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口字的成语 (73个)
-
1
畏口慎事
- 成语拼音:
- [wèi kǒu shèn shì]
- 成语解释:
- 慎:谨慎。说话谨慎,做事小心
- 成语出处:
- 宋·苏轼《答吴子野书》:“近日始畏口慎事,虽已迟,犹胜不悛也。”
-
2
万口一辞
- 成语拼音:
- [wàn kǒu yī cí]
- 成语解释:
- 千千万万人说同样的话。比喻意见一致。
- 成语出处:
- 唐 孙樵《武皇遗剑录》:“群疑胶牢,万口一辞。”
-
3
万口一词
- 成语拼音:
- [wàn kǒu yī cí]
- 成语解释:
- 比喻意见一致。同“万口一辞”。
- 成语出处:
-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一节:“现在万口一词,愿立永康王,不可更改。”
-
4
万口一谈
- 成语拼音:
- [wàn kǒu yī tán]
- 成语解释:
- 千千万万人说同样的话。比喻意见一致。
- 成语出处:
- 《宋史·胡铨传》:“今内而百官,外而军民,万口一谈,皆欲食伦之肉。”
-
5
枉口嚼舌
- 成语拼音:
- [wǎng kǒu jiáo shé]
- 成语解释:
- 见“枉口拔舌”。
- 成语出处: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9卷:“我把你这枉口嚼舌的,不要慌!”
-
6
枉口诳舌
- 成语拼音:
- [wǎng kǒu kuáng shé]
- 成语解释:
- 见“枉口拔舌”。
- 成语出处: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7回:“那张氏穿针儿枉口诳舌,陷害无辜。”
-
7
惟口起羞
- 成语拼音:
- [wéi kǒu qǐ xiū]
- 成语解释:
- 谓言语不慎,招致羞辱。
- 成语出处:
- 《尚书·说命中》:“惟口起羞,惟甲胄起戎。”
-
8
枉口拔舌
- 成语拼音:
- [wǎng kǒu bá shé]
- 成语解释:
- 比喻信口胡说。多指造谣生事,恶意中伤。
- 成语出处: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25回:“是那个嚼舌根的?没空生有,枉口拔舌,调唆你来欺负老娘!”
-
9
妄口巴舌
- 成语拼音:
- [wàng kǒu bā shé]
- 成语解释:
- 比喻胡言乱语。有时也指造谣污蔑。
- 成语出处: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20回:“只要自己拿定主意,必定还要妄口巴舌血淋淋的起这样恶誓么?”
-
10
瓦罐不离井口破
- 成语拼音:
- [wǎ guàn bù lí jǐng kǒu pò]
- 成语解释:
- 汲水的瓦罐免不了在井口打破。比喻担着风险干事难免会失手
- 成语出处:
- 明·无名氏《村乐堂》第二折:“他是二夫人,你是伴当,你两个有这等勾当,道不的瓦罐不离井口破。”
-
11
枉费口舌
- 成语拼音:
- [wǎng fèi kǒu shé]
- 成语解释:
- 白费口舌
- 成语出处:
-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七章:“许琴不愿向这个不关心人只关心自己的七姐枉费口舌。”
-
12
统一口径
- 成语拼音:
- [tǒng yī kǒu jìng]
- 成语解释:
- 比喻大家对待问题采取一致的态度
- 成语出处:
- 莫应丰《将军吟》第41章:“联合宣传队里头有的工人和战士似乎有话不敢说,都是统一的口径。”
-
13
提心在口
- 成语拼音:
- [tí xīn zài kǒu]
- 成语解释:
- 心提在口,几乎要跳出来。形容恐惧。
- 成语出处: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不争你握雨携云,常使我提心在口。”
-
14
糖舌蜜口
- 成语拼音:
- [táng shé mì kǒu]
- 成语解释:
- 甜言蜜语,说讨人喜欢的动听的话。
- 成语出处:
- 《群英类选·〈海神记·王诉神〉》:“起初时为闲游,到后来被啜哄,糖舌蜜口随他弄。”
-
15
饕口馋舌
- 成语拼音:
- [tāo kǒu chán shé]
- 成语解释:
- 比喻贪吃的人。
- 成语出处:
-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33回:“暖烘烘云蒸霞蔚而至;饕口馋舌,雄纠纠排山倒海而来。”
-
16
脱口成章
- 成语拼音:
- [tuō kǒu chéng zhāng]
- 成语解释:
- 出口便成文章。喻才思敏捷。
- 成语出处:
- 宋·苏轼《黄州再祭文与可文》:“艺学之多,蔚如秋蒉。脱口成章,粲莫可耘。”
-
17
拖家带口
- 成语拼音:
- [tuō jiā dài kǒu]
- 成语解释:
- 带着一家大小,指受家属拖累
- 成语出处: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0章:“金俊武说不定有一点钱,可他拖家带口的,不好为难金家湾的这个强人。”
-
18
谈不容口
- 成语拼音:
- [tán bù róng kǒu]
- 成语解释:
- 犹言赞不绝口。
- 成语出处:
-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五卷:“有弘农杨蘧者,曾到岭外,见阳朔、荔浦山水,谈不容口。”
-
19
十字街口
- 成语拼音:
- [shí zì jiē kǒu]
- 成语解释:
- 十字街头。
- 成语出处: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回:“当下去十字街口,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
-
20
十字路口
- 成语拼音:
- [shí zì lù kǒu]
- 成语解释:
- 两条道路交叉的地方。比喻处在对重大事情需要决定怎样选择的境地。
- 成语出处:
- 鲁迅《华盖集 北京通信》:“但不幸我竟力不从心,因为我自己也正站在歧路上,——或者说得较有希望些:站在十字路口。”
* 口的成语,带口字的成语,包含口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