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的诗词(共509首)

罗隐简介

罗隐头像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1 《寄南城韦逸人》 唐代·罗隐

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豪家。
美人晓折露沾袖,公子醉时香满车。
万里丹青传不得,二年风雨恨无涯。
羡他南涧高眠客,春去春来任物华。

2 《梅花》 唐代·罗隐

吴王醉处十馀里,照野拂衣今正繁。
经雨不随山鸟散,倚风疑共路人言。
愁怜粉艳飘歌席,静爱寒香扑酒樽。
欲寄所思无好信,为人惆怅又黄昏。

3 《淮南高骈所造迎仙楼》 唐代·罗隐

鸾音鹤信杳难回,凤驾龙车早晚来。
仙境是谁知处所,人间空自造楼台。
云侵朱槛应难到,虫网闲窗永不开。
子细思量成底事,露凝风摆作尘埃。

4 《和禅月大师见赠》 唐代·罗隐

高僧惠我七言诗,顿豁尘心展白眉。
秀似谷中花媚日,清如潭底月圆时。
应观法界莲千叶,肯折人间桂一支。
漂荡秦吴十馀载,因循犹恨识师迟。

5 《谒文宣王庙》 唐代·罗隐

晚来乘兴谒先师,松柏凄凄人不知。
九仞萧墙堆瓦砾,三间茅殿走狐狸。
雨淋状似悲麟泣,露滴还同叹凤悲。
傥使小儒名稍立,岂教吾道受栖迟。

6 《代文宣王答》 唐代·罗隐

三教之中儒最尊,止戈为武武尊文。
吾今尚自披蓑笠,你等何须读典坟。
释氏宝楼侵碧汉,道家宫殿拂青云。
若教颜闵英灵在,终不羞他李老君。

7 《重送朗州张员外》 唐代·罗隐

朱轮此去正春风,且驻青云听断蓬。
一榻早年容孺子,双旌今日别文翁。
诚知汲善心长在,争奈干时迹转穷。
酬德酬恩两无路,谩劳惆怅凤城东。

8 《广陵秋夜读进士常修三篇因题》 唐代·罗隐

入蜀归吴三首诗,藏于笥箧重于师。
剑关夜读相如听,瓜步秋吟炀帝悲。
景物也知输健笔,时情谁不许高枝。
明年二月春风里,江岛闲人慰所思。

咏史抒情

9 《逼试投所知》 唐代·罗隐

桃在仙翁旧苑傍,暖烟轻霭扑人香。
十年此地频偷眼,二月春风最断肠。
曾恨梦中无好事,也知囊里有仙方。
寻思仙骨终难得,始与回头问玉皇。

10 《汉江上作》 唐代·罗隐

汉江波浪渌于苔,每到江边病眼开。
半雨半风终日恨,无名无迹几时回。
云生岸谷秋阴合,树接帆樯晚思来。
对此空惭圣明代,忍教缨上有尘埃。

11 《秋夜寄进士顾荣》 唐代·罗隐

秋河耿耿夜沈沈,往事三更尽到心。
多病谩劳窥圣代,薄才终是费知音。
家山梦后帆千尺,尘土搔来发一簪。
空羡良朋尽高价,可怜东箭与南金。

12 《寄渭北徐从事》 唐代·罗隐

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
官秩旧参荀秘监,樽罍今伴霍嫖姚。
科随鹄箭频曾中,礼向侯弓以重招。
莫恨东风促行李,不多时节却归朝。

13 《徐寇南逼感事献江南知己次韵》 唐代·罗隐

酒阑离思浩无穷,西望维扬忆数公。
万里飘零身未了,一家知奖意曾同。
云横晋国尘应暗,路转吴江信不通。
今日便成卢子谅,满襟珠泪堕霜风。

14 《寄三衢孙员外》 唐代·罗隐

小敷文伯见何时,南望三衢渴复饥。
天子未能崇典诰,诸生徒欲恋旌旗。
风高绿野苗千顷,露冷平楼酒满卮。
尽是数旬陪奉处,使君争肯不相思。

15 《淮南送卢端公归台》 唐代·罗隐

凤鸾势逸九霄宽,北去南来任羽翰。
朱绂两参王俭府,绣衣三领杜林官。
道从上国曾匡济,才向牢盆始重难。
应笑张纲谩生事,埋轮不得在长安。

16 《炀帝陵》 唐代·罗隐

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
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

17 《马嵬坡》 唐代·罗隐

佛屋前头野草春,贵妃轻骨此为尘。
从来绝色知难得,不破中原未是人。

写景写水长江

18 《柳》 唐代·罗隐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19 《隋堤柳》 唐代·罗隐

夹路依依千里遥,路人回首认隋朝。
春风未借宣华意,犹费工夫长绿条。

20 《孟浩然墓》 唐代·罗隐

数步荒榛接旧蹊,寒江漠漠草凄凄。
鹿门黄土无多少,恰到书生冢便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