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正字的成语 (73个)
-
1
正直无阿
- 成语拼音:
- [zhèng zhí wú ē]
- 成语解释:
- 阿:曲从,迎合。为人处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
- 成语出处: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
-
2
正中其怀
- 成语拼音:
- [zhèng zhòng qí huái]
- 成语解释:
- 正:恰好;中:投合。正好符合自己的心意
- 成语出处: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7回:“孝公闻‘伯术’二字,正中其怀。”
-
3
正正气气
- 成语拼音:
- [zhèng zhèng qì qì]
- 成语解释:
- 正派。
- 成语出处: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八:“[程朝奉]虽是缠得熟分了,那陈氏也自正正气气,一时也勾搭不上。”
-
4
正正经经
- 成语拼音:
- [zhèng zhèng jīng jīng]
- 成语解释:
- ①严肃而认真。②犹言堂堂正正。
- 成语出处:
- 清·李渔《怜香伴·狂喜》:“哄我正正经经听了半日,只说当真,原来又是说笑。”
-
5
中正九品
- 成语拼音:
- [zhōng zhèng jiǔ pǐn]
- 成语解释:
- 品:等级。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实行选拔官吏的等级制度
- 成语出处:
- 《晋书·刘毅传》:“至于中正九品,上圣古贤,皆所不为,岂蔽于此事而有所不周哉,将以政化之宜无取于此也。”
-
6
正直公平
- 成语拼音:
- [zhèng zhí gōng píng]
- 成语解释:
- 公正不偏,处事公道
- 成语出处:
- 元·关汉卿《王闰香夜月四春园》:“我平日所行正直公平,所断之事并无冤枉。”
-
7
正中己怀
- 成语拼音:
- [zhèng zhòng jǐ huái]
- 成语解释:
- 正合自己的心意。同“正中下怀”。
- 成语出处: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回:“夏婆子听了,正中己怀,忙问:‘因什么事?’”
-
8
直言正色
- 成语拼音:
- [zhí yán zhèng sè]
- 成语解释:
- 谓言语正直,仪容严肃。
- 成语出处:
- 《三国志·魏志·国渊传》:“每于公朝论议,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
-
9
直言正谏
- 成语拼音:
- [zhí yán zhèng jiàn]
- 成语解释:
- 同“直言极谏”。
- 成语出处:
- 《战国策·齐策四》:“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
-
10
正言直谏
- 成语拼音:
- [zhèng yán zhí jiàn]
- 成语解释:
- 以正义之语,规劝皇帝、上级、长辈或朋友。
- 成语出处:
- 三国 魏 桓范《谏争》:“今正言直谏,则近死辱而远荣宠,人情何好焉,此乃欲忠于主耳!”
-
11
直言正论
- 成语拼音:
- [zhí yán zhèng lùn]
- 成语解释:
- 正直公道的言论。
- 成语出处:
- 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王荆公始用事,公以直言正论折之,不能胜。”
-
12
正义凛然
- 成语拼音:
- [zhèng yì lǐn rán]
- 成语解释:
- 凛然:整肃而又可敬又可怕。形容极威严的英雄气概,使人敬畏
- 成语出处:
-
13
正言厉色
- 成语拼音:
- [zhèng yán lì sè]
- 成语解释:
- 正:严正;厉:严厉;色:脸色。话语严正;态度严厉。
- 成语出处: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9回:“黛玉见他说的郑重,又且正言厉色,只当是真事。”
-
14
正颜厉色
- 成语拼音:
- [zhèng yán lì sè]
- 成语解释:
- 颜:脸色。形容板着脸;神情非常严厉。
- 成语出处:
- 明 王廷相《雅述》:“有德之人,心诚辞直,正颜厉色,不作伪饰,以为心害。”
-
15
正言厉颜
- 成语拼音:
- [zhèng yán lì yán]
- 成语解释:
- 见“正言厉色”。
- 成语出处: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回:“钱典史听了这话,便正言厉颜的对他说道:‘世兄!用到这样管家,你做主人的总要有点主人的威势才好。’”
-
16
正言不讳
- 成语拼音:
- [zhèng yán bù huì]
- 成语解释:
- 说话爽直,毫无忌讳。
- 成语出处:
- 战国 楚 屈原《卜居》:“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
-
17
正心诚意
- 成语拼音:
- [zhèng xīn chéng yì]
- 成语解释:
- 儒家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泛指心术端正,意念真诚。
- 成语出处:
-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
18
正色直言
- 成语拼音:
- [zhèng sè zhí yán]
- 成语解释:
- 正色:严肃或严厉的神色。态度严肃,语言正直。形容刚直不阿。亦作“正色危言”。
- 成语出处:
- 《晋书·王恭传》:“恭每正色直言,道子深惮而忿之。”
-
19
正始之音
- 成语拼音:
- [zhèng shǐ zhī yīn]
- 成语解释:
- ①指魏晋玄谈风气。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名土风流,盛于洛下,世称“正始之音”。②指纯正的乐声。
- 成语出处:
- 《晋书·卫玠传》:“昔王辅嗣吐金声于中朝,此子复玉振于江表,微言之绪,绝而复续。不意永嘉之末,复闻正始之音。”
-
20
正色直绳
- 成语拼音:
- [zhèng sè zhí shéng]
- 成语解释:
- 谓严正执法。
- 成语出处:
- 《南史·孔休源传》:“[孔休源]迁御史中丞,正色直绳,无所回避,百僚惮之。”
* 正的成语,带正字的成语,包含正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