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农字的成语 (73个)
-
1
寓兵于农
- 成语拼音:
- [yù bīng yú nóng]
- 成语解释:
- 寓:寄寓,包含。指给农民以一定军事训练,平时务农,战时参战。或指军队屯垦。
- 成语出处:
- 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一:“予谓议者以本朝养兵为大费,欲复寓兵于农之法,书生之见,可言而不可用者哉。”
-
2
司农仰屋
- 成语拼音:
- [sī nóng yǎng wū]
- 成语解释:
- 主管钱粮的官员一筹莫展,无计可施。形容国库空虚,财政拮据。
- 成语出处:
- 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30回:“朝廷因连年国费浩烦,且因赔款又重,又要办理新政,正在司农仰屋的时候,势不免裁者经费。”
-
3
士农工商
- 成语拼音:
- [ān jū lè yè]
- 成语解释:
- 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安定地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形容社会治理得好;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于正常。
- 成语出处:
- 东汉 班固《汉书 货殖传序》:“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
4
谷贱伤农
- 成语拼音:
- [gǔ jiàn shāng nóng]
- 成语解释:
- 指粮价过低,损害农民的利益
- 成语出处:
- 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上》:“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
5
不违农时
- 成语拼音:
- [bù wéi nóng shí]
- 成语解释:
- 违:不遵守。不耽误农作物的耕种时节。
- 成语出处:
-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
6
不误农时
- 成语拼音:
- [bù wù nóng shí]
- 成语解释:
- 不耽误农作物的播种时节
- 成语出处:
- 邓小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土改与整党工作的指示》:“必须注意领导人民加紧生产,不误农时,不荒地,防止地富怠工和破坏。”
-
7
不夺农时
- 成语拼音:
- [bù duó nóng shí]
- 成语解释:
- 夺:侵占,耽误。不耽误农作物的播种时节
- 成语出处:
- 《旧唐书·李密传》:“是以轻徭薄赋,不夺农时,宁积于人无藏于府。”
* 农的成语,带农字的成语,包含农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