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的诗词(共825首)

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头像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1 《送湘阳熊判官孺登府罢归钟陵因寄呈江西裴中丞二十三兄》 唐代·刘禹锡

射策志未就,从事岁云除。
箧留马卿赋,袖有刘弘书。
忽见夏木深,怅然忆吾庐。
复持州民刺,归谒专城居。
君家诚易知,胜绝倾里闾。
人言北郭生,门有卿相舆。
钟陵霭千里,带郭西江水。
朱槛照河宫,旗亭绿云里。
前年初缺守,慎简由宸扆。
临轩弄郡章,得人方付此。
是时左冯翊,天下第一理。
贵臣持牙璋,优诏发青纸。
迎风奸吏免,先令疲人喜。
何武劾腐儒,陈蕃礼高士。
昔升君子堂,腰下绶犹黄。
汾阴有宝气,赤堇多奇铓。
束简下曲台,佩鞬来历阳。
绮筵陪一笑,兰室袭馀芳。
风水忽异势,江湖遂相忘。
因君倘借问,为话老沧浪。

2 《送韦秀才道冲赴制举》 唐代·刘禹锡

惊禽一辞巢,栖息无少安。
秋扇一离手,流尘蔽霜纨。
故侣不可追,凉风日已寒。
远逢杜陵士,别尽平生欢。
逐客无印绶,楚江多芷兰。
因居暇时游,长铗不复弹。
阅书南轩霁,縆瑟清夜阑。
万境身外寂,一杯腹中宽。
伊昔玄宗朝,冬卿冠鸳鸾。
肃穆升内殿,从容领儒冠。
游夏无措词,阳秋垂不刊。
至今群玉府,学者空纵观。
世人希德门,揭若攀峰峦。
之子尚明训,锵如振琅玕.
一旦西上书,斑衣拂征鞍。
荆台宿暮雨,汉水浮春澜。
君门起天中,多士如星攒。
烟霞覆双阙,抃舞罗千官。
清漏滴铜壶,仙厨下雕槃。
荧煌仰金榜,错落濡飞翰。
古来才杰士,所嗟遭时难。
一鸣从此始,相望青云端。

3 《送李策秀才还湖南,因寄幕中亲故兼简衡州吕八郎中》 唐代·刘禹锡

深春风日净,昼长幽鸟鸣。
仆夫前致词,门有白面生。
摄衣相问讯,解带坐南荣。
端志见眉睫,苦言发精诚。
因出怀中文,调孤词亦清。
悄如促柱弦,掩抑多不平。
乃言本蜀士,世降岷山灵。
前人秉艺文,高视来上京。
曳绶司徒府,所从信国桢。
析薪委宝林,善响继家声。
何处翳附郭,几人思郈成。
云天望乔木,风水悲流萍。
前与计吏西,始列贡士名。
森然就笔札,从试春官卿。
帝城岐路多,万足伺晨星。
茫茫风尘中,工拙同有营。
寒女劳夜织,山苗荣寸茎。
侯门方击钟,衣褐谁将迎。
弱羽果摧颓,壮心郁怦怦。
谅无蟠木容,聊复蓬累行。
昨日讯灵龟,繇言利艰贞。
当求舍拔中,必在审己明。
誓将息薄游,焦思穷笔精。
莳兰在幽渚,安得扬芬馨。
曰余摧落者,散质负华缨。
一聆苦辛词,再动伊郁情。
身弃言不动,爱才心尚惊。
恨无羊角风,使尔化北溟。
论罢情益亲,涉旬忘归程。
日携邑中客,闲眺江上城。
昼憩命金罍,宵谈转璿衡。
薰风香麈尾,月露濡桃笙。
忽被戒羸骖,薄言事南征。
火云蔚千里,旅思浩已盈。
湘江含碧虚,衡岭浮翠晶。
岂伊山水异,适与人事并。
油幕侣昆丘,粲然叠瑶琼。
庾楼见清月,孔坐多绿醽。
复有衡山守,本自云龙庭。
抗志在灵府,发越侔咸英。
一挥出荥阳,惠彼嗤嗤氓。
隼旟辞灞水,居者皆涕零。
惟昔与伊人,交欢经宿龄。
一从云雨散,滋我鄙吝萌。
北渚不堪愁,南音谁复听。
离忧若去水,浩漾无时停。
尝闻祝融峰,上有神禹铭。
古石琅玕姿,秘文螭虎形。
圣功奠远服,神物拥休祯。
贤人在其下,仿佛疑蓬瀛。
君行历郡斋,大袂拂双旌。
饰容遇朗鉴,肝鬲可以呈。
昔日马相如,临邛坐尽倾。
勉君刷羽翰,蚤取凌青冥。

4 《送张盥赴举诗》 唐代·刘禹锡

尔生始悬弧,我作座上宾。
引箸举汤饼,祝词天麒麟。
今成一丈夫,坎坷愁风尘。
长裾来谒我,自号庐山人。
道旧与抚孤,悄然伤我神。
依依见眉睫,嘿嘿含悲辛。
永怀同年友,追想出谷晨。
三十二君子,齐飞凌烟旻.
曲江一会时,后会已凋沦。
况今三十载,阅世难重陈。
盛时一已过,来者日日新。
不如摇落树,重有明年春。
火后见琮璜,霜馀识松筠。
肃风乃独秀,武部亦绝伦。
尔今持我诗,西见二重臣。
成贤必念旧,保贵在安贫。
清时为丞郎,气力侔陶钧。
乞取斗升水,因之云汉津。

5 《和州送钱侍御自宣州幕拜官便于华州觐省》 唐代·刘禹锡

五彩绣衣裳,当年正相称。
春风旧关路,归去真多兴。
兰陔行可采,莲府犹回瞪。
杨家绀幰迎,谢守瑶华赠。
御街草泛滟,台柏烟含凝。
曾是平生游,无因理归乘。

6 《送僧方及南谒柳员外》 唐代·刘禹锡

昔事庐山远,精舍虎溪东。
朝阳照瀑水,楼阁虹霓中。
骋望羡游云,振衣若秋蓬。
旧房闭松月,远思吟江风。
古寺历头陀,奇峰扳祝融。
南登小桂岭,却望归塞鸿。
衣裓贮文章,自言学雕虫。
抢榆念陵厉,覆篑图穹崇。
远郡多暇日,有诗访禅宫。
石门耸峭绝,竹院含空濛。
幽响滴岩溜,晴芳飘野丛。
海云悬飓母,山果属狙公。
忽忆吴兴郡,白蘋正葱茏。
愿言挹风采,邈若窥华嵩。
桂水夏澜急,火山宵焰红。
三衣濡菌露,一锡飞烟空。
勿谓翻译徒,不为文雅雄。
古来赏音者,燋爨得孤桐。

7 《送惟良上人》 唐代·刘禹锡

高斋洒寒水,是夕山僧至。
玄牝无关锁,琼书舍文字。
灯明香满室,月午霜凝地。
语到不言时,世间人尽睡。

8 《翠微寺有感》 唐代·刘禹锡

吾王昔游幸,离宫云际开。
朱旗迎夏早,凉轩避暑来。
汤饼赐都尉,寒冰颁上才。
龙髯不可望,玉座生尘埃。

9 《观柘枝舞二首》 唐代·刘禹锡

胡服何葳蕤,仙仙登绮墀。
神飙猎红蕖,龙烛映金枝。
垂带覆纤腰,安钿当妩眉。
翘袖中繁鼓,倾眸溯华榱。
燕秦有旧曲,淮南多冶词。
欲见倾城处,君看赴节时。
山鸡临清镜,石燕赴遥津。
何如上客会,长袖入华裀.
体轻似无骨,观者皆耸神。
曲尽回身处,层波犹注人。

10 《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 唐代·刘禹锡

海天杀气薄,蛮军步伍嚣。
林红叶尽变,原黑草初烧。
围合繁钲息,禽兴大旆摇。
张罗依道口,嗾犬上山腰。
猜鹰虑奋迅,惊鹿时跼跳。
瘴云四面起,腊雪半空消。
箭头馀鹄血,鞍傍见雉翘。
日暮还城邑,金笳发丽谯。

送别

11 《寄陕州姚中丞(时分司东都)》 唐代·刘禹锡

八月天气肃,二陵风雨收。
旌旗阙下来,云日关东秋。
禹迹想前事,汉台馀故丘。
徘徊襟带地,左右帝王州。
留滞悲昔老,恩光荣彻侯。
相思望棠树,一寄商声讴。

12 《奉酬湖州崔郎中见寄五韵》 唐代·刘禹锡

山阳昔相遇,灼灼晨葩鲜。
同游翰墨场,和乐埙篪然。
一落名宦途,浩如乘风船。
行当衰暮日,卧理淮海边。
犹期谢病后,共乐桑榆年。

13 《学阮公体三首》 唐代·刘禹锡

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
只言绳自直,安知室可欺。
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
人生不失意,焉能慕知己。
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
出门有远道,平野多层阴。
灭没驰绝塞,振迅拂华林。
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
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
目览千载事,心交上古人。
侯门有仁义,灵台多苦辛。
不学腰如磬,徒使甑生尘。

14 《秋晚题湖城驿池上亭》 唐代·刘禹锡

秋次池上馆,林塘照南荣。
尘衣纷未解,幽思浩已盈。
风莲坠故萼,露菊含晚英。
恨为一夕客,愁听晨鸡鸣。

春天写景

15 《贾客词》 唐代·刘禹锡

贾客无定游,所游唯利并。
眩俗杂良苦,乘时取重轻。
心计析秋毫,摇钩侔悬衡。
锥刀既无弃,转化日已盈。
邀福祷波神,施财游化城。
妻约雕金钏,女垂贯珠缨。
高赀比封君,奇货通幸卿。
趋时鸷鸟思,藏镪盘龙形。
大艑浮通川,高楼次旗亭。
行止皆有乐,关梁自无征。
农夫何为者,辛苦事寒耕。

16 《调瑟词》 唐代·刘禹锡

调瑟在张弦,弦平音自足。
朱弦二十五,缺一不成曲。
美人爱高张,瑶轸再三促。
上弦虽独响,下应不相属。
日暮声未和,寂寥一枯木。
却顾膝上弦,流泪难相续。

离别赞美写人

17 《读张曲江集作》 唐代·刘禹锡

圣言贵忠恕,至道重观身。
法在何所恨,色相斯为仁。
良时难久恃,阴谪岂无因。
寂寞韶阳庙,魂归不见人。

18 《偶作二首》 唐代·刘禹锡

终朝对尊酒,嗜兴非嗜甘。
终日偶众人,纵言不纵谈。
世情闲静见,药性病多谙。
寄谢嵇中散,予无甚不堪。
万卷堆床书,学者识其真。
万里长江水,征夫渡要津。
养生非但药,悟佛不因人。
燕石何须辨,逢时即至珍。

19 《昏镜词》 唐代·刘禹锡

镜之工列十镜于贾奁,发奁而视,其一皎如,其九雾如。
或曰:“良苦之不侔甚矣。
”工解颐谢曰:“非不能尽良也,盖贾之意,唯售是念,今来市者,必历鉴周睐,求与己宜。
彼皎者不能隐芒杪之瑕,非美容不合,是用什一其数也。
”予感之,作《昏镜词》。
昏镜非美金,漠然丧其晶。
陋容多自欺,谓若他镜明。
瑕疵自不见,妍态随意生。
一日四五照,自言美倾城。
饰带以纹绣,装匣以琼瑛。
秦宫岂不重,非适乃为轻。

揭露讽刺

20 《咏古二首有所寄》 唐代·刘禹锡

车音想辚辚,不见綦下尘。
可怜平阳第,歌舞娇青春。
金屋容色在,文园词赋新。
一朝复得幸,应知失意人。
寂寥照镜台,遗基古南阳。
真人昔来游,翠凤相随翔。
目成在桑野,志遂贮椒房。
岂无三千女,初心不可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