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得字的成语 (73个)
-
1
得心应手
- 成语拼音:
- [dé xīn yìng shǒu]
- 成语解释:
- 心里怎样想;手上就能相应地怎样做。形容功夫到家;技艺纯熟;做起来很顺手。
- 成语出处:
- 先秦 庄周《庄子 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
2
各得其所
- 成语拼音:
- [gè dé qí suǒ]
- 成语解释:
- 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 成语出处:
- 《周易 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
3
相得益彰
- 成语拼音:
- [xiāng dé yì zhāng]
- 成语解释:
- 益:更加;彰:明显。指两个人或两件事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 成语出处:
- 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
4
得意忘形
- 成语拼音:
- [dé yì wàng xíng]
- 成语解释:
- 形:形骸指自身的存在。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失去常态。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忘记了应持的态度。
- 成语出处:
- 《晋书 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
5
悠然自得
- 成语拼音:
- [yōu rán zì dé]
- 成语解释:
- 悠然:安闲舒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而舒适。形容态度悠闲;心情舒适。
- 成语出处:
- 《晋书 隐逸传 杨柯》:“常食粗饮水,衣褐缊袍,人不堪其忧,而柯悠然自得。”
-
6
得意扬扬
- 成语拼音:
- [dé yì yáng yáng]
- 成语解释:
- 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
7
旗开得胜
- 成语拼音:
- [qí kāi dé shèng]
- 成语解释:
- 形容战斗顺利;一出兵就取得了胜利。
- 成语出处:
- 元 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托赖主人洪福,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
8
贪得无厌
- 成语拼音:
- [tān dé wú yàn]
- 成语解释:
- 贪:求多;得:获取;厌:满足。追求财物没有满足的时候。
- 成语出处:
- 《四游记 三至岳阳飞度》:“洞宾叹曰:‘人心贪得无厌,一至于此!’”
-
9
得过且过
- 成语拼音:
- [dé guò qiě guò]
- 成语解释:
- 得:能够;且:姑且。只要勉强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没有长远打算;也指工作敷衍了事;不负责任。
- 成语出处:
- 元 无名氏《小孙屠》戏文第四出:“孩儿,我听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过且过,出去做甚的?”
-
10
心安理得
- 成语拼音:
- [xīn ān lǐ dé]
- 成语解释:
- 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很坦然。安:安静;安然;理:情理;得:适合。
- 成语出处:
- 清 吴趼人《瞎骗奇闻》:“你别瞧我摆了店面,天天卖钱,那是自己本事换来的,我用着心安理得。”
-
11
一举两得
- 成语拼音:
- [yī jǔ liǎng dé]
- 成语解释:
- 举:做事。做一件事同时得到两种好处。
- 成语出处:
- 《晋书 束皙传》:“赐其十年之复,以慰重迁之情。一举两得,外实内宽。”
-
12
怡然自得
- 成语拼音:
- [yí rán zì dé]
- 成语解释:
- 怡然:安闲、愉快的样子。形容愉快而又自得其乐的神情。
- 成语出处: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黄帝》:“黄帝既寤,怡然自得。”
-
13
如鱼得水
- 成语拼音:
- [rú yú dé shuǐ]
- 成语解释:
- 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适合的环境。
- 成语出处: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
14
哭笑不得
- 成语拼音:
- [kū xiào bù dé]
- 成语解释:
- 哭也不好;笑也不好。形容处境尴尬。
- 成语出处:
- 元 高安道《皮匠说谎》:“好一场,恶一场,哭不得,笑不得。”
-
15
得意洋洋
- 成语拼音:
- [dé yì yáng yáng]
- 成语解释:
- 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
16
洋洋得意
- 成语拼音:
- [yáng yáng dé yì]
- 成语解释:
- 形容神气十足,非常得意。
- 成语出处:
- 宋 朱淑真《春上亭上观鱼》:“春暖长江水正清,洋洋得意漾波生。”
-
17
死得其所
- 成语拼音:
- [sǐ dé qí suǒ]
- 成语解释:
- 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所:地方。
- 成语出处:
- 《魏书 张普惠传》:“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复何恨。”
-
18
患得患失
- 成语拼音:
- [huàn dé huàn shī]
- 成语解释:
- 患:忧虑。没有时怕得不到;得到后;又恐怕失去。指对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
19
百思不得其解
- 成语拼音:
- [bǎi sī bù dé qí jiě]
- 成语解释:
- 百:多次;思:考虑,思考;解:理解。指经过百般思索仍旧不能理解
- 成语出处:
- 清 梁启超《论宗教与哲学家之长短得失》:“若此者皆不诚之人所百思不得其解也。”
-
20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 成语拼音:
- [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
- 成语解释:
- 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 成语出处: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 得的成语,带得字的成语,包含得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