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笔字的成语 (73个)

1

意前笔后

成语拼音:
[yì qián bǐ hòu]
成语解释:
谓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使意境得到充分表现。
成语出处:
晋·卫铄《笔阵图》:“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
2

援笔立成

成语拼音:
[yuán bǐ lì chéng]
成语解释:
援笔:拿笔。拿起笔立刻写成。形容才思敏捷。亦作“援笔成章”、“援笔而就”。
成语出处:
《南史·蔡景历传》:“召令草檄,景历援笔立成,辞义感激,事皆称旨。”
3

援笔立就

成语拼音:
[yuán bǐ lì jiù]
成语解释:
一拿起笔瞬间就完成一篇文章。形容人文思敏捷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6卷:“华安不假思索,援笔立就,手捧所作呈上。”
4

一笔抹倒

成语拼音:
[yī bǐ mò dǎo]
成语解释:
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何次人家为我父母立茔安葬,盖祠奉祀,是何等恩情,岂可一笔抹倒。”
5

一笔抹煞

成语拼音:
[yī bǐ mǒ shā]
成语解释:
抹煞:涂抹掉;勾销。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也作“一笔抹杀”。
成语出处:
徐特立《研究历史的目的与方法》:“可是对于他们在某一个时候追求真理的热忱和老绩,我们现在是不该一笔抹煞的。”
6

一笔抹杀

成语拼音:
[yī bǐ mǒ shā]
成语解释:
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
成语出处:
明 沈德符《野获编》:“遂将前后爱书,一笔抹杀。”
7

摇笔即来

成语拼音:
[yáo bǐ jí lái]
成语解释:
不用多思索,一动笔就写出来了。形容写文章快。
成语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然而中国的习惯,这些句子是摇笔即来,不假思索的。”
8

一笔勾销

成语拼音:
[yī bǐ gōu xiāo]
成语解释:
勾销:取消;抹掉。用笔在书面材料上勾画一下;表示事情已经了结或取消。比喻把一切完全取消;一概不计较。
成语出处:
宋 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第七卷:“公取班簿,视不才监司,每见一人姓名,一笔勾之。”
9

一笔勾消

成语拼音:
[yī bǐ gōu xiāo]
成语解释:
亦作“一笔勾销”。全部取消之意。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我们不少的是银子,匡得将来买上买下。再央一个乡官在太守处说了人情,婚约一纸,只须一笔勾消。”
10

一笔勾断

成语拼音:
[yī bǐ gōu duàn]
成语解释:
同“一笔勾消”。
成语出处:
宋·陈亮《与吴益恭书》:“此事今已一笔勾断云云。”
11

援笔成章

成语拼音:
[yuán bǐ chéng zhāng]
成语解释:
援笔:拿起笔来。拿起笔来就写文章。形容文思敏捷。
成语出处:
唐 蒋防《霍小玉传》:“生素多才思,援笔成章。”
12

援笔而就

成语拼音:
[yuán bǐ ér jiù]
成语解释:
就:完成。拿起笔来很快就写完了
成语出处:
清·李渔《意中缘·名逋》:“我想求诗求字的,还容易打发。唯有索画一事,最难应酬。须要逐笔画写出来,不是可以倚马而成,援笔而就的。”
13

一笔不苟

成语拼音:
[yī bǐ bù gǒu]
成语解释:
不苟:不苟且。一笔一画都很认真;毫不马虎。
成语出处:
清 沈初《西清笔记 纪名迹》:“前后一笔不苟,功力如此,洵神技也。”
14

心正笔正

成语拼音:
[xīn zhèng bǐ zhèng]
成语解释:
书法的优劣与人品有关,心正写的字也端正
成语出处:
《旧唐书·柳公权传》:“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15

心织笔耕

成语拼音:
[xīn zhī bǐ gēng]
成语解释:
比喻靠卖文生活。
成语出处:
唐 冯贽《云仙杂记》第九卷:“《翰林盛事》云:‘王勃所至,请托为文,金帛丰积,人谓心织笔耕。’”
16

形诸笔墨

成语拼音:
[xíng zhū bǐ mò]
成语解释:
形:描写;诸:“之于”的合音。用笔墨把它写出来。
成语出处:
鲁迅《的“关”》:“但若形诸笔墨,昭示读者,自以为得了这作品的魂灵,却未免象后街阿狗的妈妈。”
17

欣然命笔

成语拼音:
[xīn rán mìng bǐ]
成语解释:
欣然:喜悦的样子;命笔:用笔。高高兴兴地提笔写作
成语出处:
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序:“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18

心慕笔追

成语拼音:
[xīn mù bǐ zhuī]
成语解释:
心中仰慕而追随仿效
成语出处:
《宣和书谱·行书·释行敦》:“后有集王羲之书一十八家者,行敦乃其一也,是则心慕笔追,亦自可佳耳。”
19

信笔涂鸦

成语拼音:
[xìn bǐ tú yā]
成语解释:
信:听凭,随意;信笔:随意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形容字写得很潦草。也常用作自谦之词。
成语出处:
唐 卢仝《示添丁》诗:“不知四体正困惫,泥人啼哭声呀呀。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20

下笔有神

成语拼音:
[xià bǐ yǒu shén]
成语解释:
写起文章来,文思泉涌,如有神力。形容才思敏捷,文章写得又快又好。亦作“下笔如神”、“下笔如有神”。
成语出处:
唐·王勃《绵州北亭公宴序》:“五际飞文,想群众之不让;一言留赠,知下笔之有神。”
* 笔的成语,带笔字的成语,包含笔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