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割字的成语 (73个)

1

心如刀割

成语拼音:
[xīn rú dāo gē]
成语解释:
内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样。形容极其痛苦难过。
成语出处:
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一折:“眼睁睁俺子母各天涯,想起来我心如刀割,题起来我泪似悬麻。”
2

忍痛割爱

成语拼音:
[rěn tòng gē ài]
成语解释:
割爱:放弃心爱的东西。指不是出自本意忍痛地放弃心爱的东西
成语出处:
王朔《我是你爸爸》:“爱情嘛,不管早晚,不分先后,我忍痛割爱。”
3

擢筋割骨

成语拼音:
[zhuó jīn gē gǔ]
成语解释:
犹言擢筋剥肤。
成语出处:
宋·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自近岁以来,蜀人不知有勤恤之,如擢筋割骨以奉其上,而不免于刑罚。”
4

指腹割衿

成语拼音:
[zhǐ fù gē jīn]
成语解释:
指腹:双方父母为腹中的胎儿预订婚姻;割衿:男女幼年由父母代订婚约,怕长大后不相认,将衣襟裁为两幅作为凭证。指婚约
成语出处:
《元史·刑法志·户婚》:“诸男女议婚,有以指腹割衿为定者,禁之。”
5

以义割恩

成语拼音:
[yǐ yì gē ēn]
成语解释:
义:道义。用大义割断私恩。指秉公办事,不殉私情。
成语出处:
《汉书·孝成赵皇后传》:“夫小不忍乱大谋,恩之所不能已者义之所割也。”
6

心焉如割

成语拼音:
[xīn yān rú gē]
成语解释:
焉:语助词。内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样。形容心情极为痛苦
成语出处:
《晋书·海西公纪》:“但未亡人不幸,罹此百忧,感念存没,心焉如割。”
7

三汤五割

成语拼音:
[sān tāng wǔ gē]
成语解释:
见“三汤两割”。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0回:“众人祭毕,陈敬济下来还礼,请去卷棚内三汤五割管待出门。”
8

三汤两割

成语拼音:
[sān tāng liǎng gē]
成语解释:
①泛指烹饪之事。②指各种肴馔。
成语出处: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烧卖匾食有何难,三汤两割我也会。”
9

日削月割

成语拼音:
[rì xuē yuè gē]
成语解释:
每日每月割让土地。形容一味割地求和。
成语出处:
宋·苏洵《六国论》:“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0

任人宰割

成语拼音:
[rèn rén zǎi gē]
成语解释:
宰:杀;割:切。听凭别人宰杀与欺辱,没有反抗的能力
成语出处:
林语堂《机器与精神》:“中国之肯忍辱含垢,任人宰割,只以吞声忍气工夫对付,西人真不能望我们的项背。”
11

铅刀一割

成语拼音:
[qiān dāo yī gē]
成语解释:
铅刀虽不锋利,偶尔用得得当,也能割断东西。比喻才能平常的人有时也能有点用处。多作请求任用的谦词。
成语出处:
《后汉书·班超传》:“况臣奉大汉之威,而无铅刀一割之用呼?”
12

牵肠割肚

成语拼音:
[qiān cháng gē dù]
成语解释:
①形容非常想念。②形容内心悲痛如刀割。
成语出处:
元·白朴《小石调·恼煞人》曲:“为忆小卿,牵肠割肚,凄惶悄然无底末。”
13

难割难分

成语拼音:
[nán gē nán fēn]
成语解释:
形容关系密切,感情融洽,难以取舍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2回:“次日,探春将要起身,又来辞宝玉。宝玉自然难割难分。”
14

难割难舍

成语拼音:
[nán gē nán shě]
成语解释:
形容彼此关系密切,不忍分离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7回:“故此父子之情,难割难舍,先与孩儿做个超生道场。”
15

牛刀割鸡

成语拼音:
[niú dāo gē jī]
成语解释:
杀只鸡用宰牛的刀。比喻大材小用。
成语出处:
汉 王充《论衡 自纪》:“牛刀割鸡,舒戟采葵。”
16

禁情割欲

成语拼音:
[jìn qíng gē yù]
成语解释:
制约感情和欲望
成语出处:
汉 王充《论衡 本性》:“长大之后,禁情割欲,勉励为善矣。”
17

割须弃袍

成语拼音:
[gē xū qì pào]
成语解释:
割掉胡须,丢掉外袍。形容战败落魄的样子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8回:“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操闻之,即扯旗角包颈而逃。”
18

割须换袍

成语拼音:
[gē xū huàn páo]
成语解释:
须:胡须。形容打了败仗狼狈逃跑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8回:“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操闻之,即扯旗角包颈而逃。”
19

割席断交

成语拼音:
[gē xí duàn jiāo]
成语解释:
席:坐席,草席。把席割开分别坐。比喻朋友绝交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20

割席分坐

成语拼音:
[gē xí fēn zuò]
成语解释:
席:坐席。把席割断,分开坐。比喻朋友绝交。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 割的成语,带割字的成语,包含割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