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义字的成语 (73个)
-
1
首唱义兵
- 成语拼音:
- [shǒu chàng yì bīng]
- 成语解释:
- 唱:通“倡”,带头;兵:战斗。首先发动正义的战争
- 成语出处: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荀彧传》:“自天子播越,将军首唱义兵,……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
-
2
首唱义举
- 成语拼音:
- [shǒu chàng yì jǔ]
- 成语解释:
- 唱:通“倡”,带头;义举:正义的举动。首先发动正义的行动
- 成语出处:
- 《晋书·刘弘传》:“诏惟令臣以散补空缺,然沐乡令虞潭忠诚烈正,首唱义举,举善以教,不能者劝,臣辄特转潭补醴陵令。”
-
3
仁至义尽
- 成语拼音:
- [rén zhì yì jìn]
- 成语解释:
- 仁爱和正义的行动到了头。旧指诚心报答有助于农事的神灵。对人的爱护、容忍、原谅与帮助;达到尽心尽力的最大限度。
- 成语出处:
- 西汉 戴圣《礼记 郊特牲》:“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
-
4
仁义之师
- 成语拼音:
- [rén yì zhī shī]
- 成语解释:
- 师: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亦作“仁义之兵”。
- 成语出处: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吾欲兴仁义之师,伐无道之主,汝安敢逆吾意!”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九回:“君候起仁义之师,吊民伐罪,四海引领而望,孰不归心?”
-
5
仁义君子
- 成语拼音:
- [rén yì jūn zǐ]
- 成语解释:
- 原指好心肠的正派人,后泛指能热心帮助别人的人。
- 成语出处:
- 《晋书·刑法志》:“戮过其罪,死不可生,纵虐于此,岁以巨计,此乃仁义君子所不忍闻,而况行之于政乎?”
-
6
仁义道德
- 成语拼音:
- [rén yì dào dé]
- 成语解释:
-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 成语出处:
- 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
7
仁人义士
- 成语拼音:
- [rén rén yì shì]
- 成语解释:
- 有德行并信守节义的人。
- 成语出处:
- 明·方孝孺《云敝赞》:“古之仁人义士,视刀锯如饮食。”
-
8
仁浆义粟
- 成语拼音:
- [rén jiāng yì sù]
- 成语解释:
- 指施舍给人的钱米。
- 成语出处:
- 《搜神记 杨伯雍》:“公汲水作义于坂头,行者皆饮之。《后汉书 黄昏传》:“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
-
9
人道主义
- 成语拼音:
- [rén dào zhǔ yì]
- 成语解释:
- 道:道义。关心人类幸福
- 成语出处:
- 老舍《代语堂先生拟赴美宣传大纲》:“真要是把老渔夫或船娘都喂了海鱼,未免有悖于人道主义。”
-
10
气义相投
- 成语拼音:
- [qì yì xiāng tóu]
- 成语解释:
- 谓志趣、情谊互相投合。
- 成语出处:
- 金·王若虚《林下四友赞》:“吾四人者,臭味相似而气义相投也,故不结而合,既合而欢。”
-
11
弃义倍信
- 成语拼音:
- [qì yì bèi xìn]
- 成语解释:
- 背离信义。谓不讲道义,不守信用。倍,通“背”。
- 成语出处:
- 战国·赵·荀况《荀子·强国》:“古者禹汤本义务信而天下治,桀纣弃义倍信而天下乱。”
-
12
取义成仁
- 成语拼音:
- [qǔ yì chéng rén]
- 成语解释:
- 谓为正义而牺牲生命。语本《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成语出处:
- 语出《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13
弃信违义
- 成语拼音:
- [qì xìn wéi yì]
- 成语解释:
- 信:信用;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 成语出处:
- 清·陈确《分三秦论》:“弃信违义,而背叛天下之所共主,以自行其智,虽得天下,其亡益违。”
-
14
弃信忘义
- 成语拼音:
- [qì xìn wàng yì]
- 成语解释:
- 弃:丢弃;信:信用;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 成语出处:
- 《北史·周纪下·高祖武帝》:“背惠怒邻,弃信忘义。”
-
15
轻身重义
- 成语拼音:
- [qīng shēn zhòng yì]
- 成语解释:
- 谓轻视生命而重视正义事业。
- 成语出处:
- 晋·葛洪《抱朴子·明本》:“攻守进趣之术,轻身重义之节。”
-
16
轻生重义
- 成语拼音:
- [qīng shēng zhòng yì]
- 成语解释:
- 见“轻身重义”。
- 成语出处:
- 《晋书·周访传》:“朝闻夕改,轻生重义,徇国之躯,可谓志节之士也。”
-
17
轻死重义
- 成语拼音:
- [qīng sǐ zhòng yì]
- 成语解释:
- 见“轻死重气”。
- 成语出处:
- 《旧唐书·崔融传》:“若乃富商大贾,豪宗恶少,轻死重义,结党连群。”
-
18
情深义重
- 成语拼音:
- [qíng shēn yì zhòng]
- 成语解释:
- 指情感深远、恩义厚重。
- 成语出处:
- 晋 温峤《重与陶侃书》:“且自顷之顾,绸缪往来,情深义重,着于人士之口。”
-
19
轻身殉义
- 成语拼音:
- [qīng shēn xùn yì]
- 成语解释:
- 谓轻视生命而为正义事业牺牲。
- 成语出处:
- 晋·杜预《女记》:“当时闻之,人无勇怯,莫不强胆增气,轻身殉义,攮袂高谈称羡。”
-
20
轻身徇义
- 成语拼音:
- [qīng shēn xùn yì]
- 成语解释:
- 徇:通“殉”,为正义而献身。不顾生命,为正义而献身
- 成语出处:
- 汉·申屠蟠《为猴氏女玉奏记外黄令》:“当时闻之,人无勇怯,莫不强胆增气,轻身徇义,攮袂高谈称羡。”
* 义的成语,带义字的成语,包含义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