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履字的成语 (73个)
-
1
郑人买履
- 成语拼音:
- [zhèng rén mǎi lǚ]
- 成语解释:
- 履:鞋。形容有的人脱离实际;只按教条办事。
- 成语出处: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
2
如履平地
- 成语拼音:
- [rú lǚ píng dì]
- 成语解释:
- 履:踩。像走在平地上一样。比喻从事某项活动十分顺利。
- 成语出处:
- 唐 裴铏《周邯》:“因夷人卖奴,年十四五,视其貌甚慧黠。言善入水,如履平地。”
-
3
如履薄冰
- 成语拼音:
- [rú lǚ bó bīng]
- 成语解释:
- 好像踩着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 成语出处:
- 《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4
步履蹒跚
- 成语拼音:
- [bù lǚ pán shān]
- 成语解释:
- 蹒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了。
- 成语出处:
- 宋 龚熙正《释常谈 步履蹒跚》:“患脚谓之步履蹒跚。”
-
5
削足适履
- 成语拼音:
- [xuē zú shì lǚ]
- 成语解释:
- 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合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地迁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适:适应;履:鞋。
- 成语出处: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林训》:“骨肉相爱,谗贼间之,而父子相危。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
6
步履维艰
- 成语拼音:
- [bù lǚ wéi jiān]
- 成语解释:
- 步履:行走;维:文言句首中助词;无实义;艰:困难。行走十分困难。也作“步履艰难”。
- 成语出处:
- 清 刘坤一《奏疏》:“臣自上年秋间,时患腰痛,两腿无力,步履维艰。”
-
7
西装革履
- 成语拼音:
- [xī zhuāng gé lǚ]
- 成语解释:
- 身穿西装,脚穿皮鞋。形容衣着入时。
- 成语出处:
- 孙犁《澹定集摘抄》:“这位‘管乐’西服革履,趾高气扬。后来忽然低头丧气起来。”
-
8
杖履相从
- 成语拼音:
- [zhàng lǚ xiāng cóng]
- 成语解释:
- 指追随左右。
- 成语出处:
- 宋苏轼《和》之七:“门生与儿子,杖履聊相从。”
-
9
足履实地
- 成语拼音:
- [zú lǚ shí dì]
- 成语解释:
- 履:踩踏。脚踏实地。比喻实事求是,平实而不虚浮
- 成语出处:
- 《宋史·刘甲传》:“生平常谓:吾无他长,惟足履实地。”
-
10
珠履三千
- 成语拼音:
- [zhū lǚ sān qiān]
- 成语解释:
- 珠履:缀有珠玉的鞋子。形容贵宾众多
- 成语出处:
- 唐·李白《江上赠窦长史》:“不同珠履三千客,别欲论交一片心。”
-
11
整冠纳履
- 成语拼音:
- [zhěng guàn nà lǚ]
- 成语解释:
- 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后以“整冠纳履”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
- 成语出处:
- 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
12
正冠纳履
- 成语拼音:
- [zhèng guàn nà lǚ]
- 成语解释:
- 端正帽子,穿好鞋子。古时讲李树下不要弄帽子,瓜田里不要弄鞋子,以避免有偷李摸瓜的嫌疑。亦作“正冠李下”。
- 成语出处:
- 晋·李阐《右光禄大夫西平靖侯颜府君碑》:“久要心许之信,夷险不爽;正冠纳展之嫌,终始不蹈。”
-
13
章甫荐履
- 成语拼音:
- [zhān fǔ jiàn lǚ]
- 成语解释:
- 冠被垫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颠倒。
- 成语出处:
- 《文选 贾谊》:“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
-
14
足不履影
- 成语拼音:
- [zú bù lǚ yǐng]
- 成语解释:
- 比喻循规蹈矩。
- 成语出处:
- 《孔子家语·弟子行》:“自见孔子,出入于户,未尝越礼,往来过之,足不履影。”
-
15
遗簪坠履
- 成语拼音:
- [yí zān zhuì lǚ]
- 成语解释:
- 见“遗簪坠屦”。
- 成语出处:
- 《北史·韦夐传》:“昔人不弃遗簪坠屦者,恶与之同出,不与同归。吾之操行,虽不逮前烈,然舍旧录新,亦非吾志也。”
-
16
刖趾适履
- 成语拼音:
- [yuè zhǐ shì lǚ]
- 成语解释:
- 鞋小脚大,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实际,勉强迁就,生搬硬套。
- 成语出处:
- 三国 魏 鱼豢《魏略》:“刖趾适履,刻肌伤骨,反更称说,自以为能。”
-
17
遗簪堕履
- 成语拼音:
- [yí zān duò lǚ]
- 成语解释:
- 同“遗簪坠屦”。
- 成语出处:
- 唐·张说《让右丞相第二表》:“臣幸沐遗簪堕履之恩,好生养志之德。”唐·罗隐《得宣州窦尚书书因投寄》诗之二:“遗簪堕履应留念,门客如今只下僚。”
-
18
遗簪弊履
- 成语拼音:
- [yí zān bì lǚ]
- 成语解释:
- 同“遗簪坠屦”。
- 成语出处:
- 《魏书·孝静帝纪》:“帝曰:‘古人念遗簪弊履,欲与六宫别,可乎?’”
-
19
以冠补履
- 成语拼音:
- [yǐ guān bǔ lǚ]
- 成语解释:
- 冠:帽子;履:鞋子。用帽子补鞋。比喻以贵重物品配贱物。
- 成语出处:
- 《汉书·贾谊论》:“履虽鲜不如于枕,冠虽敝不以苴履。”
-
20
衣弊履穿
- 成语拼音:
- [yī bì lǚ chuān]
- 成语解释:
- 弊:坏。衣服破烂,鞋子穿孔。形容贫穷
- 成语出处:
- 西汉·刘向《说苑·善说》:“君将掘君之偶钱,发君之庾粟以补士,则衣弊履穿而不赡耳。”
* 履的成语,带履字的成语,包含履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