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末字的成语 (73个)

1

弃本逐末

成语拼音:
[qì běn zhú mò]
成语解释:
弃:舍弃;逐:追求。古指丢弃农桑从事工商等其它事业。现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成语出处:
《汉书 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2

去本趋末

成语拼音:
[qù běn qū mò]
成语解释:
见“去本就末”。
成语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汉·高诱注:“……诈伪萌生则去本趋末,弃耕作之业而务锥刀之利。”
3

弃本求末

成语拼音:
[qì běn qiú mò]
成语解释:
见“弃本逐末”。
成语出处:
清·恽敬《答邓鹿耕书》:“惟小人弃本求末,不务修德,止求吉葬。”
4

强本弱末

成语拼音:
[qiáng běn ruò mò]
成语解释:
犹强干弱枝。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
5

去本就末

成语拼音:
[qù běn jiù mò]
成语解释:
谓弃农经商。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郡国辐凑,浮食者多,民去本就末。”
6

片长末技

成语拼音:
[piàn cháng mò jì]
成语解释:
见“片长薄技”。
成语出处:
清·沈葆桢《复奏洋务事宜疏》:“抑知片长末技,以备顾问,以供驱策,未尝不可。”
7

末学肤受

成语拼音:
[mò xué fū shòu]
成语解释:
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
成语出处:
汉 张衡《东都赋》:“如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践目者也。”
8

末如之何

成语拼音:
[mò rú zhī hé]
成语解释:
犹言无法对付,莫可奈何。
成语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塞难》:“吾所以不能默者,冀夫可上可下者,可引致耳。其不移者,古人已末如之何也。”
9

末路之难

成语拼音:
[mò lù zhī nán]
成语解释:
末路:最后的一段路程。走最后一段路程是艰难的。比喻越到最后,工作越艰巨。也比喻保持晚节不易。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五》:“‘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
10

末路穷途

成语拼音:
[mò lù qióng tú]
成语解释:
穷途:处境困窘。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成语出处:
《吴越春秋 王僚伎公子光传》:“子胥曰:‘夫人赈穷途,少饭亦何嫌哉?”
11

末节细行

成语拼音:
[mò jié xì xíng]
成语解释:
谓无关大体的细小行为。
成语出处:
宋·陆九渊《与曾宅之书》:“古之所谓小人儒者,亦不过依据末节细行以自律。”
12

末大不掉

成语拼音:
[mò dà bù diào]
成语解释:
犹尾大不掉。比喻部属势力强大,难以驾驭。
成语出处:
唐·柳宗元《封建论》:“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
13

末大必折

成语拼音:
[mò dà bì shé]
成语解释:
谓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
成语出处:
《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14

离本依末

成语拼音:
[lí běn yī mò]
成语解释:
见“离本趣末”。
成语出处:
《晋书·刑法志》:“然而律文烦广,事比众多,离本依末。”
15

离本趣末

成语拼音:
[lí běn qū mò]
成语解释:
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成语出处:
汉 徐幹《中论 考伪》:“以此毒天下之民,莫不离本趣末,事以伪成。”
16

离本徼末

成语拼音:
[lí běn jiǎo mò]
成语解释:
犹言舍本逐末。
成语出处:
《汉书·严安传》:“侈而无节,则不可赡,民离本而徼末矣。”
17

捐本逐末

成语拼音:
[juān běn zhú mò]
成语解释:
捐:抛弃;逐:追逐。指抛弃根本,追求末节
成语出处:
《北史 李谔传》:“捐本逐末,流遍华壤,递相师祖,久而愈扇。”
18

进本退末

成语拼音:
[jìn běn tuì mò]
成语解释:
本:根本;末:枝节。指重视根本、主要的东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成语出处:
西汉 桓宽《盐铁论 本议》:“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便也。”
19

降本流末

成语拼音:
[jiàng běn liú mò]
成语解释:
犹言舍本逐末。
成语出处:
明·何景明《序》:“人才则由实而虚,文教则由振而委,亡弗降本流末暌正趋弊者矣!”
20

毫末之差

成语拼音:
[háo mò zhī chā]
成语解释:
指由于微小的失误而造成巨大的差错
成语出处:
南朝·宋·何承天《上历新法表》:“自然有毫末之差,连日累月,积微成著。”
* 末的成语,带末字的成语,包含末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