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铚的诗词(共210首)

王铚简介

1 《巫山高》 宋代·王铚

十二危峰隐寒雾,旁连三巴下三楚。
断崖青黄耸天壁,秀色暮茫接天路。
鼓瑟玉京嬉帝傍,下镇九渊称帝女。
冥心可见类相求,梦裹襄王契神遇。
锵然玉佩似可期,倏尔霓旌去无所。
天风浩荡吹太清,万里凭虚送飞步。
行云行雨终不来,岁月人间几朝暮。
那知一戏疑万古,至今不知高唐处。
仙兮神兮非与是,流传只有兰台赋。
山藏虎兕争怒号,峡束江水翻波涛。
舟楫寄命轻鸿毛,犹起羡慕成讥嘲。
行人所见日卑浅,仰首弥觉巫山高。

2 《游东阳涵碧亭刘梦得所赋诗也明日过中兴寺游》 宋代·王铚

我游东阳城,隐侯昔所制。
山川无古今,城邑有存废。
梦寐涵碧亭,草间得遗记。
飞流落天明,喷洒寒玉碎。
停车风雪中,岂特生秋意。
李杜到韩刘,峥嵘相品次。
景因真赏见,遗句细吟味。
假盖上前峰,提携有儿稚。
明朝春开晴,步到中兴寺。
山僧引客游,佳处相指示。
九峰四抱圆,浮烟生暖翠。
唐年故刺史,宅作布金地。
报以遗姓存,犹感邑中厉。

3 《游东阳涵碧亭刘梦得所赋诗也明日过中兴寺游》 宋代·王铚

宝月生旁邑,应真传绝艺。
峨峨画三佛,张吴意能俪。
气象随世低,病鹘无猛鸷。
碑阴笔纵横,才翁雄近世。
疑是苏耽鹤,去家已千岁。
怀土一来归,故画华表字。
上方有重阁,景与众山会。
一酌玻璃泉,碧色剑芒淬。
小丛相思树,红蕊粲丹荔。
僧言此芳根,草木独灵异。
上枝花尽开,下实方委坠。
开落俟相见,终始周一岁。
一同桃与李,华实苦相避。
愧师论应实,未辨谈实际。
山寒足力疲,蕙帐聊假寐。
交错佛衣巾,红绿错裙袂。
虽非维摩室,天女亦游戏。
起濯古铜壶,凛凛存往制。
涤手焚妙香,剩与洗尘滓。
欹枕听松风,为我勤解秽。
幽寻欲黄昏,小圃春物丽。
落日在前峰,骀荡东君醉。
宫娥失翠钿,摇荡谁复制。
风起落花多,翩然如坠珥。
植杖久裴回,羇旅得少慰。
恨无昔人语,剖析发幽秘。
明朝漫回首,长途方耸辔。
绵绵芳草多,天涯乱愁思。

4 《毕少董繙经图诗》 宋代·王铚

我知君子有常心,谁谓春秋无定法。
常心定法皆一途,万变在前吾不惑。
锦衣白马青油客,回首伤心沦异域。
缟带喜赠延州来,一见浑如旧相识。
片时偷生万年泣,倘得义成身乃立。
已将死生委天公,要因笔削明吾迹。
偃蹇榻上书千帙,坐使群儒仆墙壁。
凛然紬史行天诛,扫除坦涂大搜索。
赞辞自昔非游夏,叛去于今无籍湜。
鸿雁书闻到上林,管弦声任来凝碧。
嫣然侍侧两少丽,桃叶桃根莫能及。
蔻梢轻露有华,早梅花嫩春无力。
欲将婢子固君心,岂料君心坚铁石。
果闻远使报还家,万里精诚初不隔。
书成初奏未央宫,金马石渠皆动色。
不与左氏作忠臣,忠欲天王坐中国。
圣人大法先能识,节义大闲今独得。
伤麟叹凤非道穷。
千载相逢犹咫尺。
尊王便是祝厘心,圣人寿与天无极。

5 《洪驹父泛舟将过颍同张仲宗出钱席间留诗为别》 宋代·王铚

已作分携计,尤伤送客归。
经行汝南郡,为问汉阴机。
晚菊饶秋色,丹枫带恨飞。
平生无别泪,相对倍沾衣。

6 《洪驹父泛舟将过颍同张仲宗出钱席间留诗为别》 宋代·王铚

晚岸云低月,相随照梦归。
行藏叹人境,开阖在天机。
身与江山远,书寻鸿雁飞。
薄情怨青女,偏解透征衣。

7 《送纯师归眉山吉祥寺》 宋代·王铚

上人峨嵋秀,冥冥耸高风。
依游王公间,尚带山水容。
谪仙信奇逸,蜀僧论丝桐。
寂默谁为听,误比万壑松。
崎岖古今涂,势利纷其中。
晚遗似高识,物我无异同。
是心湛寒水,处处流真空。
犹嫌百年梦,剩此一枝筇。
忽怀烟霞想,永念菽水供。
身为反哺乌,更逐高飞鸿。
斜日澹归袂,不似秋色浓。
孤行拾黄叶,一笑千山重。
桑宿挥余恋,云楼杳归踪。
从兹与明月,相伴落何峰。

8 《追和渊明九日闲居诗》 宋代·王铚

白发不堪镜,残骸宁久生。
已是梦中事,那知身后名。
古今黄花节,增重由渊明。
后来杜与苏,感慨皆同声。
乘化入无穷,留恨何千龄。
令我过佳节,浊酒惟频倾。
岂比区中士,轩冕矜暂荣。
沧溟芳岁晚,古寺久客情。
洗涤流落叹,支公句新成。

9 《蔡天启作中兴碑诗且邀同赋》 宋代·王铚

一日屠戮三庶人,天理已尽杀气昏。
青宫惴惴二十载,免祸自求黄屋尊。
忠臣开除两京路,未知日月双悬处。
归来祈哀语可怜,今日贵作天子父。
潇湘江边镵穹碑,烟云相连愁九疑。
湖南万古长嗟地,剩与屈贾添余悲。
雄文漫郎来作吏,正色颜公谒西内。
两贤愤托金石坚,莫求此碑求此意。
休闯九暗诉帝傍,莫化杜鹃啼故乡。
磨崖难摧幽恨长,水流不尽山苍苍。

10 《寒食》 宋代·王铚

故国千峰外,孤舟一水滨。
天涯未归客,江上欲残春。
雁去销魂久,花开坠泪频。
东风吹晚雨,芳草路边人。

11 《缙云县仙都山黄帝祠宇》 宋代·王铚

我渡溪山寻荒村,群峰势若万马奔。
酣酣春色雪初霁,霭霭野气山犹昏。
琼楼金阙涤地尽,松柏半带斤斧痕。
要还清净扫尘俗,一炬劫火安得焚。
行人鞠躬下马拜,仙都妙理吾能言。
威神可畏凛如在,有台今亦祠轩辕。
当年垂衣正南面,制作取尽坤与干。
凿开鸿荒肇人纪,首为区宇立本根。
风后力牧来联翩,神机开避施无垠。
初传闻道广成子,后乃密契中皇君。
功高德大不可拟,几与造物分遗恩。
遥遥唐虞建炎运,万年圣子兼神孙。
至人御世用常道,飞升轻举安足论。
爰作一气生万物,奈何已把天人分。
伏羲八卦画已破,女娲欲补理亦繁。
飘然独返紫清去,却敛造化归金浑。
庙前仙石表今古,屹立霄壤争雄尊。
鼎湖可望不可见,意今后世难攀援。
顶中玄宫号泥丸,自然有路朝天阍。
此身内外神气合,俯仰自超生死门。
默运四时无诡异,试观日月谁吐吞。
祗今湖边送风雨,草木吹动旗与幡。
飘然十丈红菡萏,碧溪下插玻璃盆。
马蹄车辙不须有,虽迷襄野道自存。
岩泉夜发百谷响,洞庭乐声犹可闻。
山川古色藏妙意,谁与开涤明根源。
我谈希夷返淳朴,不假辩说波涛翻。

12 《陆左丞夫人郑氏挽词四首》 宋代·王铚

家学开皇纪,流尘暗采衣。
那知长夜去,无复逝川归。
方士言终误,神丹事已非。
出门寻吊客,惟有鹤双飞。

13 《陆左丞夫人郑氏挽词四首》 宋代·王铚

轩冕三从盛,门庭五福优。
凄凉孝子泪,悲恸故山秋。
杨子新阡启,班昭旧史留。
空堂对萱草,无复更忘忧。

14 《陆左丞夫人郑氏挽词四首》 宋代·王铚

貌燬栾栾棘,心伤蓼蓼莪。
断机慈训在,怀橘孝思多。
露草沾寒泪,云山翠涌波。
悲风感行路,楚挽不成歌。

15 《蒙蔡藏用惠古风一轴叹仰不足辄赋病桐书为谢》 宋代·王铚

老境忧患集,坐受衰病侵。
山林成独往,樽酒惟孤斟。
万事信已矣,灭迹栖苍岑。
对镜未免愁,寒云生岳阴。
斯时琼瑶赠,无以报兼金。
酬之病桐诗,叹息成永吟。
风霜入枯枝,蝼蚊穿病心。
艳艳上林树,已朽难寄林。
幽人识爨下,取作绿绮琴。
拂拭延妙声,泠泠朱丝绳。
淳风散已久,世伪多洼淫。
一弄清风还。
三古尽可寻。
自然俯仰中,山水见高深。
同心齐取舍,何叹异古今。
永真遇□赏,江海有知音。

16 《明师见和梅诗再用韵兼奉送还福唐》 宋代·王铚

斲轮妙手声名歇,谁信出门犹合辙。
后来世外有高禅,凛凛兰摧并玉折。
久将生死付八还,不数图书号三绝。
诗来乃与梅争妍,獭髓补痕红未灭。
那知一夜卷东风,开尽寒枝千点雪。
汉宫婕妤体自香,月裹飞仙长玉洁。
白头对镜忆年少,每到花开重离别,爱花取醉惜夜阑,眷恋盈盈花上月。
人归吹恨落关山,恨极欲吹羌管裂。
何况东溪漫草寒,学世犹嗤颜谢拙。
还惊诗律张吾军,尘战愧非求嚼铁。
归舟满载万珠玑,莫显神龙藏贝阙。
明朝诗逐暮潮还,余意凭师笔端说。

17 《送谢景思假太常少卿奉祀温州太庙先至三街省》 宋代·王铚

神游眇邈海边城,捧诏躬祠盛此行。
九代衣冠汉原调,百年礼乐鲁诸生。
东山世德声名早,南省仙班气象清。
晓雨都门携锦帐,路人更羡采衣荣。

18 《题洛神赋图诗》 宋代·王铚

曹公文武俱绝伦,传与陈王赋洛神。
高情寓托八荒外,曾是亲逢绝世人。
五官郎将莫轻怒,椒房自是袁家妇。
闻道生时覆玉衣,便是于今腰束素。
惊鸿翻然不重顾,射鹿深冤更凄楚。
不将降虏赐周公,先识祸机杨德祖。
此意明明可自知,岂有神人来洛甫。
空用平生八斗才,七步那能说微步。
楚离日月常争光,湘夫人后夸高唐。
丹青画写鬼神趣,笔端调出返魂香。
妙画主文尽天艺,神理人心两无异。
此情万古恨茫茫,且为陈王说余意。

19 《题沈休文八咏楼》 宋代·王铚

诗人不见旧楼空,只见溪山与昔同。
望处地宽閒白昼,坐来天阔剩清风。
六朝遗恨沈衰草,八咏雄篇丽彩虹。
何待吟哦清庾月,暂来佳赏自无穷。

20 《系舟余杭门访西湖金轮寺参上人》 宋代·王铚

北郭望西湖,微径几寻尺。
澹与人意长,云寒正无色。
深寻幽禅居,步转苍山侧。
落叶不可纪,遮尽山下石。
师方无定居,我亦何所适。
四海漭无归,老矣山中客。
百年熟机缘,还此共视寂。
语罢今古分,坐上有陈迹。
一笑视此生,何事非戏剧。
开门纳遥峰,暮雨一江白。
兹游非世逢,归路晚萧瑟。
积阴迷晓昏,钟声报将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