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遂字的成语 (73个)
-
1
毛遂自荐
- 成语拼音:
- [máo suì zì jiàn]
- 成语解释:
- 毛遂: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门客;荐:推荐;荐举。毛遂自己推荐自己。形容自告奋勇去做某事。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
2
纵情遂欲
- 成语拼音:
- [zòng qíng suì yù]
- 成语解释:
- 纵;放纵。放纵心情,顺遂欲念。指不能自我约束
- 成语出处:
- 汉·荀悦《汉纪·孝昭皇帝纪》:“亲用谗邪,放逐忠贤,纵情遂欲,不顾礼度。”
-
3
致命遂志
- 成语拼音:
- [zhì mìng suí zhì]
- 成语解释:
- 致命:舍弃生命;遂:达到,实现。舍弃生命来实现理想
- 成语出处:
- 《周易·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
4
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 成语拼音:
- [xīng xīng zhī huǒ,suì chéng liáo yuán]
- 成语解释:
- 一点点小火星可以烧掉大片原野。比喻开始时微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
- 成语出处:
- 明·张居正《答云南巡抚何莱山论夷情》:“究观近年之事,皆起于不才武职、贪黩有司及四方无赖奸徒窜入其中激而构扇之,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
5
嚣风遂行
- 成语拼音:
- [xiāo fēng suì xíng]
- 成语解释:
- 嚣风:喧闹争竞、奔走钻营的风气。指奔走钻营、争权夺利的风气逐渐兴盛
- 成语出处: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二年》:“庶僚百位,专断于一司,于是嚣风遂行,不可抑止。”
-
6
文过遂非
- 成语拼音:
- [wén guò suí fēi]
- 成语解释:
- 掩饰过失,顺随错误。
- 成语出处:
- 宋·苏轼《论时政状》:“而近日之事,乃有文过遂非之风,此臣之所以愤懑太息而不能已也。”
-
7
天遂人愿
- 成语拼音:
- [tiān suì rén yuàn]
- 成语解释:
- 遂:随,就。上天满足人的愿望
- 成语出处:
-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五回:“喜得今日正遇不将黄道吉期,正是天遂人愿,夙世奇缘也。”
-
8
天年不遂
- 成语拼音:
- [tiān nián bù suí]
- 成语解释:
- 谓未享天年。
- 成语出处:
- 《后汉书·安帝纪》:“岂意卒然颠沛,天年不遂,悲痛断心。”《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四·雁门太守行一》:“天年不遂,早就奄昏。”
-
9
遂心应手
- 成语拼音:
- [suì xīn yīng shǒu]
- 成语解释:
- 犹得心应手。形容运用自如。
- 成语出处:
- 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八章:“兴哥,阿鹊在向你报喜呢,你到了窑上一定遂心应手的。”
-
10
遂心如意
- 成语拼音:
- [suì xīn rú yì]
- 成语解释:
- 犹言称心如意。亦作“遂心满意”、“遂心快意”。
- 成语出处:
- 《红楼梦》第四六回:“天底下的事,未必都那幺遂心如意的。”
-
11
遂心满意
- 成语拼音:
- [suí xīn mǎn yì]
- 成语解释:
- 见“遂心如意”。
- 成语出处: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7回:“我们索性去截住他,夺了盘缠,抢了白马凑分,却不是遂心满意之事?”
-
12
遂心快意
- 成语拼音:
- [suí xīn kuài yì]
- 成语解释:
- 见“遂心如意”。
- 成语出处: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无如他此时是满怀的遂心快意,满脸的吐气扬眉,话挤话,不由得冲口而出。”
-
13
遂迷忘反
- 成语拼音:
- [suí mí wàng fǎn]
- 成语解释:
- 见“遂迷不寤”。
- 成语出处:
- 《南齐书·顾宪之传》:“窃寻民之多伪,实由宋季军旅繁兴,役赋殷重,不堪勤剧,倚巧祈优,积习生常,遂迷忘反。”
-
14
遂迷不寤
- 成语拼音:
- [suí mí bù wù]
- 成语解释:
- 执迷不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 成语出处:
- 唐·元稹《拓村镇州制》:“如王迁凑遂迷不寤,诸道宜便进军,以时翦灭。”
-
15
遂非文过
- 成语拼音:
- [suì fēi wén guò]
- 成语解释:
- 饰非文过。掩饰错误和过错。
- 成语出处:
- 汉荀悦《汉纪 昭帝纪》:“遂非文过,知而不改。”《孟子 公孙丑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
16
饰非遂过
- 成语拼音:
- [shì fēi suí guò]
- 成语解释:
- 粉饰错误,养成过失。
- 成语出处: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审应》:“公子食我之辨,适足以饰非遂过。”
-
17
强直自遂
- 成语拼音:
- [qiáng zhí zì suí]
- 成语解释:
- 谓刚正而自行其意,不为人所动摇。
- 成语出处:
- 《东观汉记·朱晖传》:“晖好节概,有所拔用,皆厉行之士,表善黜恶,抑强绝邪,岁常丰熟,吏民畏而爱之,为之歌曰:‘强直自遂,南阳朱季,吏畏其威,民怀其惠。’”
-
18
毛遂堕井
- 成语拼音:
- [máo suí duò jǐng]
- 成语解释:
- 《西京杂记》卷六:“赵有两毛遂……野人毛遂坠井而死,客以告平原君,平原君曰:‘嗟乎!天丧予矣。’既而知野人毛遂,非平原君客也。”后用为传闻不实之典。
- 成语出处:
- 《西京杂记》卷六:“赵有两毛遂……野人毛遂坠井而死,客以告平原君,平原君曰:‘嗟乎!天丧予矣。’既而知野人毛遂,非平原君客也。”
-
19
快心遂意
- 成语拼音:
- [kuài xīn suí yì]
- 成语解释:
- 犹言称心如意。
- 成语出处:
- 《豆棚闲话·介之推火封炉户》:“恨不得从半空中将之推一把头发揪在跟前,生生的咬嚼下肚,方得快心遂意。”
-
20
径行直遂
- 成语拼音:
- [jìng xíng zhí suí]
- 成语解释:
- 随心愿行事而顺利达到目的。语本《礼记·檀弓下》:“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
- 成语出处:
- 语出《礼记·檀弓下》:“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
* 遂的成语,带遂字的成语,包含遂字的成语。