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口字的成语 (73个)
-
1
哓音瘏口
- 成语拼音:
- [xiāo yīn kōng kǒu]
- 成语解释:
- “哓”念xiāo;“瘏”念tú。犹言舌敝唇焦。形容说话之多,费尽口舌。
- 成语出处:
- 梁启超《本馆第一百册祝辞》:“虽然,菲封不弃,敝帚自珍,哓音瘏口,亦已三年,言念前劳,不欲泯没。”
-
2
心问口,口问心
- 成语拼音:
- [xīn wèn kǒu,kǒu wèn xīn]
- 成语解释:
- 指内心反复思量,自问自答
- 成语出处: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心问口,口问心,打算良久,连那奇珍异宝卖了,大约也够了,且自顾命要紧。”
-
3
血盆大口
- 成语拼音:
- [xuè pén dà kǒu]
- 成语解释:
- 指野兽凶残吞噬的大嘴。也比喻剥削者、侵略者蚕食鲸吞的巨大胃口。
- 成语出处:
- 唐 变文《叶净能诗》:“眼如悬镜,口若血盆,毒气成云。”
-
4
信口开呵
- 成语拼音:
- [xìn kǒu kāi hē]
- 成语解释:
- 见“信口开合”。
- 成语出处:
- 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你待要着死撞活,将功折过,你休那里信口开呵。”
-
5
信口开喝
- 成语拼音:
- [xìn kǒu kāi hē]
- 成语解释:
- 见“信口开合”。
- 成语出处:
- 元·张养浩《新水令·辞官》:“非是俺全身远害,免教人信口开喝。”
-
6
血口喷人
- 成语拼音:
- [xuè kǒu pēn rén]
- 成语解释:
- 比喻用恶毒的话诬蔑或辱骂别人。
- 成语出处:
- 宋 僧晓莹《罗湖野录》:“含血喷人,先污其口;百丈野狐,失头狂走。”
-
7
心口如一
- 成语拼音:
- [ān jū lè yè]
- 成语解释:
- 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安定地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形容社会治理得好;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于正常。
- 成语出处:
- 东汉 班固《汉书 货殖传序》:“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
8
羞口羞脚
- 成语拼音:
- [xiū kǒu xiū jiǎo]
- 成语解释:
- 羞:难为情。口和脚都感到害羞。形容言谈举止不大胆
- 成语出处: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4回:“合族中虽有许多妯娌,也有言语钝拙的,也有举止轻浮的,也有羞口羞脚不惯见人的。”
-
9
心口相应
- 成语拼音:
- [xīn kǒu xiāng yīng]
- 成语解释:
- 想的与说的相一致。
- 成语出处:
- 唐·慧能《坛经·般若品》:“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
-
10
信口雌黄
- 成语拼音:
- [xìn kǒu cí huáng]
- 成语解释:
- 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了重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雌黄:鸡冠石;黄赤色。
- 成语出处:
- 南北朝 刘孝标《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月旦。”李善注引晋 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
11
衔口垫背
- 成语拼音:
- [xián kǒu diàn bèi]
- 成语解释:
- 衔口:给死尸嘴含珍珠等物;垫背:给死尸背上放钱。借指死亡
- 成语出处: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2回:“凤姐道:‘我又不等着衔口垫背,忙什么呢!’”
-
12
信口胡言
- 成语拼音:
- [xìn kǒu hú yán]
- 成语解释:
- 随口乱说。指毫无根据、不负责任地瞎说。
- 成语出处:
- 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一回:“这里什么去处,你敢信口胡言!”
-
13
信口胡诌
- 成语拼音:
- [xìn kǒu hú zhōu]
- 成语解释:
- 信口:随便开口。毫无根据、不负责任的乱说。比喻不负责任随口乱说
- 成语出处:
-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誓今番泼水难收,到那里问缘由,怎敢便信口胡诌?”
-
14
绣口锦心
- 成语拼音:
- [xiù kǒu jǐn xīn]
- 成语解释:
- 锦、绣:精美鲜艳的丝织品。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
- 成语出处:
- 唐 柳宗元《乞巧文》:“骈四骊六,锦心绣口,宫沉羽振,笙簧触手。”
-
15
信口开合
- 成语拼音:
- [xìn kǒu kāi hé]
- 成语解释:
- 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 成语出处:
- 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
-
16
性急口快
- 成语拼音:
- [xìng jí kǒu kuài]
- 成语解释:
- 性子急,有话就说。
- 成语出处: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那何小姐性急口快,便道:‘娘这话也说得是,那么着,我就在家里服侍婆婆,叫我妹子跟了他去。’”
-
17
携家带口
- 成语拼音:
- [xié jiā dài kǒu]
- 成语解释:
- 携带家眷,指受家眷的拖累
- 成语出处:
- 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18回:“于是携家带口,风餐露宿地到了北京。”
-
18
香喉玉口
- 成语拼音:
- [xiāng hóu yù kǒu]
- 成语解释:
- 形容美女的喉和口
- 成语出处:
- 清·洪昇《长生殿·偷曲》:“向绮窗深处,秘本翻誊,香喉玉口,亲将绝调教成。”
-
19
心服口不服
- 成语拼音:
- [xīn fú kǒu bù fú]
- 成语解释:
- 服:信服。心里信服嘴上却不承认
- 成语出处:
-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43回:“老武听了,还有点心服口不服。”
-
20
心不应口
- 成语拼音:
- [xīn bù yīng kǒu]
- 成语解释:
- 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不一致。谓为人虚伪。
- 成语出处:
- 明·杨德芳《步步娇·闺怨》曲:“恨他心不应口,把欢娱翻成僝僽。情儿泛泛,浑如江水流。”
* 口的成语,带口字的成语,包含口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