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始字的成语 (73个)

1

始作俑者

成语拼音:
[shǐ zuò yǒng zhě]
成语解释: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2

善始善终

成语拼音:
[shàn shǐ shàn zhōng]
成语解释:
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束。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善妖善老,善始善终。”
3

有始有终

成语拼音:
[yǒu shǐ yǒu zhōng]
成语解释:
有开始也有结束。指做事能够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张》:“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4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成语拼音:
[qiān lǐ zhī xíng,shǐ yú zú xià]
成语解释:
走一千里路,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成语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第64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

周而复始

成语拼音:
[zhōu ér fù shǐ]
成语解释:
绕完一圈;又从头开始。指循环往复。周:环绕一圈;复:又、再。
成语出处:
《文子 自然》:“十二月运行,周而复始。”
6

一元复始

成语拼音:
[yī yuán fù shǐ]
成语解释:
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成语出处:
《公羊传 隐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
7

始乱终弃

成语拼音:
[shǐ luàn zhōng qì]
成语解释:
乱:淫乱,玩弄。先乱搞,后遗弃。指玩弄女性的恶劣行径。
成语出处:
唐 元稹《莺莺传》:“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
8

始终如一

成语拼音:
[shǐ zhōng rú yī]
成语解释:
自始至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
成语出处:
《梁书 到洽传》:“明公儒学稽古,淳厚笃成,立身行道,终始如一。”
9

有始无终

成语拼音:
[yǒu shǐ wú zhōng]
成语解释:
有开始;没有结尾。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
成语出处:
汉 扬雄《法言 孝至》:“或问:‘德有始而无终与有终而无始也,孰宁?’”
10

始终不渝

成语拼音:
[shǐ zhōng bù yú]
成语解释:
渝:变。自始至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成语出处:
《晋书 陆晔传》:“格勤贞固,始终不渝。”
11

请自隗始

成语拼音:
[ān jū lè yè]
成语解释:
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安定地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形容社会治理得好;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于正常。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货殖传序》:“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12

正始之音

成语拼音:
[zhèng shǐ zhī yīn]
成语解释:
①指魏晋玄谈风气。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名土风流,盛于洛下,世称“正始之音”。②指纯正的乐声。
成语出处:
《晋书·卫玠传》:“昔王辅嗣吐金声于中朝,此子复玉振于江表,微言之绪,绝而复续。不意永嘉之末,复闻正始之音。”
13

自始至终

成语拼音:
[zì shǐ zhì zhōng]
成语解释:
从开始到末了。也指一贯。
成语出处:
《宋书 谢灵运传》:“以晋氏一代,自始至终,竟无一家之史,令灵运撰《晋书》,粗立条流,书竟不就。”
14

终始若一

成语拼音:
[zhōng shǐ ruò yī]
成语解释:
自始至终都不改变。
成语出处:
《荀子 礼论》:“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若一,是君子之道。” 又“然后皆有衣衾多少厚薄之数,皆有翣菨文章之等,以敬饰之,使生死终始若一。”
15

终始如一

成语拼音:
[zhōng shǐ rú yī]
成语解释:
终:结束;始:开始。自始自终一个样子。自始至终,一直不变。
成语出处:
《荀子 议兵》:“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
16

终始弗渝

成语拼音:
[zhōng shǐ fú yú]
成语解释:
渝:变。自始自终一直不变
成语出处:
《新唐书·魏征传》:“俭约朴素,终始弗渝。”
17

终始不渝

成语拼音:
[zhōng shǐ bù yú]
成语解释:
自始至终,一直不变。
成语出处:
《旧唐书 姚(王寿)传》:“卿早荷朝恩,委任斯重。居中作相,弘益已多;防边训兵,心力俱尽。岁寒无改,终始不渝。”
18

终而复始

成语拼音:
[zhōng ér fù shǐ]
成语解释:
不断地循环往复。
成语出处:
《淮南子 说山训》:“通于学者若车轴,转毂之中,不运于己,与之致千里,终而复始,转无穷之源。”
19

造端托始

成语拼音:
[zào duān tuō shǐ]
成语解释:
造:开始。指首先倡导
成语出处:
明·宋濂《题张如心初修谱叙后》:“吾惟尽造端托始之意,使后人可继而已者是也。”
20

造端倡始

成语拼音:
[zào duān chàng shǐ]
成语解释:
谓首先倡导。
成语出处:
《说郛》卷八五引宋·张商英《护法论》:“何暇更从无明业识造端倡始,诱引后世阐提之党,背觉合尘,同人恶道,罪萃阙身。”
* 始的成语,带始字的成语,包含始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