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干的诗词(共378首)

方干简介

方干头像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1 《采莲》 唐代·方干

采莲女儿避残热,隔夜相期侵早发。
指剥春葱腕似雪,画桡轻拨蒲根月。
兰舟尺速有输赢,先到河湾赌何物。
才到河湾分首去,散在花间不知处。

咏史怀古讽刺

2 《寄李频》 唐代·方干

众木又摇落,望群还不还。
轩车在何处,雨雪满前山。
思苦文星动,乡遥钓渚闲。
明年见名姓,唯我独何颜。

3 《东溪别业寄吉州段郎中》 唐代·方干

前山含远翠,罗列在窗中。
尽日人不到,一尊谁与同。
凉随莲叶雨,暑避柳条风。
岂分长岑寂,明时有至公。

4 《怀州客舍》 唐代·方干

误饮覃怀酒,谁知滞去程。
朝昏太行色,坐卧沁河声。
白道穿秦甸,严鼙似戍城。
邻鸡莫相促,游子自晨征。

5 《中路寄喻凫先辈》 唐代·方干

求名如未遂,白首亦难归。
送我尊前酒,典君身上衣。
寒芜随楚尽,落叶渡淮稀。
莫叹干时晚,前心岂便非。

咏物写花柳树抒怀

6 《送赵明府还北》 唐代·方干

故园终不住,剑鹤在扁舟。
尽室无馀俸,还家得白头。
钟催吴岫晓,月绕渭河流。
曾是栖安邑,恩期异日酬。

7 《过朱协律故山》 唐代·方干

地下无馀恨,人间得盛名。
残篇续大雅,稚子托诸生。
度日山空暮,缘溪鹤自鸣。
难收故交意,寒笛一声声。

8 《途中寄刘沆(一作寄朱特)》 唐代·方干

登车误相远,谈笑亦何因。
路入潇湘树,书随巴蜀人。
敛衣寒犯雪,倾箧病看春。
莫负髫年志,清朝作献臣。

9 《送班主簿入谒荆南韦常侍(一作卢尚书)》 唐代·方干

束书成远去,还计莫经春。
倒箧唯求醉,登舟自笑贫。
波移彭蠡月,树没汉陵人。
试吏曾趋府,旌幢自可亲。

10 《夏日登灵隐寺后峰》 唐代·方干

绝顶无烦暑,登临三伏中。
深萝难透日,乔木更含风。
山叠云霞际,川倾世界东。
那知兹夕兴,不与古人同。

11 《听新蝉寄张昼》 唐代·方干

细声频断续,审听亦难分。
仿佛应移处,从容却不闻。
兰栖朝咽露,树隐暝吟云。
莫遣乡愁起,吾怀只是君。

12 《送喻坦之下第还江东》 唐代·方干

文战偶未胜,无令移壮心。
风尘辞帝里,舟楫到家林。
过楚寒方尽,浮淮月正沈。
持杯话来日,不听洞庭砧。

13 《送姚舒下第游蜀》 唐代·方干

蜀路何迢递,怜君独去游。
风烟连北虏,山水似东瓯。
九折盘荒坂,重江绕汉州。
临邛一壶酒,能遣长卿愁。

14 《旅次钱塘》 唐代·方干

此地似乡国,堪为朝夕吟。
云藏吴相庙,树引越山禽。
潮落海人散,钟迟秋寺深。
我来无旧识,谁见寂寥心。

15 《别喻凫》 唐代·方干

知心似古人,岁久分弥亲。
离别波涛阔,留连槐柳新。
蟆陵寒贳酒,渔浦夜垂纶。
自此星居后,音书岂厌频。

16 《送相里烛》 唐代·方干

相逢未作期,相送定何之。
不得长年少,那堪远别离。
泛湖乘月早,践雪过山迟。
永望多时立,翻如在梦思。

17 《君不来》 唐代·方干

闲花未零落,心绪已纷纷。
久客无人见,新禽何处闻。
舟随一水远,路出万山分。
夜月生愁望,孤光必照君。

唐诗三百首乐府咏叹讽刺

18 《将谒商州吕郎中,道出楚州,留献章中丞》 唐代·方干

江流盘复直,浮棹出家林。
商洛路犹远,山阳春已深。
青云应有望,白发未相侵。
才小知难荐,终劳许郭心。

冬天写山写景

19 《金州客舍》 唐代·方干

卷箔群峰暮,萧条未掩关。
江流嶓冢雨,路入汉家山。
落叶欹眠后,孤砧倚望间。
此情偏耐醉,难遣酒罍闲。

20 《途中逢孙辂因得李频消息》 唐代·方干

灞上寒仍在,柔条亦自新。
山河虽度腊,雨雪未知春。
正忆同袍者,堪逢共国人。
衔杯益无语,与尔转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