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地字的成语 (73个)

1

地无遗利

成语拼音:
[dì wú yí lì]
成语解释:
遗:遗留,遗漏。形容地上的自然资源充分得到利用
成语出处:
清·冯桂芬《校攽庐抗议》:“人无弃材,地无遗利,君民不隔,名实必副。”
2

顶天踵地

成语拼音:
[dǐng tiān zhǒng dì]
成语解释:
犹言顶天立地。
成语出处: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没用处》:“夫人顶天踵地,惟呼最灵。”
3

戴天蹐地

成语拼音:
[dài tiān sāi dì]
成语解释:
犹戴天履地。
成语出处:
明·方孝孺《曹处士墓碣铭》:“吾先祖考,继世为宋民,戴天蹐地,受德泽者三百余年。”
4

地塌天荒

成语拼音:
[dì tā tiān huāng]
成语解释:
犹言天塌地陷。形容盛怒。
成语出处:
明·徐复祚《投俊记·魔见》:“喜时节和风甘雨,怒时节地塌天荒。”
5

戴天履地

成语拼音:
[dài tiān lǚ dì]
成语解释:
戴:顶着天;履:踏,踩着。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比喻恩德深广,如天高地厚。
成语出处:
《左传·僖公十五年》“晋大夫三拜稽首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为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风。’”
6

动天地,泣鬼神

成语拼音:
[dòng tiān dì,qì guǐ shén]
成语解释:
动:感动;泣:低声哭。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动。形容事迹或作品十分感人
成语出处:
清·汪琬《烈妇周氏墓表》:“然则匹妇虽微,及其精诚所激,往往动天地,泣鬼神,何可忽也?”
7

动天地,感鬼神

成语拼音:
[dòng tiān dì,gǎn guǐ shén]
成语解释:
动:感动;感:感动。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动。形容事迹或作品十分感人
成语出处:
金·元好问《陶然集诗序》:“诗之极致,可以动天地,感鬼神。”
8

洞天福地

成语拼音:
[dòng tiān fú dì]
成语解释:
道家指神道居处。现喻指名山胜地或非常幽美的环境。
成语出处:
宋 陈亮《重建紫霄观记》:“道家有所谓洞天福地者,其说不知所从起,往往所在而有。”
9

地上天宫

成语拼音:
[dì shàng tiān gōng]
成语解释:
比喻富庶华美的地方
成语出处:
宋 袁褧《枫窗小牍》上卷:“汴中呼余杭百事繁庶,地上天宫。”
10

地平天成

成语拼音:
[dì píng tiān chéng]
成语解释:
平:治平;成:成功。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
成语出处:
《尚书 大禹谟》:“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
11

德配天地

成语拼音:
[dé pèi tiān dì]
成语解释:
谓道德可与天地匹配。极言道德之高尚盛大。
成语出处:
《庄子田子方》:“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
12

旦暮入地

成语拼音:
[dàn mù rù dì]
成语解释:
旦:早晨。暮:晚上。地:地府。早晚就要进入地府。表示年龄已高,随时都可能死去。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龚胜传》:“吾受汉家厚恩,无以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谊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
13

断木掘地

成语拼音:
[duàn mù jué dì]
成语解释:
上古时代,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虽粗拙,亦适用。语出《易·系辞下》。
成语出处:
语出《易·系辞下》。宋·黄庭坚《题王黄州墨迹后》诗:“掘地与断木,智不如机春。”
14

地利人和

成语拼音:
[dì lì rén hé]
成语解释:
地利:地理条件优越;人和:得人心;人心齐。地理环境和人事关系方面的条件都很有利。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5

地灵人杰

成语拼音:
[dì líng rén jié]
成语解释:
灵:好;杰:杰出。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成语出处:
唐 王勃《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16

地裂山崩

成语拼音:
[dì liè shān bēng]
成语解释:
崩:倒塌。山岳崩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成语出处:
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19回:“只听半空中一声大震,好似地裂山崩,抬头一看,依旧红日青天。”
17

地老天荒

成语拼音:
[dì lǎo tiān huāng]
成语解释:
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成语出处:
元 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诗吟的神嚎鬼哭,文惊的地老天荒。”
18

地老天昏

成语拼音:
[dì lǎo tiān hūn]
成语解释:
形容变化剧烈。
成语出处:
明·汤显祖《牡丹亭·忆女》:“地老天昏,没处把老娘安顿,思量起举目无亲,招魂有尽。”
19

地旷人稀

成语拼音:
[dì kuàng rén xī]
成语解释:
旷:空旷;稀:稀少。地方大,人烟稀少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地理志下》:“习俗颇殊,地广民稀。”
20

地阔天长

成语拼音:
[dì kuò tiān cháng]
成语解释:
阔:宽广。指天空广大,大地辽阔
成语出处:
唐·李华《吊古战场文》:“地阔天长,不知归路。”
* 地的成语,带地字的成语,包含地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