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旦字的成语 (73个)

1

命在旦夕

成语拼音:
[mìng zài dàn xī]
成语解释:
旦夕:早晚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生命垂危,很快会死去。
成语出处:
唐 陈子昂《为建安王与诸将书》:“尽病水肿,命在旦夕。”
2

昧旦丕显

成语拼音:
[mèi dàn pī xiǎn]
成语解释:
昧旦:天色未亮时;丕显:显扬,光大。天不亮就起床,思考如何光大自己的德业。形容为证勤劳辛苦
成语出处:
《尚书·太甲》:“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
3

昧旦晨兴

成语拼音:
[mèi dàn chén xīng]
成语解释:
昧旦:破晓。指天不亮就起来。形容勤劳或忧心忡忡
成语出处:
《晋书 简文帝纪》:“何尝不昧旦晨兴,夜分忘寝。”
4

连宵达旦

成语拼音:
[lián xiāo dá dàn]
成语解释:
犹言通宵达旦。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那些王孙公子来一遍,动不动有几个帮闲,连宵达旦,好不费事。”
5

鸡鸣戒旦

成语拼音:
[jī míng jiè dàn]
成语解释:
怕失晓而耽误正事,天没亮就起身。
成语出处:
《诗经 齐风 鸡鸣序》:“《鸡鸣》,思贤妃也。哀公荒淫怠慢,故陈贤妃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
6

鸡鸣候旦

成语拼音:
[jī míng hòu dàn]
成语解释:
见“鸡鸣戒旦”。
成语出处:
宋·徐铉《和张先辈见寄》:“鸡鸣候旦宁辞晦,松节凌霜几换秋。”
7

祸在旦夕

成语拼音:
[huò zài dàn xī]
成语解释:
灾难在很短时间内就要降临。形容处境非常危险。
成语出处:
宋 周煇《清波杂志》第一卷:“舍人、观察亦保终吉,但资政气貌甚恶,祸只在旦夕。”
8

毁于一旦

成语拼音:
[huǐ yú yī dàn]
成语解释:
一旦:一天。指得来不易的东西;一下子就毁掉了。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或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被毁灭掉。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百年累之,一朝毁之。”
9

旦种暮成

成语拼音:
[dàn zhòng mù chéng]
成语解释:
比喻收效极快。
成语出处:
汉·焦延寿《易林》卷九:“旦树椒豆,暮成藿羹。心之所愿,志快意惬。”
10

旦夕之危

成语拼音:
[dàn xī zhī wěi]
成语解释:
旦夕:比喻短时间内。危:危险。形容危险逼近。
成语出处:
《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11

旦夕之间

成语拼音:
[dàn xī zhī jiān]
成语解释: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间,形容在很短时间内。
成语出处:
汉·无名氏《焦仲卿妻》:“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12

旦暮入地

成语拼音:
[dàn mù rù dì]
成语解释:
旦:早晨。暮:晚上。地:地府。早晚就要进入地府。表示年龄已高,随时都可能死去。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龚胜传》:“吾受汉家厚恩,无以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谊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
13

旦旦信誓

成语拼音:
[dàn dàn xìn shì]
成语解释:
旦旦:诚实的样子;信誓:诚挚可信的誓言。誓言说得极为诚恳可信
成语出处:
《南齐书·王融传》:“将旦旦信誓,有时而爽,駉駉之牧,不能复嗣。”
14

旦旦而伐

成语拼音:
[dàn dàn ér fá]
成语解释:
多比喻天天损害或斫丧。
成语出处:
《孟子·告子上》:“亦犹斧斤之于森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
15

秉烛待旦

成语拼音:
[bǐng zhú dài dàn]
成语解释:
旦:早晨。手持点燃的蜡烛待天亮。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5回:“宋江秉烛待旦。”
* 旦的成语,带旦字的成语,包含旦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