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协字的成语 (73个)

1

同心协力

成语拼音:
[tóng xīn xié lì]
成语解释: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协:合。
成语出处:
《梁书 王僧辩传》:“讨逆贼于咸阳,诛叛子于云梦,同心协力,克定邦家。”
2

齐心协力

成语拼音:
[qí xīn xié lì]
成语解释:
协力:合力。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
成语出处:
《周书 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3

君子协定

成语拼音:
[jūn zǐ xié dìng]
成语解释:
双方不经过书面签字,只以口头承诺或交换函件而订立的协定,它与书面条约具有同等的效力。本用于国际事务间,后亦用为事先约定的套语。又称作“绅士协定”。
成语出处:
毛泽东《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他事先征求了资产阶级的意见,和资产阶级订了君子协定,却没有向中央报告。”
4

协心同力

成语拼音:
[xié xīn tóng lì]
成语解释:
见“协心戮力”。
成语出处:
清·汪琬《孝陵于役诗后序》:“凡所简任,必极一时人才之选,故能协心同力,以左右太平之治。”
5

协心戮力

成语拼音:
[xié xīn lù lì]
成语解释:
思想一致,并同努力。
成语出处:
《新唐书·韦陟传》:“若不斋盟质信,以示四方,知吾等协心戮力,则无以成功。”
6

协力同心

成语拼音:
[xié lì tóng xīn]
成语解释:
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成语出处:
汉·贾谊《过秦论》:“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周书·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7

协力齐心

成语拼音:
[xié lì qí xīn]
成语解释:
思想一致,共同努力。亦作“协心同力”、“协力同心”。
成语出处:
清·林则徐《密陈以重赏鼓励定海民众诛灭敌军片》:“吾民协力齐心,歼除非种,断不至于误杀。”
8

同心协契

成语拼音:
[tóng xīn xié qì]
成语解释:
契:投合。齐心协力
成语出处:
《南史·宋纪·武帝》:“同心协契,所在蜂起,即日斩伪徐州刺史安成王修、青州刺史弘。”
9

同心协德

成语拼音:
[tóng xīn xié dé]
成语解释:
同“同心同德”。
成语出处:
唐·颜真卿《祭伯父豪州刺史文》:“与杲卿同心协德,亦著微诚。”
10

同心协济

成语拼音:
[tóng xīn xié jì]
成语解释:
见“同心共济”。
成语出处:
清·陈忱《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四年》:“故仁宗皇帝时,虽有西夏元吴之叛,而晏然若无事者,以韩琦、范仲淹同心协济也。”
11

同力协契

成语拼音:
[tóng lì xié qì]
成语解释:
犹言同心协力。
成语出处:
《南史·宋纪·武帝》:“同力协契,所在蜂起。”
12

同德协力

成语拼音:
[tóng dé xié lì]
成语解释:
为同一目标而共同尽力。
成语出处:
铁郎《论各省宜速响应湘赣革命军》:“使其万众一心,同德协力,共逐白山之兽,追还我黄帝之魂。”
* 协的成语,带协字的成语,包含协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