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异字的成语 (73个)

1

月异日新

成语拼音:
[yuè yì rì xīn]
成语解释:
同“日新月异”。
成语出处: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比见国家奋筹富强之术,月异日新,不遗余力,骎骎乎将与欧洲并驾矣。”
2

异议蜂起

成语拼音:
[yì yì fēng qǐ]
成语解释:
蜂起:像蜜蜂一样涌出。各种议论像蜜蜂一样涌现出来
成语出处:
唐·卢照邻《南阳公集序》:“近日刘勰《文心》,钟嵘《诗品》异议蜂起,高谈不息。”
3

异香异气

成语拼音:
[yì xiāng yì qì]
成语解释:
特异的香味和气息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他就说了个海上仙方儿,又拾了一包末药作引子,异香异气的。”
4

异香扑鼻

成语拼音:
[yì xiāng pū bí]
成语解释:
不同寻常的香味扑鼻而来。
成语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4回:“土行孙看见妃子脸似桃花,异香扑鼻,不觉动力欲心。”
5

异姓骨肉

成语拼音:
[yì xìng gǔ ròu]
成语解释:
骨肉:血缘关系相同的人。虽然不同姓但像骨肉兄弟一样亲近
成语出处:
《魏书》:“尚自少侍从,尽诚竭节,虽云异姓,其犹骨肉。”
6

异文鄙事

成语拼音:
[yì wén bǐ shì]
成语解释:
奇字僻典和庸俗浅陋之事
成语出处:
7

异闻传说

成语拼音:
[yì wén chuán shuō]
成语解释:
不同寻常的奇异的消息。
成语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6回:“诧异得那合学生员,街上的百姓,通国的乡绅,面面相觑,当做件异闻传说!”
8

异苔同岑

成语拼音:
[yì tái tóng cén]
成语解释:
岑:小而高度山。不同的青苔长在同一座山上。比喻朋友志同道合
成语出处:
晋·郭璞《赠温峤》诗:“人亦有言,松竹有林,及余臭味,异苔同岑。”
9

异途同归

成语拼音:
[yì tú tóng guī]
成语解释: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五帝三王,殊事而同指,异路而同归。”
10

异涂同归

成语拼音:
[yì tú tóng guī]
成语解释:
通过不同的道路,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成语出处:
汉 桓宽《盐铁论 论儒》:“圣人异涂同归,或行或止,其趣一也。”
11

源殊派异

成语拼音:
[yuán shū pài yì]
成语解释:
水的源头与支流不相同。比喻各学派的来历和特征互不相同,各有自己的一套
成语出处:
宋·吴自牧《梦粱录·浙江》:“源殊派异,无所适从,索隐探微,宜伸确论。”
12

异曲同工

成语拼音:
[yì qǔ tóng gōng]
成语解释:
异:不同的;曲:曲调;工:工巧;精致。不同的曲调;却同样的美妙。比喻事物的内容或形式虽然不一样;但却是同样的出色。也比喻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也作“同工异曲。”
成语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13

异派同源

成语拼音:
[yì pài tóng yuán]
成语解释:
源:来源。不同流派来自同一本源
成语出处:
唐·贾束《扬州华林寺大悲禅师碑铭》:“慈悲广大兮妙力无边,八万度门兮异派同源。”
14

云泥异路

成语拼音:
[yún ní yì lù]
成语解释:
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比喻地位相差悬殊。
成语出处:
宋·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亮空闲没可做时,每念临安相聚之适,而一别遽如许,云泥异路又如许。
15

幽明异路

成语拼音:
[yōu míng yì lù]
成语解释:
幽明:阴间和阳间。阴间和阳间是不同的道路
成语出处:
唐·朱庆余《冥音录》:“幽明异路,人鬼道殊,今者人事相接,亦万代一时。”
16

异名同实

成语拼音:
[yì míng tóng shí]
成语解释:
名称不同,实质一样。
成语出处:
《庄子·知北游》:“异名同实,其指一也。”
17

异木奇花

成语拼音:
[yì mù qí huā]
成语解释:
珍奇的花草树木。
成语出处:
《敦煌变文集·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异木奇花烈几层,一池常见绿澄澄。”
18

异路同归

成语拼音:
[yì lù tóng guī]
成语解释:
通过不同的道路,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成语出处:
《文子 精诚》:“三皇五帝三王,殊事而同心,异路而同归。”
19

异口同声

成语拼音:
[yì kǒu tóng shēng]
成语解释:
异:不同。不同的嘴说出同样的话。形容人们的说法完全一致。也作“异口同音”。
成语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 道意》:“左右小人,并云不可,阻之者众,本无至心,而谏怖者,异口同声。”
20

异口同韵

成语拼音:
[yì kǒu tóng yùn]
成语解释:
指大家说得都一样。同“异口同音”。
成语出处:
老舍《赵子曰》第一:“现在的人们不但不复以窄窄金莲为美,反异口同韵的诋为丑恶。”
* 异的成语,带异字的成语,包含异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