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取字的成语 (73个)

1

断章取义

成语拼音:
[duàn zhāng qǔ yì]
成语解释:
原指引用《诗经》中某一篇章的诗句;借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不是所引诗篇的原意。后泛指引用别人的诗文或谈话;只根据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截取片断或部分;而不顾全文和原意。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2

哗众取宠

成语拼音:
[ān jū lè yè]
成语解释:
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安定地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形容社会治理得好;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于正常。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货殖传序》:“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3

取长补短

成语拼音:
[qǔ cháng bǔ duǎn]
成语解释: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成语出处:
《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4

舍生取义

成语拼音:
[shě shēng qǔ yì]
成语解释:
为了正义而牺牲生命。舍生:舍弃生命。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

投机取巧

成语拼音:
[tóu jī qǔ qiǎo]
成语解释:
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现指不付出艰苦的劳动;想靠小聪明来取得成功。
成语出处:
陈毅《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中东》诗:“投机取巧最可耻。”
6

舍身取义

成语拼音:
[shě shēn qǔ yì]
成语解释:
舍:舍弃;身:生命;取:求取;义;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7

杀鸡取卵

成语拼音:
[shā jī qǔ luǎn]
成语解释:
杀了鸡取出鸡蛋。比喻贪图眼前的一点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
成语出处:
希腊《伊索语言 生金蛋的鸡》:一个蠢人想杀了鸡从鸡肚子里取出金块,从而一下子发大财,结果却一无所得
8

无理取闹

成语拼音:
[wú lǐ qǔ nào]
成语解释:
闹:吵闹;捣乱。没有道理;故意吵闹、捣乱。
成语出处:
唐 韩愈《答柳柳州食虾蟆》诗:“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
9

探囊取物

成语拼音:
[tàn náng qǔ wù]
成语解释:
囊:口袋;探囊:向袋里摸取。伸手到口袋里拿东西。比喻能够轻而易举地办成某件事情。
成语出处:
《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煜》:“中国用吾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
10

凿柱取书

成语拼音:
[záo zhù qǔ shū]
成语解释:
谓秉承先人的遗训。
成语出处:
王闿运《常公神道碑》:“公体山川之醇气,禀玉石之上灵,凿柱取书,安弦习礼。”
11

指掌可取

成语拼音:
[zhǐ zhǎng kě qǔ]
成语解释:
掌:手掌。手掌里的东西随时可以取得。形容非常容易。
成语出处:
《旧唐书·张濬传》:“若能此际排难解纷,陈师鞠旅,共诛寇盗,迎奉銮舆,则富贵功名,指掌可取。”
12

直言取祸

成语拼音:
[zhí yán qǔ huò]
成语解释:
直:坦率、直爽;取:取得,引申为招致。指说话直率的人会惹祸。
成语出处:
《左传 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13

择优录取

成语拼音:
[zé yōu lù qǔ]
成语解释:
择:选择;录取:任用。选择优秀的录用
成语出处:
邓小平《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
14

战无不胜,攻无不取

成语拼音:
[zhàn wú bù shèng,gōng wú bù qǔ]
成语解释:
形容军队力量强大,百战百胜。或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成语出处:
语本《战国策 秦策二》:“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
15

钻燧取火

成语拼音:
[zuàn suì qǔ huǒ]
成语解释:
燧:火石。钻打火石取火。原始人类取火的方式
成语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躁,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16

战胜攻取

成语拼音:
[zhàn shèng gōng qǔ]
成语解释:
战必胜,攻必取。指谋略高,战斗力强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三》:“操大国之势,征强兵伐诸侯,战胜攻取,利尽归于陶,国之币帛竭入太后之家。”
17

自取罪戾

成语拼音:
[zì qǔ zuì lì]
成语解释:
指自招罪过。亦作“自取咎戾”。
成语出处:
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岂不知元帅虎威,马到成功?焉敢复生贰心,自取罪戾。”
18

自取其殃

成语拼音:
[zì qǔ qí yāng]
成语解释:
自己招来祸事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一折:“也终防别生事故,休迟缓自取其殃。”
19

自取灭亡

成语拼音:
[zì qǔ miè wáng]
成语解释:
自己的所作所为导致自己的覆灭。
成语出处:
《阴符经》下卷:“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20

自取其祸

成语拼音:
[zì qǔ qí huò]
成语解释:
取:取得;祸:祸事。自己招来祸事。
成语出处:
宋 无名氏《新编五代史平话 唐史》卷下:“故门高之弑,乐器之焚,亦是自取其祸也。”
* 取的成语,带取字的成语,包含取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