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笔的成语 (6个)
-
1
妙笔生花
- 成语拼音:
- [miào bǐ shēng huā]
- 成语解释:
- 生花:长出花朵。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 成语出处:
- 唐 冯贽《云仙杂记》卷十:“李太白少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
2
奋笔疾书
- 成语拼音:
- [fèn bǐ jí shū]
- 成语解释:
- 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 成语出处:
- 宋 张克庄《题方汝一班师赞后》:“或隐匿未彰,而奋笔疾书;或一语之乖谬,或一行之谄曲,虽其人之骨已朽,必绳以《春秋》之法,读之使人汗出。”
-
3
投笔从戎
- 成语拼音:
- [tóu bǐ cóng róng]
- 成语解释:
- 指读书人放弃文化工作参军入伍。投:扔掉。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后立功西域,封定远侯。”
-
4
梦笔生花
- 成语拼音:
- [mèng bǐ shēng huā]
- 成语解释:
- 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
- 成语出处:
- 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
5
秉笔直书
- 成语拼音:
- [bǐng bǐ zhí shū]
- 成语解释:
- 秉:握。书写史实不隐讳
- 成语出处:
- 清 曾朴《孽海花》第35回:“我是秉笔直书,悬之国门,不能增损一字。”
-
6
走笔题诗
- 成语拼音:
- [zǒu bǐ tí shī]
- 成语解释:
- 走笔:笔划得很快,指快速地写;题:写。形容才思敏捷
- 成语出处:
- 元·马致远《青山泪》第四折:“……爱他那走笔题诗,出口成章。”
-
7
簪笔磬折
- 成语拼音:
- [zān bǐ qìng zhé]
- 成语解释:
- 簪:插戴。古代插笔备礼,躬身作揖,表示恭敬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
-
8
纸笔喉舌
- 成语拼音:
- [zhǐ bǐ hóu shé]
- 成语解释:
- 指社会舆论
- 成语出处:
- 鲁迅《题记》:“真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又何待于纸笔喉舌的批评。”
-
9
走笔疾书
- 成语拼音:
- [zǒu bǐ jí shū]
- 成语解释:
- 走笔:笔行得很快;疾书:快速地写。形容写字熟练、快速。也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起来很快
- 成语出处:
-
10
振笔疾书
- 成语拼音:
- [zhèn bǐ jí shū]
- 成语解释:
- 振:挥动;疾:迅速。挥动笔杆,急速地写起来。形容文思敏捷或写字的速度很快
- 成语出处:
- 《清朝野史大观·学使以快短明衡文》:“题纸一下,不可构思,振笔疾书,奔往交卷。”
-
11
走笔成文
- 成语拼音:
- [zǒu bǐ chéng wén]
- 成语解释:
- 一下笔就很快写成了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
- 成语出处:
- 明·无名氏《登瀛洲》第二折:“都要可便吟诗和韵,题着这新建瀛洲,则要个字意相关,走笔成文。”
-
12
走笔成章
- 成语拼音:
- [zǒu bǐ chéng zhāng]
- 成语解释:
- 一下笔就很快写成了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
- 成语出处:
- 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况此妇人走笔成章,吟诗谓赋。”
-
13
援笔立成
- 成语拼音:
- [yuán bǐ lì chéng]
- 成语解释:
- 援笔:拿笔。拿起笔立刻写成。形容才思敏捷。亦作“援笔成章”、“援笔而就”。
- 成语出处:
- 《南史·蔡景历传》:“召令草檄,景历援笔立成,辞义感激,事皆称旨。”
-
14
援笔立就
- 成语拼音:
- [yuán bǐ lì jiù]
- 成语解释:
- 一拿起笔瞬间就完成一篇文章。形容人文思敏捷
- 成语出处: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6卷:“华安不假思索,援笔立就,手捧所作呈上。”
-
15
一笔抹倒
- 成语拼音:
- [yī bǐ mò dǎo]
- 成语解释:
- 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
- 成语出处: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何次人家为我父母立茔安葬,盖祠奉祀,是何等恩情,岂可一笔抹倒。”
-
16
一笔抹煞
- 成语拼音:
- [yī bǐ mǒ shā]
- 成语解释:
- 抹煞:涂抹掉;勾销。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也作“一笔抹杀”。
- 成语出处:
- 徐特立《研究历史的目的与方法》:“可是对于他们在某一个时候追求真理的热忱和老绩,我们现在是不该一笔抹煞的。”
-
17
一笔抹杀
- 成语拼音:
- [yī bǐ mǒ shā]
- 成语解释:
- 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
- 成语出处:
- 明 沈德符《野获编》:“遂将前后爱书,一笔抹杀。”
-
18
摇笔即来
- 成语拼音:
- [yáo bǐ jí lái]
- 成语解释:
- 不用多思索,一动笔就写出来了。形容写文章快。
- 成语出处:
-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然而中国的习惯,这些句子是摇笔即来,不假思索的。”
-
19
一笔勾销
- 成语拼音:
- [yī bǐ gōu xiāo]
- 成语解释:
- 勾销:取消;抹掉。用笔在书面材料上勾画一下;表示事情已经了结或取消。比喻把一切完全取消;一概不计较。
- 成语出处:
- 宋 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第七卷:“公取班簿,视不才监司,每见一人姓名,一笔勾之。”
-
20
一笔勾消
- 成语拼音:
- [yī bǐ gōu xiāo]
- 成语解释:
- 亦作“一笔勾销”。全部取消之意。
- 成语出处: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我们不少的是银子,匡得将来买上买下。再央一个乡官在太守处说了人情,婚约一纸,只须一笔勾消。”
* 第二个字是笔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