。
即位初年,铲除积弊,焕然与天下更始。
举其大概:箴敬一以养心,定冠履以定分,除圣贤土木之象,夺宦官内外之权,元世祖毁不与祀,祀孔子推及所生。
天下忻忻,以大有作为仰之。
识者谓辅相得人,太平指日可期,非虚语也,高汉文帝远甚。
然文帝能充其仁恕之性,节用爱人,吕祖谦称其能尽人之才力,诚是也。
一时天下虽未可尽以治安予之,然贯朽粟陈,民物康阜,三代后称贤君焉。
陛下则锐精未久,妄念牵之而去矣。
反刚明而错用之,谓长生可得,而一意玄修。
富有四海不曰民之脂膏在是也,而侈兴土木。
二十余年不视朝,纲纪驰矣。
数行推广事例,名爵滥矣。
二王不相见,人以为薄于父子。
以猜疑诽谤戮辱臣下,人以为薄于君臣。
乐西苑而不返宫,人以为薄于夫妇。
天下吏贪将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时,盗贼滋炽。
自陛下登极初年亦有这,而未甚也。
今赋役增常,万方则效。
陛下破产礼佛日甚,室如县罄,十余年来极矣。
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迩者,严嵩罢相,世蕃极刑,差快人意一时称清时焉。
然严嵩罢相之后,犹之严嵩未相之先而已,非大清明世界也。
不及汉文帝远甚。
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内外臣工之所知也。
知之,不可谓愚。
《诗》去:“衰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今日所赖以弼棐匡救,格非而归之正,诸臣责也。
夫圣人岂绝无过举哉?古者设官,亮采惠畴足矣,不必责之以谏。
保氏掌谏王恶,不必设也。
木绳金砺,圣贤不必言之也,乃修斋建醮,相率进香,天桃天药,相率表贺。
建兴宫室,工部极力经营;取香觅宝,户部差求四出。
陛下误举,诸臣误顺,无一人为陛下正言焉。
都俞吁咈之风,陈善闭邪之义,邈无闻矣;谀之甚也。
然愧心馁气,退有后言,以从陛下;昧没本心,以歌颂陛下,欺君之罪何如?夫天下者,陛下之家也,人未有不顾其家者。
内外臣工有官守、有言责,皆所以奠陛下之家而磐石之也。
一意玄修,是陛下心之惑也。
过于苛断,是陛下情之伪也。
而谓陛下不顾其家,人情乎?诸臣顾身家以保一官,多以欺败,以赃败,不事事败,有不足以当陛下之心者。
其不然者,君心臣心偶不相值也,遂谓陛下为贱薄臣工。
诸臣正心之学微,所言或不免己私,或失详审,诚如胡寅扰乱政事之说,有不足以当陛下之心者。
其不然者,君意臣意偶不相值也,遂谓陛下为是己拒谏。
执陛下一二事不当之形迹,亿陛下千百事之尽然,陷陛下误终不复,诸臣欺君之罪大矣。
《记》曰:“上人疑则百姓惑,下难知则君长劳。
”今日之谓也。
为身家心与惧心合,臣职不明,臣以一二事形迹既为诸臣解之矣。
求长生心与惑心合,有辞于臣,君道不正,臣请再为陛下开之。
陛下之误多矣,大端在修醮。
修醮所以求长生也。
自古圣贤止说修身立命,止说顺受其正。
盖天地赋予于人而为性命者,此尽之矣。
尧、舜、禹、汤、文、武之君,圣之盛也,未能久世不终。
下之,亦未见方外士自汉、唐、宋存至今日。
使陛下得以访其术者陶仲文,陛下以师呼之,仲文则既死矣。
仲文尚不能长生,而陛下独何求之?至谓天赐仙桃药丸,怪妄尤甚。
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因则其文以画八卦。
禹治水时,神龟负文而列其背,因而第之,以成必畴。
河图洛书实有此瑞物,以泄万古不传之秘。
天不爱道而显之圣人,借圣人以开示天下,犹之日月星辰之布列,而历数成焉,非虚妄也。
宋真宗获天书于乾佑山,孙奭谏曰:“天何言哉?岂有书也?”桃必采而后得,药由人工捣以成者也。
兹无因而至,桃药是有足而行耶?天赐之者,有手执而付之耶?陛下玄修多年矣,一无所得。
至今日,左右奸人逆陛下玄修妄念,区区桃药之长生,理之所无,而玄修之无益可知矣。
陛下又将谓悬刑赏以督率臣下,分理有人,天下无不可治,而玄修无害矣乎?夫人幼而学,既无致君泽民异事之学,壮而行,亦无致君泽民殊用之心。
《太甲》曰:“有言逆于汝志,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
”言顺者之未必为道也。
即近事观:严嵩有一不顺陛下者乎?昔为贪窃,今为逆本。
梁材守道守官,陛下以为逆者也,历任有声,官户部者以有守称之。
虽近日严嵩抄没、百官有惕心焉,无用于积贿求迁,稍自洗涤。
然严嵩罢相之后,犹严嵩未相之前而已。
诸臣宁为严嵩之顺,不为梁材之执。
今甚者贪求,未甚者挨日。
见称于人者,亦廊庙山林交战热中,鹘突依违,苟举故事。
洁己格物,任天下重,使社稷灵长终必赖之者,未见其人焉。
得非有所牵制其心,未能纯然精白使然乎?陛下欲诸臣惟予行而莫违也,而责之以效忠;付之以翼为明听也,又欲其顺乎玄修土木之娱:是股肱耳目不为腹心卫也,而自为视听持行之用。
有臣如仪、衍焉,可以成“得志与民由之”之业,无是理也。
陛下诚知玄修无益,臣之改行,民之效尤,天下之安与不安、治与不治由之,幡然悟悔,日视正朝,与宰辅、九卿、侍从、言官讲求天下利害,洗数十年君道之误,置其身于尧、舜、禹、汤、文、武之上,使其臣亦得洗数十年阿君之耻,置其身于皋陶、伊、傅之列,相为后先,明良喜起,都俞吁咈。
内之宦官宫妾,外之光禄寺厨役,锦衣卫恩荫,诸衙门带俸,举凡无事而官者亦多矣。
上之内仓内库,下之户、工部,光禄寺诸厂,段绢、粮料、珠定、器用、木材诸物,多而积于无用,用之非所宜用,亦多矣。
诸臣必有为陛下言者。
诸臣言之,陛下行之,此则在陛下一节省间而已。
京师之一金,田野之百金也。
一节省而国有余用,民有盖藏,不知其几也。
而陛下何不为之?官有职掌,先年职守之正、职守之全而未行之。
今日职守之废、职守之苟且因循,不认真、不尽法而自以为是。
敦本行以端士习,止上纳以清仕途,久任吏将以责成功,练选军士以免召募,驱缁黄游食以归四民,责府州县兼举富教使成礼俗,复屯盐本色以裕边储,均田赋丁差以苏困敝,举天下官之侵渔,将之怯懦,吏之为奸,刑之无少姑息焉。
必世之仁,博厚高明悠远之业,诸臣必有陛下言者。
诸臣言之,陛下行之,此则在陛下一振作间而已。
一振作而诸废具举,百弊铲绝,唐、虞三代之治粲然复兴矣,而陛下何不行之?节省之,振作之,又非有所劳于陛下也。
九卿总其纲,百职分其任,抚按科道纠举肃清之于其间,陛下持大纲、稽治要而责成焉。
劳于求贤,逸于任用如天运于上,而四时六气各得其序,恭己无为之道也。
天地万物为一体,固有之性也。
民物熙洽,熏为太和,而陛下性分中自有真乐矣。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与天地参。
道与天通,命由我立,而陛下性分中自有真寿矣。
此理之所有者,可旋至而立有效者也。
若夫服食不终之药,遥望轻举,理之所无者也。
理之所无,而切切然散爵禄,竦精神,玄修求之,悬思凿想,系风捕影,终其身如斯而已矣,求之其可得乎?夫君道不正,臣职不明,此天下第一事也。
于此不言,更复何言?大臣持禄而外为谀,小臣畏罪而面为顺,陛下有不得知而改之行之者,臣每恨焉。
是以昧死竭忠,惓惓为陛下言之。
一反情易向之间,而天下之治与不治,民物之安与不安决焉,伏惟陛下留神,宗社幸甚,天下幸甚。
臣不胜战栗恐惧之至,为此具本亲赍,谨具奏闻。

奏疏

7 《十月旦读子美北风吹瘴疠羸老思散策之句初寮》 宋代·朱翌

子房悯浊世,意欲一洗为。
五日老人约,何乃数后期。
功成去学仙,辟谷从清羸。
岂不知自苦,反覆加深维。
志士极钻仰,坚高今益弥。
是为万世法,何止帝者师。
宁知取履时,几欲真殴之。

8 《效阮公诗》 南北朝·江淹

若木出海外,本自丹水阴。
群帝共上下,鸾鸟相追寻。
千龄犹旦夕,万世更浮沉。
岂与异乡士,瑜瑕论浅深。

9 《寓兴七首》 宋代·魏野

伯夷非好饿,展禽非好黜。
圣人不私己,动为万世则。
夷齐苟就禄,贼乱何由窒。
展禽苟便去,何人肯佐国。
其迹则有殊,其道万为一。

10 《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 清代·曾国藩

钟山祠庙岿然存,凭吊湖湘烈士魂。
马革裹尸男子志,鸾刀祭膟圣明恩。
弓旌夜动神依户,萧鼓春祈福满门。
万世游人应指点,血殷篙眼古时痕。

11 《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隋代·佚名

卜岁之初,我迎春祗。
孰克侑乡,日古宓戏。
于皇宓戏,万世之德。
再拜稽首,敢爱斯壁。

12 《皇雅十首·《宪古》 宋代·尹洙

帝告庶邦,式是典彜。
元侯顯父,戚臣宗支。
正乃封圻,予一人是毗。
凡曰附城,罔尔俾之。
畜兵厚赋,靡尔得私。
毋凶而国,作福作威。
天子有命,畴敢不祗。
子孙承承,唯万世规。

13 《庆余思永冠》 宋代·游九言

圣经陈冠义,万世示章程。
是礼最为重,无丧始许何。
三加仪特备,四行责非轻。
此意知谁会,寥寥千古情。

14 《和汉东先生韵六首》 宋代·张埴

行行采芝复采芝,相期万世同一时。
可怜群动相啖食,利害悱然争朵颐。

15 《咏怀》 近代·罗学瓒

龙蛇争大地,豹虎满环瀛。

蹂躏无余隙,巢空草木惊。
安得异人起,拔剑斩妖氛。
倾洋涤宇宙,重建此乾坤。
一同登乐园,万世庆升平!

16 《读君谟黼扆箴》 宋代·黄庶

常读贾谊书,爱其极理乱。
言入笔未乾,绛灌舌如鑽。
文帝不肯为,万世为扼腕。
汉道竟龌龊,席莫一日暖。
今读君谟箴,句句到伊旦。
窥国见肺肝,欲取以手浣。
何啻可痛哭,一一中世患。
设施有隆理,如肉以弗贯。
可作天下药,其应疾和缓。
非独起国痿,虏颈坐可绊。
圣贤方相逢,辨别绛与灌。
万不使斯言,以为后世恨。

17 《杂兴》 宋代·张镃

圣学律万世,玉振仍金声。
大贤务矫俗,始以和自名。
智者稽所终,流弊固难行。
求圆能舍规,鲁男乌可轻。

18 《内使黄公》 宋代·靖康小雅

在昔汉唐,亡由阉宦。
出或用之,鲜不始患。
岂期黄公,独禀高见。
白发虔心,有闻必谏。
竭力东城,以身死难。
揭名不磨,万世炳焕。

19 《代上时相生辰》 宋代·陈棣

国论盈庭正尚同,唯公英略与天通。
一丝不断千钧重,九鼎重安万世功。
独见夐超流俗外,先机端在笑谈中。
际高极厚知难报,愿辅熙朝到不穷。

20 《贺杜清献入相》 宋代·戴木

相公出处击安危,当务何先谅熟思。
守令近民须选择,憸壬蠹国亟芟夷。
精蒐边面三军帅,早建皇储万世基。
纳诲进贤尤素志,伫看经济大猷为。

* 关于万世的诗词 描写万世的诗词 带有万世的诗词 包含万世的古诗词(12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