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末的成语 (6个)

1

本末倒置

成语拼音:
[běn mò dào zhì]
成语解释: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成语出处:
金 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而牧之者当奉教化宣之于民……然非知治之番,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
2

逐末忘本

成语拼音:
[zhú mò wàng běn]
成语解释:
追求细枝末节,忘记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成语出处:
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中》:“今题金山而必曰金玉之金,咏赤城而必云赤白之赤,皆逐末忘本之过也。”
3

逐末弃本

成语拼音:
[zhú mò qì běn]
成语解释:
见“逐末舍本”。
成语出处:
唐·魏徵《嫂叔舅服议》:“今在舅服止一时,为姨居丧五月,徇名丧实,逐末弃本。”
4

逐末舍本

成语拼音:
[zhú mò shě běn]
成语解释:
追求细枝末节,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成语出处:
《隋书·礼仪志四》:“长吏华浮,奉客以求小誉,逐末舍本,政之所疾,宜谨察之。”
5

枝末生根

成语拼音:
[zhī mò shēng gēn]
成语解释:
树木的枝梢上生根。比喻不合事理,不可能。
成语出处:
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下:“起承转收以诗……一篇之中,四起四收,非喏虫相衔成青竹蛇而何?两间万物之生,无有尻下出头,枝末生根之理。”
6

予末小子

成语拼音:
[yú mò xiǎo zǐ]
成语解释:
末:后代。我这个后代的小子。古代帝王面对祖先时对自己的谦称。也用常人的自谦
成语出处:
《尚书·顾命》:“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乱四方,以敬忌天威。”
7

天末凉风

成语拼音:
[tiān mò liáng fēng]
成语解释:
天末:天的尽头;凉风:特指初秋的西南风。原指杜甫因秋风起而想到流放在天末的挚友李白。后常比喻触景生情,思念故人。
成语出处:
唐·杜甫《天末怀李白》诗:“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8

始末原由

成语拼音:
[shǐ mò yuán yóu]
成语解释:
始末: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原由:缘由;来由。事情的经过和原因。同“始末缘由”。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直到午后,史湘云才来,宝玉方放了心,见面时就把始末原由告诉他,又要与他诗看。”
9

始末缘由

成语拼音:
[shǐ mò yuán yóu]
成语解释:
始末: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缘由:缘故由来。事情的经过和原因。亦作“始末原由”。
成语出处:
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四折:“你将始末缘由,细细说来,不可欺隐。”
10

弃末反本

成语拼音:
[qì mò fǎn běn]
成语解释:
亦作“弃末返本”。古指弃工商而务农桑。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东都赋》:“抑工商之淫业,兴农桑之盛务,遂令海内弃末而反本,背伪而归真。”
11

去末归本

成语拼音:
[qù mò guī běn]
成语解释:
去:弃;末:非根本的,古时称工商等业为末业;本:根本的,古称农业为本业。使人民离弃工商业,从事农业,以发展农业生产。
成语出处:
《后汉书·章帝本纪》:“比年阴阳不调,饥馑屡臻。深惟先帝忧人之本,……诚欲元元去末归本。”
12

弃末返本

成语拼音:
[qì mò fǎn běn]
成语解释:
见“弃末反本”。
成语出处:
《晋书·食货志》:“使四海之内,弃末而返本,竞农务功。”
13

毫末之差

成语拼音:
[háo mò zhī chā]
成语解释:
指由于微小的失误而造成巨大的差错
成语出处:
南朝·宋·何承天《上历新法表》:“自然有毫末之差,连日累月,积微成著。”
14

毫末之利

成语拼音:
[háo mò zhī lì]
成语解释:
毫末:指细微。极小的利益
成语出处:
宋·欧阳修《原弊》:“有司屡变其法,以争毫末之利。”
15

毫末不札,将寻斧柯

成语拼音:
[háo mò bù zhā,jiāng xún fǔ kē]
成语解释:
比喻祸害萌生时若不重视,酿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成语出处:
《孔子家语 观周》:“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王肃注:“札,拔也;寻,用者也。”
16

豪末不掇,将成斧柯

成语拼音:
[háo mò bù duō,jiāng chéng fǔ kē]
成语解释:
豪,通“毫”。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成语出处:
《逸周书 观周》:“绵绵不绝,蔓蔓奈何?豪末不掇,将成斧柯。”孔晁注:“此言防患在微也。”
17

肤末支离

成语拼音:
[fū mò zhī lí]
成语解释:
肤浅琐碎
成语出处:
清 方苞《书柳文后》:“彼言涉于道,多肤末支离,而无所归宿。”
18

本末源流

成语拼音:
[běn mò yuán liú]
成语解释:
源:水源。流:从水源向下游流去的水。比喻事物的主次、始末、先后。
成语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富国》:“十年之后,年谷复孰,而陈积有余。是无他故焉,知本末源流之谓也。”
* 第二个字是末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