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义字的成语 (73个)
-
1
求生害义
- 成语拼音:
- [qiú shēng hài yì]
- 成语解释:
- 为保全性命而伤害道义
- 成语出处:
- 《晋书·孝愍帝纪》:“故其民有见危以授命,而不求生以害义,又况可奋臂大呼,聚之以干纪作乱乎。”
-
2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
- 成语拼音:
- [qún jū zhōng rì,yán bù jí yì]
- 成语解释:
- 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整日在一起,说话不涉及正经道理
- 成语出处:
- 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
3
轻财重义
- 成语拼音:
- [qīng cái zhòng yì]
- 成语解释:
- 指轻视财利而看重道义。
- 成语出处:
- 汉 元王皇后《赐公孙弘子孙当为后者爵诏》:“股肱宰臣,身行俭约,轻财重义,较然着明。”
-
4
轻财仗义
- 成语拼音:
- [qīng cái zhàng yì]
- 成语解释:
- 犹轻财重义。
- 成语出处:
- 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三回:“父母双亡,轻财仗义,颇有孟尝君好友之名。”
-
5
轻财贵义
- 成语拼音:
- [qīng cái guì yì]
- 成语解释:
- 犹言轻财重义。
- 成语出处: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朱恒传》:“然轻财贵义,兼以强识,与人一面,数十年不忘。”
-
6
轻财好义
- 成语拼音:
- [qīng cái hào yì]
- 成语解释:
- 犹言轻财重义。指轻视财利而看重道义。
- 成语出处:
- 汉 元王皇后《赐公孙弘子孙当为后者爵诏》:“股肱宰臣,身行俭约,轻财重义,较然着明。”
-
7
穷不失义
- 成语拼音:
- [qióng bù shī yì]
- 成语解释:
- 义:礼义。虽然穷困,但不失礼义。
- 成语出处:
- 《孟子·尽心上》:“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
8
内仁外义
- 成语拼音:
- [nèi rén wài yì]
- 成语解释:
- 内心很仁慈,待人重情义
- 成语出处:
- 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伏以阁下内仁而外义,行高而德巨,尚贤而兴能,哀穷而悼屈。”
-
9
你不仁,我不义
- 成语拼音:
- [nǐ bù rén,wǒ bù yì]
- 成语解释:
- 你不讲仁义道德,我也就不道义了
- 成语出处: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回:“他无仁,我无义。公子必欲免祸,非行大事不可。”
-
10
冒险主义
- 成语拼音:
- [mào xiǎn zhǔ yì]
- 成语解释:
- 靠投机取巧冒险行事的一种行为方式
- 成语出处:
-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目前的时局,要求我们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防止冒险主义。”
-
11
沐仁浴义
- 成语拼音:
- [mù rén yù yì]
- 成语解释:
- 谓受仁义的熏陶。
- 成语出处:
- 清·吴定《示诸生书》:“自《宋史》创立道学之徒,以尊濂、洛、关、闽诸贤,一时从其游者,罔非沐仁浴义,暗然为心性之谋,何其盛也。”
-
12
没仁没义
- 成语拼音:
- [méi rén méi yì]
- 成语解释:
- 没有一点仁义
- 成语出处: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卷:“似你这般没仁没义的,死了一个,又讨一个,出了一个,又纳了一个。”
-
13
满腔义愤
- 成语拼音:
- [mǎn qiāng yì fèn]
- 成语解释:
- 满腔:充满心中。心中充满对不合理的事情的愤怒
- 成语出处:
- 马克·吐温《竞选州长》:“那些人满腔义愤,来势汹汹,一进门就捣毁了家具和窗户,走的时候把能带走的财物都拿去了。”
-
14
买卖不成仁义在
- 成语拼音:
- [mǎi mài bù chéng rén yì zài]
- 成语解释:
- 虽然买卖没有做成,彼此间的感情还存在
- 成语出处:
- 梁斌《红旗谱》第一卷:“嫌人家来做买卖,买卖不成仁义在,打倒人家干吗?”
-
15
明公正义
- 成语拼音:
- [míng gōng zhèng yì]
- 成语解释:
- 见“明公正气”。
- 成语出处: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7回:“若遇着买花儿东西,明公正义问他要。”
-
16
礼义廉耻
- 成语拼音:
- [lǐ yì lián chǐ]
- 成语解释:
- 有礼节;讲道义;尚廉洁;知羞耻。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规范。
- 成语出处:
- 管仲《管子 牧民》:“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
17
乐善好义
- 成语拼音:
- [lè shàn hǎo yì]
- 成语解释:
- 谓乐于行善,喜好正义。
- 成语出处:
- 宋·曾巩《与杜相公书》:“伏以阁下朴厚清明,谠直之行,乐善好义,远大之心,施于朝廷,而博见于天下。”
-
18
履仁蹈义
- 成语拼音:
- [lǚ rén dǎo yì]
- 成语解释:
- 履、蹈:执行。指履行仁义之道。
- 成语出处:
- 三国·魏·应璩《荐和虑则笺》:“质性纯粹,体度贞正,履仁蹈义,动循轨礼。”
-
19
利不亏义
- 成语拼音:
- [lì bù kuī yì]
- 成语解释:
- 有利在前,能够不亏损正义。
- 成语出处:
- 《礼记·儒行》:“委之以货财,淹之以乐好,见利不亏义。”
-
20
开宗明义
- 成语拼音:
- [kāi zōng míng yì]
- 成语解释:
- 开:阐述;宗:主旨;明:说明;义:意思。本为《孝经》第一章篇名;它说明全书的主旨;后用来表示说话写文章一开头就说明主要意思。
- 成语出处:
- 《孝经 开宗明义章》宋 邢昺题解:“开,张也;宗,本也;明,显也;义,理也。言此章开张一经之宗本,显明五孝之义理,故曰开宗明义章也。”
* 义的成语,带义字的成语,包含义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