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籍字的成语 (73个)

1

赃污狼籍

成语拼音:
[zāng wū láng jí]
成语解释: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成语出处:
元黄氏《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故事刘公神道碑》:“要束木之党八人为道州路总管,败政害民,赃污狼籍。”
2

赃私狼籍

成语拼音:
[zāng sī láng jí]
成语解释: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成语出处:
《晋书 孙盛传》:“温得盛笺遣从事重案之,赃私狼籍,槛车收盛到州,舍而不罪。”
3

枕籍诗书

成语拼音:
[zhěn jí shī shū]
成语解释:
枕籍:纵横相枕而卧。比喻沉溺于诗书之中,没有真本领
成语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殊路》:“夫重怀古道,枕籍诗书,危不能安,乱不能治。”
4

枕籍经史

成语拼音:
[zhěn jí jīng shǐ]
成语解释:
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成语出处:
清·张泰来《江西诗社宗派图录》:“李彭家贫绩学,枕籍经史,诗文能兼诸家之长。”
5

枕经籍书

成语拼音:
[zhěn jīng jí shū]
成语解释:
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成语出处:
《文选·班固〈答宾戏〉》“徒乐枕经籍书,纡体衡门,上无所蒂,下无所根。”吕向注:“枕经典而卧,铺诗书而居也。”
6

赃贿狼籍

成语拼音:
[zāng huì láng jí]
成语解释:
见“赃贿狼藉”。
成语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三年》:“中书侍郎兼知吏部侍郎同平章事崔湜、吏部侍郎同平章事郑愔俱掌铨衡,倾附势要,赃贿狼籍,数外留人,授拟不中,逆用三年阙,选法大坏。”
7

声名狼籍

成语拼音:
[shēng míng láng jí]
成语解释:
形容名望声誉败坏到了极点,不可收拾
成语出处: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珊珊》:“邑之仕宦眷属,闻之成不平,声名狼籍。”
8

人言籍籍

成语拼音:
[rén yán jí jí]
成语解释:
指人们议论纷纷。
成语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妾亦闻外面人言籍籍,归怨相公。”
9

名声籍甚

成语拼音:
[míng shēng jí shèn]
成语解释:
比喻名声极大。
成语出处:
《史记·陆贾列传》:“陆生以此游汉廷公卿间,名声籍甚。”
10

纷纷籍籍

成语拼音:
[fēn fēn jí jí]
成语解释:
纷纷:众多。籍籍:杂乱的样子。纵横交错。形容众多而且杂乱的样子。
成语出处:
唐·韩愈《读荀》:“纷纷籍籍相乱,六经与百家之说错杂。”
11

恶籍盈指

成语拼音:
[è jí yíng zhǐ]
成语解释:
犹恶贯满盈。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龙飞相公》:“此非所能效力,惟善可以已之。然君恶籍盈指,非大善不可复挽。”何垠注:“恶籍盈指,犹言恶事纪载已满,不胜指也。”
12

尺籍伍符

成语拼音:
[chǐ jí wǔ fú]
成语解释:
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
成语出处: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司马贞索隐:“尺籍者,谓书其斩首之功于一尺之板。伍符者,命军人伍伍相保,不容奸诈。”
13

传柄移籍

成语拼音:
[chuán bǐng yí jí]
成语解释:
柄:权力;籍:通“阼”,皇位。权势地位转移
成语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三守》:“恶自治之劳惮,使君臣辐凑之变,因传柄移籍,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
14

博通经籍

成语拼音:
[bó tōng jīng jí]
成语解释:
博:广博:籍:书籍。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形容人学识渊博。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融传》:“初,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聘,名重关西,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恂奇融才,以女妻之。”
15

杯盘狼籍

成语拼音:
[bēi pán láng jí]
成语解释:
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形容宴饮已毕或将毕时的情景。
成语出处:
见“杯盘狼藉”。
16

别籍异财

成语拼音:
[bié jí yì cái]
成语解释:
指另立门户,各蓄家产。
成语出处:
《唐律 户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
17

别籍异居

成语拼音:
[bié jí yì jū]
成语解释:
指另立门户,彼此分居。
成语出处: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法律禁止兄弟在父母生存时别籍异居……朝廷宁愿放免丁役,不许无故析户分居。”
* 籍的成语,带籍字的成语,包含籍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