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和的读音 调和的意思
- 调
- 和
“调和”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tiáo hé]
- 汉字注音:
- ㄊㄧㄠˊ ㄏㄜˊ
- 简繁字形:
- 調和
- 是否常用:
- 是
“调和”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调和 tiáohé
(1) [mediate;reconcile]∶调解使和好
调和对立的观点
(2) [be in harmonious proportion]∶配合得适当;和谐
色彩调和
(3) [compromise;make concessions]∶折中;妥协
(4) [mix;blend;temper]∶混和;搀和
(5) [flavour;season]∶调味
非调和之有异。——清· 周容《芋老人传》
(6) [seasoning;condiment]∶调味品
辞典解释
调和 tiáo hé ㄊㄧㄠˊ ㄏㄜˊ 烹调。
《吕氏春秋.孟春纪.去私》:「庖人调和而弗敢食,故可以为庖。」
《水浒传.第一○回》:「因见小人勤谨,安排的好菜蔬,调和的好汁水,来吃的人都喝采,以此买卖顺当。」
和谐、融洽。
《墨子.节葬下》:「故凡大国之所以不攻小国者,积委多,城郭修,上下调和。」
近义词
协调 3.调解反义词
失调 3.挑唆,闹争消弭争端。
《红楼梦.第二二回》:「细想自己原为他二人,怕生隙恼,方在中调和。」
近义词
协调 3.调解反义词
失调 3.挑唆,闹争协调整理。
《庄子.天运》:「一清一浊,阴阳调和。」
近义词
协调 3.调解反义词
失调 3.挑唆,闹争调味佐料。
《西游记.第六八回》:「行者暗笑道:『沙僧,好生煮饭,等我们去买调和来。』」
安慰。
《水浒传.第七回》:「妇人家水性,见了衙内这般风流人物,再著些甜话儿调和他,不由他不肯。」
网络解释
调和
调和,1. 调解使和好 调和对立的观点 2. 配合得适当;和谐 色彩调和 3. 折中;妥协 4. 混和;搀和 5. 调味 非调和之有异。——清· 周容《芋老人传》 6. 调味品。
“调和”的单字解释
【调】:[diào]1.乐曲;乐谱:曲调。采菱调。2.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C大调。五声调式。3.语音上的声调:调号。调类。4.说话的腔调:南腔北调。5.口气;论调:一副教训人的调。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调。6.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情调。格调。7.选调;提拨:从基层调选干部。8.调动:岗位调整。9.征集;征调:调有余补不足。10.调查:调研。内查外调。11.提取、调取(文件、档案等):调档。12.调换:调座位。[tiáo]1.搭配均匀,配合适当:调和。调谐。风调雨顺。饮食失调。2.使搭配均匀,使协调:调配。调味。3.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调停。调处。4.调剂:以临万货,以调盈虚。5.调理使康复:调养。调摄。6.调教;训练:有膂力,善调鹰隼。7.挑逗;戏弄:调笑。调情。调戏。酒后相调。[zhōu]朝,早晨:《广韵·平尤》:“调,朝也。”
【和】:[hé]1.平和;和缓:温和。柔和。和颜悦色。2.和谐;和睦:和衷共济。弟兄不和。3.结束战争或争执:讲和。媾和。军阀之间一会儿打,一会儿和,弄得百姓不得安生。4.(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和棋。和局。末了一盘和了。5.姓。6.连带:和盘托出。和衣而卧(不脱衣服睡觉)。7.引进相关或比较的对象:他和大家讲他过去的经历。柜台正和我一样高。8.表示联合;跟;与:工人和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9.加法运算中,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所得的数,如6+4=10中,10是和。也叫和数。10.指日本:和服。[hè]1.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一唱百和。2.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奉和一首。[huò]1.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和药。藕粉里和点儿糖。2.用于洗东西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已经洗了三和。二和药。[huó]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和面。和泥。和点儿水泥把窟窿堵上。[hú]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调和”的相关词语
“调和”造句
对付敌人,有时,我们还要兵不厌诈,我们平时要尽量保持低调和自强不息。
也难怪,人们朝夕相处的室内环境、格调和品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修质量的高低。
遥遥相对的海岸在渊深莫测的泪海之歌里调和它们的呼声。
另一方面,当国家制定法与民间习惯法发生冲突而无法调和时,人们规避制定法转而诉诸自己所熟悉的乡规民约来解决身边的纷争。
其阴阳调和、刚柔有体而文武兼备的思想倾向,很能说明作者在人生领域的折衷态度和价值取向。
调和春夏秋冬四季物候气节,五风十雨;遍植东西南北五洲异卉奇花,万紫千红。
中国菜的制作方法是调和鼎鼐,最终是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
调和鼎鼐、复杂运算是他的本行。
调和鼎鼐画凌烟,乞休始识田园乐,笑傲王侯不羡仙。
社会转型期,面对多变思想观念如何调和鼎鼐,凝聚广泛共识?越是在关键时刻,越需要发挥法治的作用,让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 调和的读音是:tiáo hé,调和的意思:调和 调和,1. 调解使和好 调和对立的观点 2. 配合得适当;和谐 色彩调和 3. 折中;妥协 4. 混和;搀和 5. 调味 非调和之有异。——清· 周容《芋老人传》 6. 调味品。
基本解释
调和 tiáohé
(1) [mediate;reconcile]∶调解使和好
调和对立的观点
(2) [be in harmonious proportion]∶配合得适当;和谐
色彩调和
(3) [compromise;make concessions]∶折中;妥协
(4) [mix;blend;temper]∶混和;搀和
(5) [flavour;season]∶调味
非调和之有异。——清· 周容《芋老人传》
(6) [seasoning;condiment]∶调味品
辞典解释
调和 tiáo hé ㄊㄧㄠˊ ㄏㄜˊ烹调。
《吕氏春秋.孟春纪.去私》:「庖人调和而弗敢食,故可以为庖。」
《水浒传.第一○回》:「因见小人勤谨,安排的好菜蔬,调和的好汁水,来吃的人都喝采,以此买卖顺当。」
和谐、融洽。
《墨子.节葬下》:「故凡大国之所以不攻小国者,积委多,城郭修,上下调和。」
近义词
协调 3.调解反义词
失调 3.挑唆,闹争消弭争端。
《红楼梦.第二二回》:「细想自己原为他二人,怕生隙恼,方在中调和。」
近义词
协调 3.调解反义词
失调 3.挑唆,闹争协调整理。
《庄子.天运》:「一清一浊,阴阳调和。」
近义词
协调 3.调解反义词
失调 3.挑唆,闹争调味佐料。
《西游记.第六八回》:「行者暗笑道:『沙僧,好生煮饭,等我们去买调和来。』」
安慰。
《水浒传.第七回》:「妇人家水性,见了衙内这般风流人物,再著些甜话儿调和他,不由他不肯。」
调和
调和,1. 调解使和好 调和对立的观点 2. 配合得适当;和谐 色彩调和 3. 折中;妥协 4. 混和;搀和 5. 调味 非调和之有异。——清· 周容《芋老人传》 6. 调味品。对付敌人,有时,我们还要兵不厌诈,我们平时要尽量保持低调和自强不息。
也难怪,人们朝夕相处的室内环境、格调和品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修质量的高低。
遥遥相对的海岸在渊深莫测的泪海之歌里调和它们的呼声。
另一方面,当国家制定法与民间习惯法发生冲突而无法调和时,人们规避制定法转而诉诸自己所熟悉的乡规民约来解决身边的纷争。
其阴阳调和、刚柔有体而文武兼备的思想倾向,很能说明作者在人生领域的折衷态度和价值取向。
调和春夏秋冬四季物候气节,五风十雨;遍植东西南北五洲异卉奇花,万紫千红。
中国菜的制作方法是调和鼎鼐,最终是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
调和鼎鼐、复杂运算是他的本行。
调和鼎鼐画凌烟,乞休始识田园乐,笑傲王侯不羡仙。
社会转型期,面对多变思想观念如何调和鼎鼐,凝聚广泛共识?越是在关键时刻,越需要发挥法治的作用,让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