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义的成语 (6个)

1

大义凛然

成语拼音:
[dà yì lǐn rán]
成语解释:
临难不苟的节操令人敬畏;不可侵犯。形容为了正义而坚强不屈。大义:正义、正气;凛然:严肃使人敬畏的样子。
成语出处:
清 顾炎武《日知录 孙氏西斋录》:“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条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2

见义勇为

成语拼音:
[jiàn yì yǒng wéi]
成语解释:
义:正义;勇:勇敢;为;做。见到正义的事情勇于去做。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3

大义灭亲

成语拼音:
[dà yì miè qīn]
成语解释:
为了维护正义;对犯了罪的亲属不包庇;使之受到应得的惩处。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4

不义之财

成语拼音:
[bù yì zhī cái]
成语解释:
不义:不正当;不合理。不应该得到的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钱财。
成语出处:
汉 刘向《列女传 齐田稷母》:“不义之财非吾有也,不孝之子非吾子也,子起。”
5

仗义执言

成语拼音:
[zhàng yì zhí yán]
成语解释:
仗义:主持正义;执言:说公道话。主持正义;说公道话。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4回:“若以文、武、宣、平之灵,仗义执言,国悔罪,王室之福。”
6

仗义直言

成语拼音:
[zhàng yì zhí yán]
成语解释:
仗义:主持正义。指伸张正义,说公道话
成语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回》:“此人姓范名汝为,仗义直言,救民水火。”
7

仗义行仁

成语拼音:
[zhàng yì xíng rén]
成语解释:
注重义气,施行仁德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5回:“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倘蒙存微命,当以捐躯保奏。”
8

重义轻生

成语拼音:
[zhòng yì qīng shēng]
成语解释:
谓看重义行而轻视生命。
成语出处:
《晋书·忠义传赞》:“重义轻生,亡躯殉节。劲松方操,严霜比烈。”
9

仗义疏财

成语拼音:
[zhàng yì shū cái]
成语解释:
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帮助别人。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看钱奴》:“他父亲在日,人都叫他做钱舍,如今那小的仗义疏财,比老员外甚是不同。”
10

重义轻财

成语拼音:
[zhòng yì qīng cái]
成语解释:
谓看重仁义而轻视钱财。
成语出处:
明·沈受先《三元记·博世》:“重义轻财大丈夫,萧然子嗣待如何。”
11

正义凛然

成语拼音:
[zhèng yì lǐn rán]
成语解释:
凛然:整肃而又可敬又可怕。形容极威严的英雄气概,使人敬畏
成语出处:
12

知义多情

成语拼音:
[zhī yì duō qíng]
成语解释:
义:情义。懂得情义,富于感情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谁知爱势贪财的父母,却养了一个知义多情的女儿,闻得退了前夫,另许李门,他使一条汗巾悄悄的寻了自尽。”
13

意义深长

成语拼音:
[yì yì shēn cháng]
成语解释:
意思含畜深远,耐人寻味。同“意味深长”。
成语出处:
巴金《旅途随笔·别》:“这些简单而意义深长的话我还能够了解。”
14

以义割恩

成语拼音:
[yǐ yì gē ēn]
成语解释:
义:道义。用大义割断私恩。指秉公办事,不殉私情。
成语出处:
《汉书·孝成赵皇后传》:“夫小不忍乱大谋,恩之所不能已者义之所割也。”
15

以义断恩

成语拼音:
[yǐ yì duàn ēn]
成语解释:
用大义割断私恩。谓秉公行事,不徇私情。
成语出处:
《晋书·刘毅传》:“凡所以立品设状者,求人才以理物也,非虚饰名誉,相为好丑。虽孝悌之行,不施朝廷,故门外之事,以义断恩。”
16

殉义忘身

成语拼音:
[xùn yì wàng shēn]
成语解释:
殉:献出生命。为追求正义而献身
成语出处:
《陈书·鲁广达传论》:“鲁广达全忠守道,殉义忘身,盖亦陈代之良臣也。”
17

殉义忘生

成语拼音:
[xùn yì wàng shēng]
成语解释:
殉:献出生命。为追求正义而献身
成语出处:
唐·陈子昂《为苏宏晖谢表》:“臣等殉义忘生,报恩惟死,不任感激庆戴之至。”
18

惟义是从

成语拼音:
[wéi yì shì cóng]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19

仁义之师

成语拼音:
[rén yì zhī shī]
成语解释:
师: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亦作“仁义之兵”。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吾欲兴仁义之师,伐无道之主,汝安敢逆吾意!”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九回:“君候起仁义之师,吊民伐罪,四海引领而望,孰不归心?”
20

仁义君子

成语拼音:
[rén yì jūn zǐ]
成语解释:
原指好心肠的正派人,后泛指能热心帮助别人的人。
成语出处:
《晋书·刑法志》:“戮过其罪,死不可生,纵虐于此,岁以巨计,此乃仁义君子所不忍闻,而况行之于政乎?”
* 第二个字是义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