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字结尾的成语 (11个)

1

信誓旦旦

成语拼音:
[xìn shì dàn dàn]
成语解释:
誓言说的诚恳可信。信誓:表示真诚的誓言;旦旦:明白确实的样子。
成语出处:
《诗经 卫风 氓》:“总角之宴,言笑晏宴,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2

通宵达旦

成语拼音:
[tōng xiāo dá dàn]
成语解释:
整整一夜到天亮。通宵:整夜;达:到;旦:天亮。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独孤生归途闹梦》:“狮蛮社火,鼓乐笙箫,通宵达旦。”
3

坐以待旦

成语拼音:
[zuò yǐ dài dàn]
成语解释:
旦:天亮。坐着等待天亮。比喻勤勉。
成语出处:
《尚书 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旁求俊彦。”
4

枕戈待旦

成语拼音:
[zhěn gē dài dàn]
成语解释:
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和“矛”相似;旦:天亮。枕着武器躺着;等待天亮。形容杀敌心情急切;毫不松懈;时刻准备迎战。
成语出处:
《晋书 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5

枕戈达旦

成语拼音:
[zhěn gē dá dàn]
成语解释:
见“枕戈待旦”。
成语出处:
清·张廷玉《明史·吴良传》:“夜宿城楼,枕戈达旦。训将练兵,常如寇至。”
6

坐而待旦

成语拼音:
[zuò ér dài dàn]
成语解释:
旦:天亮。坐着等天亮。比喻心情迫切。
成语出处:
《尚书 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孟子 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7

通宵彻旦

成语拼音:
[tōng xiāo chè dàn]
成语解释:
见“通宵彻昼”。
成语出处:
《九尾鱼》第169回:“秋谷知道自己寒热来得厉害的时候,他们两人都是通宵彻旦的伏侍,心上十分感激。”
8

夙兴昧旦

成语拼音:
[sù xīng mèi dàn]
成语解释:
黎明即起。形容勤奋。
成语出处:
《魏书·高祖纪》:“朕永鉴四方,求民不瘼,夙兴昧旦,至于忧勤。”
9

舌端月旦

成语拼音:
[shé duān yuè dàn]
成语解释:
指常在谈话中议论别人。
成语出处:
宋·叶廷圭《海录碎事·人事》:“舌端月旦,皮里阳秋。”
10

汝南月旦

成语拼音:
[rǔ nán yuè dàn]
成语解释:
汝南:汉代郡名;月旦:月朔,每月初一。指品评人物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许劭传》:“初,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
11

牝鸡司旦

成语拼音:
[pìn jī sī dàn]
成语解释:
同“牝鸡司晨”。
成语出处:
《隋书·高励传》:“数年以来,荒悖滋基,牝鸡司旦,昵近奸回。”
12

连宵达旦

成语拼音:
[lián xiāo dá dàn]
成语解释:
犹言通宵达旦。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那些王孙公子来一遍,动不动有几个帮闲,连宵达旦,好不费事。”
13

鸡鸣戒旦

成语拼音:
[jī míng jiè dàn]
成语解释:
怕失晓而耽误正事,天没亮就起身。
成语出处:
《诗经 齐风 鸡鸣序》:“《鸡鸣》,思贤妃也。哀公荒淫怠慢,故陈贤妃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
14

鸡鸣候旦

成语拼音:
[jī míng hòu dàn]
成语解释:
见“鸡鸣戒旦”。
成语出处:
宋·徐铉《和张先辈见寄》:“鸡鸣候旦宁辞晦,松节凌霜几换秋。”
15

毁于一旦

成语拼音:
[huǐ yú yī dàn]
成语解释:
一旦:一天。指得来不易的东西;一下子就毁掉了。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或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被毁灭掉。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百年累之,一朝毁之。”
16

秉烛待旦

成语拼音:
[bǐng zhú dài dàn]
成语解释:
旦:早晨。手持点燃的蜡烛待天亮。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5回:“宋江秉烛待旦。”
* 最后一个字是旦的成语,旦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